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法学论文 > 法学理论 > 自然状态:古典自然法学逻辑演绎的理论基石

自然状态:古典自然法学逻辑演绎的理论基石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法学理论


自然状态:古典自然法学逻辑演绎的理论基石

 16~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欧洲社会从封建神权专制统治过渡到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的产生、发展时期。古典自然法学说在这一时期正成为一种新生的激进的力量并逐渐占据政治法律思想的统治地位,它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引起的改造欧洲社会的力量的产物。这一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同古代奴隶制和中世纪封建制的政治法律思想论文联盟http://相比较,有其自己的特点即以理性主义为其逻辑起点,以个人主义为其基本价值观念。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古典自然法学家采用激进的态度反对无知、迷信的封建神权专制,在猛烈的抨击中探索旧的社会统治秩序消亡之后未来社会的政治法律秩序的建构并形成了完善的政治法律思想体系。这些理论并不是对现实经验的简单反映,而是要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由于欧洲各国的历史条件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不同,即便是在一国之内也因为历史时期的更迭与社会条件的变迁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法理论体系,涌现出了以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自然法学家,最终形成了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治法律思想,为建立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订定了理论基础。古典自然法学家在论述各自理论体系时无不以自然状态作为逻辑推演的理论基石,逻辑推演的过程大都经过了构建自然状态(自然状态应然情形的描述)、探索发现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下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的逻辑推演)、突破自然状态(自然状态下自然法对自然权利保障的缺陷与不便)这样一个理论探求的过程,最终以订立契约的形式进入文明状态。WwW.11665.COm
  
  一、自然状态的本质研究
  
  关于自然状态的理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对于人类社会是否真实存在过或者存在的自然状态,霍布斯与洛克等人也曾做出这样的设问:现在哪里有或曾经有过处在这种自然状态中的人呢?霍布斯除了简单地提及美洲的野蛮民族所处的生活状态,洛克除了加西拉梭所著的秘鲁史可以作为例证之外,并无其他论证,而只是简单地说:“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这样来回答就够了:全世界的独立政府的一切统治者和君主既然都是处在自然状态中,那就很明显,不论过去或将来,世界上都不会没有一些处在那种状态中的人的。”而卢梭则更为坦率地说:“我承认,因为我要叙述的事件可能是在种种情形下发生的,所以我只能通过一些猜测来决定我的选择”。由此看来,思想家们关于自然状态的种种逼真的描述,竟然只是猜测的结果,或者说只是一种理论假设。
  思想家之所以选择假设,是因为在经验所不能通达之处,假设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研究方法,以这种假设为理论研究的基石和逻辑演绎的起点,更有利于构建起完整严谨的思想体系,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假设方法的运用上,各个思想家总是根据时代背景、历史发展趋势、社会需要等相关方面的因素推动着理论本身的发展。古典自然法学家正式在运用假设这一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特色的自然状态理论。综观古典自然法学家的自然状态理论,通过对各种假设的自然状态的比较分析和语境研究,自然状态本身可以有两层含义:其一,可以指对事实的一种描述,这是表象层面的,即对人类“本来”、“本初”状态思考的现实表述,这一层面上的使用只是为了揭示人类在没有建立政治权力情况下的一种极有可能的生存状态;其二,可以指一种理论抽象, 这是逻辑思维层面的,即人类的“本应”、“本该”的逻辑存在状态。在这两层含义中,自然状态真正重要的是将其当作一种纯粹的假设或者是理论的抽象。应该说,近代自然状态说的主张者们都是同时在这两种意义上加以使用的,只是思想家对自然状态的假设不同,因而以不同的自然状态为逻辑演绎的起点,就形成了自然法思想“百家争鸣”的现象。本文拟对同一国度下的霍布斯、洛克两位思想家的自然状态理论的逻辑演绎进行论述。
  
  二、霍布斯、洛克自然状态理论的构建与逻辑演绎
  
  古典自然法学家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千差万别,但无一例外的将其描述为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组织的前文明社会,即将人类社会还原成一个原初的、本来状态,进而推演出国家与社会的起源和政治权威与公民社会存在的必然。这种以自然状态为理论基石和逻辑思维起点的推演方法,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的价值追求目标的不同,逻辑演绎过程迥然不同。
  (一)霍布斯、洛克自然状态的假说
  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是以“人性本恶”为基础的充斥着冲突与恐怖的战争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极其可怕、恐怖的前政治社会。霍布斯从人性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生来是平等的、趋利避害、谋求自我保存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私自利的、充满恶意的、野蛮残忍的和富于攻击的。由于人能力上的平等和本质上的恶,决定了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霍布斯之所以把自然状态看作是战争状态,首先因为他认为人的本性自私。由于自私,这使得人为追求财富、荣誉、权力而去竞争,这些竞争则使人倾向于战争。他认为,人的天性中有三种造成斗争的原因:竞争、猜疑、荣誉。由于竞争人们侵害他人的利益;由于猜疑,人为求得自身安全而侵犯他人;由于荣誉,人们为保持自身的荣誉而侵害他人。其次,他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与平等也是导致战争的根源。由于人生来在体力和智力上都是大致相等的,他们希望达到的目的也应该平等。人既然是平等的,他就有同样的权利获得相同的东西并使其免受他人的侵害,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利益处于绝对互不相容的状态,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如此,只要有一个人的利益得不到实现就会引起人与人之间普遍的争斗与对抗最终导致战争。因此,在自然状态下,没有财产、没有正义或不正义,有的只是战争。
  根据霍布斯自然状态的设想,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生活在孤独、贫困、恐惧与危险之中, 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寻求安全保证,人们终日过着惊慌恐惧的生活,因此人们不可能安全地从事生产,人们最渴望的是和平与稳定。因此霍布斯的自然法内容主要是规定人们如何在社群中以和平的手段来保全自己。
   同霍布斯一样,洛克也认为在人类进入社会状态之前存在一个自然状态,与霍布斯不同的是,洛克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是以“白板说”为基础的人是有理性的平等合作的和谐状态。洛克把自然状态描绘成“一种完备无缺的状态”。在人性论的观点上,洛克认为抽象的人性是有理性的,于是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的知识和道德善恶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人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一样,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中得来。洛克进一步说明,“人们在拥有各种自然权利的同时,并不构成对他人的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平、友爱、自由和平等的关系”。为此,人与人之间不是一种战争关系,而是一种“人人有德”,相互处于和平阳光普照之下的和谐关系。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洛克认为的这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是以个人权利为出发点和基础的。个人不需要服从他人,因为“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个人可以自由地处理自己的财产和自由地对待其本身,“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惟一需要服从的是自然法,而自然法最基础的内容就是个人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这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还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论文联盟http://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在洛克看来,享有同样的有利条件,乃是指机会的平等,自然状态下的平等正是一种机会上的平等。在对于平等的观点上,洛克与霍布斯是截然对立的。霍布斯认为行使自然权利的平等导致了人们的利害冲突,是产生战争的根源。洛克则认为平等是人类互助友爱的基础,正如英国思想家胡克尔所说:“相同的自然动机使人们知道有爱人和爱己的同样的责任……,如果我要求本性与我们相同的人们尽量爱我,我便负有一种自然的义务对他们充分地具有相同的爱心。”正是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上,才产生了人类必须互助友爱的基本道德规范,进而达到和谐的自然状态。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洛克的自然状态不是一种放任状态,在自然状态,人人有思想,有情感,追逐并采取行动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生活在无拘无束的自由中,然而,自由不是放任,有一种人人都遵守的“自然法”,也就是理性,教导着全人类,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制约作用,引导人们不侵犯他人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各自过着独立而平等的生活。
  从霍布斯和洛克自然状态的不同描述可以看出他们所追求的个人权利的终极价值目标不同,霍布斯最关注人的生存,而洛克最关注人的自由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利。尽管霍布斯与洛克两人的自然状态不同,但两人都认为有必要摆脱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两人为结束自然状态而开出的药方都是通过订立契约、建立政府、进入政治社会。不过,由于对自然状态认识不同两人所设立的契约的方式、内容以及政治社会的形态,也有天壤之别。
   (二)霍布斯、洛克自然状态假设下的逻辑演绎
  霍布斯从人性恶的假设出发认为自然状态中的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但人们对和平与安全的向往使人们基于理性并在理性的指导下发现自然法,因而“自然法(自然律)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或一般规则。”为获得安全,人们只有一个办法:把所有权利托付给某个人或团体,即大家订立契约,平等地转让自己的权利,从而诞生伟大的“利维坦”即国家。契约是公民之间订立的,统治者不是契约的一方,不受契约的限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家只是保护好其主权权力,为人民求安全。主权者要根据良好的法律施政,法律本身要公正,法律要保护人们的自由,自由是法律规定的自由。霍布斯抛弃君权神授理论,从人性角度探讨自然法及国家的产生和权力问题。由于其身处的历史环境决定了他所主张的是开明专制君主制,强调整体主义国家观(个人服从国家)的自然法思想,虽然解决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需要,但是不适合近代民主制。
  洛克假定的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和谐状态,人在其中享有生命、自由、财产等自然权利,并受理性的自然法的支配。虽然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平等状态,但存在着种种不便,即“第一,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种确定的、规定了的、众所周知的法律,为共同的同意接受和承认是非的标准和裁判他们之间一切纠纷的尺度。第二,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个有权依照既定的法律来裁判一切争执的知名的和公正的裁判者。第三,在自然状态中,往往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判决,使它得到应有的执行。”为克服这些不便,人们缔结契约,让出部分权利给共同体,建立国家。洛克认为国家与政府是签约的一方,必须遵守契约的规定,国家权力来源于人们权利的转让,因而权力必须受制于权利。他还认为必须对权力自身进行限制,从而提出分权学说,以防止权利的集中与滥用,从而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法律要保障人们的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而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由此可以看出,洛克的理论重点在于保护个人自由与采取措施限制政府权力,根据英国当时资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需要提出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具有反封建反专制的意义,并对西方的宪政制度产生很大影响。
  
  三、霍布斯、洛克自然状态理论的历史成因分析
  
  古典自然法理论,天然的担负起指引并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并解决那一时代政治法律体制建构的实际问题。自然法学家之所以选择自然状态逻辑推演的理论基石也只能向当时历史进行探究。
  17世纪的欧洲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的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冲击着封建神权专制统治,变革着当时的社会,而这一时期的革命与社会变革迫切需要先进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引;对17世纪的欧洲人来说,“似乎社会本身处于危机之中,而且这种危机在整个欧洲都十分普遍”。以至“有不少人在谈论社会或者世界的解体”。文明社会解体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没有政治权威、没有国家会是什么样子?于是一些敏感的思想家开始关注这一社会变革的过程,并在论证这一社会变革的合理性以及社会变革后新的社会形态的存在模式。在没有现实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思想家们开始运用“自然状态”这一假设的形态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借用数学假设的逻辑演绎方法论述自己的学说,这也就是自然状态说在17世纪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具体现实的刺激。自然状态也就“在本质上”成为“一种思想实验的产物”。在这一思想实验里,霍布斯、洛克开始了各自的思想假设、论证的推演过程,并形成各自的理论成果。
  霍布斯、洛克所身处的17世纪的英国可以说就是一个革命的世纪,这个世纪的大部分时光都充斥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王权统治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复杂、曲折,经历了多种势力、几个阶段的交汇、斗争,在此期间,英国的古典自然法理论也随着革命的发展、反复与深化而变化。霍布斯与洛克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面临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同,经历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不同,追求的个人权利的价值目标不同,造成了他们在自然状态的假设方面迥然不同。
  霍布斯的一生几乎经历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他“生活与著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暴风骤雨、风云多变的年代”。这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他们在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国王与封建制度的限制,于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合起来通过国会展开了针对王权与封建统治的斗争。当时的英国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安全都受到威胁,这种状况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于是,霍布斯自然状态的假设便是一个充满冲突与争斗的战争状态,而作为对这种状态的突破,便是追求一种安定和平的环境,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底蕴恰恰就是希望社会能够和平、稳定,人们安居乐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洛克是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的倡导者和总结者。洛克自然法思想的形成与当时英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需要以及资产阶级与王权力量对比状况等都是分不开的。洛克生活的时代英国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宗旨是要维护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资产阶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生存与稳定,而是需要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政府。但是,专制统治仍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出现,于是洛克构建自己理论体系的前提就假设了一个平等自由的和谐状态,这种状态中充分满足人们的自由,保护个人权利,这与洛克强调的政府能更好地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的目的相一致。
  霍布斯与洛克从解决不同时期社会现实问题着手,假设了不同的自然状态理论,在方法论与目的论两个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共性。首先,霍布斯与洛克都是为各自既定的结论而运用想象和虚拟的手段做出自然状态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出发,经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逻辑推演,演绎出特定的结论。其次,两种自然状态的最终归宿都是导致社会契约的产生。总之,自然状态只是霍布斯与洛克“思想试验的开端”。
  
  四、结语
  
  古典自然法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一页,虽然这一思想在产生之初就遭到批驳,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历史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兴起,自然法学遭受了严重的抨击,直到二战以后得到了复兴。自然法学家运用自然状态假设前提进行逻辑推演而得出的主权在民、权力制衡等原则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仍然有着重大意义,运用假设前提架构思想理论体系框架的研究方法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fxlw/faxuelilun/11493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