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法学论文 > 其他法学 > 期刊发表注意事项物权法哲学思维

期刊发表注意事项物权法哲学思维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法学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关键词:物权法,哲学思维,政法期刊发表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不动产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附着物;动产指不动产以外的物。制定物权法,对明确物的归属,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通过剖析西方财产权法的哲学进路,揭示哲学思想在法律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在涉及财产权的法律继受中,回避所有制的政治哲学问题或许能加快立法进度,但并不能真正建立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个人所有权制度。

  由于没有廓清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具体权利归属,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公共利益”,导致《物权法》在对私有产权的平等保护方面仍将存在问题。

  “一个既定社会给予财产权的限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该社会的基本政府哲学”。1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财产法律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里的各种财产归谁所有,社会组织各成员可以享有何种财产。这就是“所有制”的关系,由《宪法》明文规定。二是享有财产的人(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对其财产究竟享有何种具体权利,这通常由《物权法》来规定。物权法的作用在于通过确认财产权和平等保护财产权,维护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促进物尽其用。换言之,《物权法》实质上就是一部财产法。

  本篇论文发表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国公开发行的社科类学术期刊,由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月刊,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14-1367/C,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1723,定价20元。

  最完全的物权就是所有权,因此,“所有权是最重要的法律概念之一,是社会赖以稳定的支柱。……没有了它,有秩序的社会就崩溃,社会复归于无法律状态。”1 故此,财产所有权问题首先也必然是一个宪法意义上的政治哲学问题。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普通法系,其财产法都是建立在肯定私人所有权制度的宪法的基础上的。继受而来的《物权法》试图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宪法基础上建立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个人所有权制度,公法与私法在立法宗旨上的冲突是无法绕开的。又由于实践中,我们的土地公有制度已异化为政府公有制,立法上的妥协就是必然的了。

  妥协导致即将实施的《物权法》不得不回避两大问题,一是没有廓清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具体权利归属,二是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公共利益”。而这必将导致在私有产权的平等保护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回顾《物权法》漫长且艰难的制定过程,细研《物权法》为早日出台而妥协的内容,日本法学家千叶正士的观点值得我国同行深思:“继受而来的西方法学是否已成功地支持了非西方的法律制度?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由于许多非西方国家很大程度上倾向于实用的法律教育,很少通过法学加以哲学上反思。其次,因为其法学的教材和模式更确切地说是从西方法学中借鉴来的东西或模仿来的东西,因此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其文化的、伦理的、或宗教的独特趋向,而倾向于走到作为其基础的固有法学的反面。”2而这也正是我们在物权法、公司法、证卷法等涉及财产权的民商法的继受中,总也摆脱不了“生南为橘,生北为枳”宿命的内在原因。

  本文拟通过剖析西方财产权法的哲学进路,提示哲学思想在法律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在涉及财产权的法律继受中,回避所有制的政治哲学问题或许能加快立法进度,但并不能真正建立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个人所有权制度。

  区分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在此基础上达成公私法的和谐

  多年来,重经济效率、轻公平公正的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不仅表现在经济建设上,也表现在立法模式上,对此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警觉。当我们陶醉于法律法规林立,以为这就是法治时,忽然发现数量庞大、规模超级的行政管理法制已经成为法律体系的最主要的构件,以部门利益为宗旨的立法寻租已经将我国法制演变为管理型法制。法律体系已偏离应入的平等性法律制度的轨道,并在权力提供的强大功率动力推动下,驶向推进现代法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反方。

  由于公共利益条款的滥用及补偿不合理,征地拆迁已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物权法仍无所作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政府公权的限制会延缓城市化的进程,降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所有制意识形态的确会导致公法与私法在立法宗旨上的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通过《物权法》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宪法基础上建立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个人所有权制度。

  所有权的社会理论对财产所有权和财产使用权的区分,为我们在物权法的继受中摆脱所有制意识形态的窠臼提供了思路。物权法作为财产法的基本法,必须反映所有制关系,因此,土地问题首先也必然是一个宪政问题。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结构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物权法不能超越宪法,因此廓清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具体权利归属,理顺政府、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公私权关系,是物权法无法胜任的。但是,物权法可以在土地的使用权(包括农村和城市土地)方面做更加详细的规定,先在立法技术层面廓清政府、集体、公民三者间在财产使用上的公私权关系,以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个人所有权(使用权)制度的步伐。

  财产法的哲学根基与自然法哲学的深远影响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必然是在一个限定了生活财富储量的世界中的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规则,也就是物在人们之间分配的规则。由此,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概念——物权(Sachenrecht),没有任何一个我们所能够想到的法律规则中可以缺少物权。而在诸多物权之中,所有权则表现为一种不以法律经验为基础,而是先于所有法律经验而产生的法律思想的范畴”。3 这里,所谓先验的法律思想就是哲学思想。“尽管财产法是法律和法学家的一种主要创造,但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

  具体到财产制度方面,则是赋予私有产权以自然法上的至上权力以对抗和限制君主王权。布莱克斯顿把占有无主物的自然法原理作为自己的基础,以绝对所有权的观点解释自然法思想。他追溯到《圣经》中所说造物主赐给人类的礼物——“统治整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生物。这就是人类统治外界事物的根据。由此,在布莱克斯顿看来,财产成了“一个人所宣布并使用的外界事物的独一无二的独裁统治权,它完全排斥世上其他任何人的权利”。洛克是位自由主义哲学家,他对美国宪法的影响很大。他把财产看作像人身自由一样的自然权利,在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生活转变时没有被取消。因此这种权利是不可剥夺的,国家本身必须尊重这种个人的权利。2

  “遵循洛克哲学的美国宪法,给了普通法世界一种基于洛克观点的一种法律解释,即把财产奉为对公民作出保证的一项权利。到了美国法院的法官手中,这一观点又被康德哲学的个人主义所加强,扩展到包括最初保证不征用农夫和工匠的财产,以至大工业和社团财产所有权也不受侵犯的范围……这一美国观点已经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并且反映在许多国家的宪法和国际文件中”。3 深受洛克影响的美国宪法实际上成为哲学和法律的重要会合点,它是哲学思想极有意义地转化成为世界历史上迄今还存在的实在法的典范,其持续影响力甚称空前绝后。4

  财产概念变动趋向及对“公共利益”滥用的限制

  个人自由至上是自然法财产观念发展的必然结论,个人对财产的主权领域被认为是防止不受限制的国家权力最有效的屏障。1 这种观点并不因为当代财产法理论越来越强调所有权的社会责任,强调社会公共利益而颠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强者恒强的竞争凸显资源的稀缺,掠夺式的开发导致稀缺资源的日益减少。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私人所有权的限制越来越多,将稀缺资源划入或通过国家征收而进入公共所有的范围的趋势已经形成。这种因地球上资源的逐渐短缺而得到加强的不把财产看成是个人的权利,而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资源的趋势与传统的财产法理论相冲突,其正当性不能依据由捕获、发现、发明、劳动和经营而产生的先占的有权为基础的传统财产法学理论来解释。为了不动摇其自然法哲学宪法根基,美国法学家没有借鉴那些从不把像土地这类资源看作是个人所有权的对象的哲学理论(如社会连带主义理论、福利国家理论、环境论等思想和传统的习惯社会的智慧中)2,而是运用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价格理论对包括财产权法在内的全部美国法进行重述,成功自圆其说。

  对于美国法学家波斯纳为代表的法律经济学派,其理论渊源可上溯至亚当·斯密。这位近代经济学的创立人在法律方面也颇有造诣,因为在他的经济学、伦理学当然还有法律著作中,一直谈到制度体系。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研究》在强调“看不见的手”学说的同时也浸透了自然法的精神,可以说是以自然法财产理论为基础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假定财产权结构像自然法模式所述的那样,“看不见的手”机制随之就会起作用。在此,他已预见到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构成法律上可诉的财产权的关键乃是创造分散决策体系连同随之而来的广泛信息的可得性。他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明确的财产权定义会使中央政府“粗暴的和不正当的”干预丧失效力。发现“看不见的手”产生的制度基础的重要性和以财产权手段分散决策的情况,是斯密对现代法律经济分析学的最大贡献。3

  对现代法律经济分析学的另一重要贡献是马歇尔作出的。在以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厂商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马歇尔成为发现外部性是市场失灵原因的第一位经济学家。他发现有些厂商为其他厂商提供利益但他门自己并未获得这些利益的全部价值。也有些厂商对其他厂商造成损失而并非由它们本身承担代价。显然在某些情况下,如在更大社会成本(负外部性)意义上和更大私人成本(正外部性)意义上,在私人行为成本及其社会成本之间有一种转变。1

  马歇尔的信徒庇古是第一个试图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学者,他提供了对外部性进行制度控制的一种模式:即以集中化管制调整为基础的庇古模式。庇古对财产的结构和对外在成本的公法补救进行了研究探索。他从自然法的财产概念出发探讨财产公有性质与外部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如果物品既不是纯粹公共的也不是纯粹私人的,由于不可能确定财产权,结果就会产生外部性。最初,庇古试图利用一种严格限于自然主义模式的财产权概念来解决这种外部性,但不成功。这导致庇古最终由自然法财产概念转而赞成开展集中化管制,即转向公法以便提供一种使外部成本内在化的工具,即主张用税收和奖金之类公法手段来解决像外部性之类复杂的公共政策问题。2

  用比较法律经济学的视角看,赞同庇古模式的经济学家混淆了财产与责任、权利与权益,“忽视了斯密关于分散决策的建议,完全不注意财产权的结构及分配。假定市场失灵仅可以通过审慎的集权化的公共选择加以纠正,从而只关注对市场具有直接影响的管制性干预手段。且所有这些集中化的管制性一干预很快就以公共需要作为其合法依据。结果是:私法提供的手段、个人自治与分散决策都被忽视了”。3

  对现代法律经济分析学作出决定性贡献的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经济学家在私法范畴内、在强调财产权框架时所进行的外部性问题研究,这正是深受自然法哲学浸淫的美国法学家及制度经济学派所乐于接受的研究分析方法。科斯定理认为一种产权明晰的财产权制度可以解决不同情况下的外部性问题,因为个人将会通过谈判和协商从而获得有效率的结果。科斯提供的对外部性进行制度控制的模式是由法院对财产权的强制执行为基础的科斯的分散化模式。科斯模式基于事前对个人财产权的暂时分配,伴随着这种财产权法定补偿的潜在分配。这些补偿可能是有效率的财产规则或者仅仅是内在化的规则。这些补偿多样的分配、混合和有效性在各国法律制度中都有不同,发生交易的正是财产权。4

  在有效和有力的美国法院制度下,法官出身的波斯纳显然认为财产权制度是应付所有形式外部性的有效手段。他对所有的法律进行了经济分析,甚至包括文学和老龄化问题。

  法律的经济分析并没有涉及财产法的自然法哲学理论根基,在处理公共利用、征收等外部性问题上,它仍然是在私法(财产权法)的框架内进行的。以自然法的财产观看,任何法律制度首先碰到的极端重要的法律问题是从保护私有财产的角度来看取得他人之物。私人能否取得他人之物?公共利用他人之物的标准是什么?是否支付补偿?支付多少?法律经济学派在没有突破财产权私法框架下,以经济效率和支付补偿的技术性手段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公共利益而征收私人财物的正当性是由公共物品供给理论提供的。其正当性在于政府需要获得必要收人以提供市场不易提供的公共福利。但该理论同时也考虑到这种正当性必须控制在某一限度内,因为国家征收权的任何私人使用将是缺乏效率的,它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私人当事人之间不可能协商达成协议,换言之,强制性买卖会使财产从高价值利用转移到低价值利用,故强迫私有财产所有人单独支付全社会享受的福利是无效率的。基于此分析,征收财产应支付补偿以避免外部性。另一方面,在征收权的公共使用中,每个单个的所有权人其财产受到牵涉时都会过高估计其价值,而且存在一种使自己成为最后一个解决问题的人的激励。因此,容许私有财产所有人强迫政府支付其主观认定的财产价格同样也是不符合效率的,因为这会使政府不可能提供公共物品。所以,通过支付客观市场价值来补偿因公用而蒙受损失的私有财产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1为私有财产正当性的辩护由自然法哲学转向经济学,这只是一种学术辩护技巧的创新,而非哲学基点的变更。“其实,私有财产不受国家侵犯的保证,在理论被自然法理论阐述并体现在革命的《人权宣言》中,构成了现代政治与法律学说的基石之一。它从法国直接传播到美国与意大利,并较间接地(通过布莱克斯通)传播到英国,(通过美国)进人德国。它的内容足够清楚从而奠定普通法的基础(公共利用的必要性、补偿)。它又灵活得足以容许历史上的差别,特别是关于赔偿的数额,虽然这个数额趋向于市场价值”。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fxlw/qtfx/12235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