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法学
摘要: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与大国强权政治相交织,使两大阵营之间的军备竞赛有增无减。本文重点聚焦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关系,主要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关系、模式演进、关系展望三方面入手进行探讨,以期处理好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并存关系。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际关系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全球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诞生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就已初见端倪,只是这种对抗尚不具备全局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对全球的影响则把这种对抗推向了一个高峰。
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关系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社会主义与资木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与大国强权政治相交织,使两个阵营之间的军备竞赛有增无减。这一局面不仅取决于两大集团军事实力的较量,还与美苏两国的特定历史条件有关。美国自立国以来就与资本主义形态相伴随。借助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二战中扮演的特殊角色,美国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传统价值观念,抱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态;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对抗西方列强的土壤中得到了特殊的培养,尽管斯大林主义的革命与经济路线有其消极的一面,但经过工业化改造和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已形成了坚定诚挚的信念。在“冷战”时代一些极端反动分子,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狂潮的推动下,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使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更趋白热化。
在另一方面,上世纪60,70年代的民族主义思潮和80,90年代“全人类利益”意识形态的崛起等则使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抗有所减缓;东西方国家的内部政治、经济调整,如60,70年代欧美各国的社会化、国有化改革和苏联东欧各国在计划经济中引入的市场机制与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80,90年代它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观念的突破等也有利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对抗的弱化。科技革命带来的信息革命和中产阶级的崛起,既有利于增进东西方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又有利于双方以温和的、渐进的心态处理相互关系。苏联赫鲁晓夫时代的“三和路线”,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美国尼克松政府的“尼克松主义”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大师汉斯、摩根索的现实主义观念等,对于淡化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坑都功不可没。
二、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关系的模式演进
当代国际关系中,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抗在动荡中不断趋向缓和,在前进中又时有曲折倒退,甚至倾斜失衡。尤其是在双方实力差距拉大时,一些西方大国蓄意强化意识形态的分歧,从而使国际格局转型期间的外交关系更趋复杂。以下笔者主要运用“博奕论”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关系的几种演进模式。
(一)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或游戏理论)及其模型设计
它原是数学运筹学中的一个支系,用于严格地处理在战略博弈中参与者最理想的行为和决定结局的均衡,或是使具有理性的竞赛者找到他们应采用的最佳策略。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特定条件下争取其最大的利益。博弈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某个参与者的行动,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如何行动。不同的参与者有时利益一致,有时又彼此对立。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就是博弈游戏中的双方。两者间既有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又有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冲突。由于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存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在博弈游戏中的角色,博弈竞技中的利益得失,将是当今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共同面临的问题。
早在1913年,沃德拉格夫就首先提出了博弈论的“最小最大”策略原则。博弈论常分以下几种类型:
1.“双方零和”,即一方所得为另一方之所失,双方互相抵消。
2.“双方非零和”,即一方所得并非另一方之所失,双方都可能赢或输。
3.“多方零和”,游戏中有若干个竞争者,在游戏中得失相抵。
4.“多方非零和”,即若于个竞争者之间得失不相同,得与失之和不等于零。
在现实政治中,博弈往往是冲突和合作的成分兼而有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过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政营博弈中的典型例子,给社会主义道路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正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要吸取的教训。
(二)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关系的几种演进模式
1.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中的“胆小鬼”博弈
假设A(资本主义国家),B(社会主义国家)各驾驶一架飞机,在一条极狭窄航道上相向驶来,如果双方不躲闪,两驾飞机必然相撞而坠毁或造成两败俱伤的残局。但如果任何一方在撞机之间躲闪避让,他就成了胆小鬼和输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胆小鬼”博弈可能有四种情况:
(1)双方坚持不让,两败俱伤。美国和前苏联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两国之间外交属于该情况。
(2)A方躲闪,成为胆小鬼,而B方则因坚持而成为赢家。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白主的外交战线,属于此情况。中国制定“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独立外交政策,要求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一前提条件下,与各国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事宜。五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国策奠定了中国当今作为政治大国的地位。
(3)B方躲闪,成为胆小鬼,而A方坚持,成为赢家。美国的和平演变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属于该类型。
(4)双方均躲闪,没有赢家。
在博弈中,双方均想赢而避免输。A方的理想结局是(3),B方的理想结局是(2),但A,B双方都不能保证对方一定会躲闪,又担心双方互不躲闪而同归于尽。所以,宁可做出收益较小,但损失也较小,相对稳妥的选择。
2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中的“猎鹿”博弈
“猎鹿”博弈。假设一群猎人围住一头鹿。如果他们相互合作,就可以抓住鹿。但只要有一个猎人离开去追兔子,
鹿就会逃脱。背离者就可轻易得到兔子,而其他人则一无所获。如果人人都去追兔子,那么人人都可能有机会抓住兔子。在这个博弈中,每个猎人的优先选择顺序是CC(相互合作)DC(单方背离)DD(相互背离)CD(得不到报偿的合作)。只有在每个猎人都确信别人将与之合作时,合作才有保障。共同努力以得到合作的成果—得到“鹿”的愿意,制约着每个人背离的企图。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把意识形态的差异放到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地位。在经济的“猎鹿”行动中,最大限度的赢得本国利益。在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美中两国虽然在经济上发展依然顺利,但进人20世纪90年代,中美两国在经贸关系方面所面临的最惠国待遇、知识产权间题、市场准人间题、监狱劳动产品问题,以及纺织品的贸易问题等存在分歧。围绕这些间题,中美双方进行了一系列十分艰难而激烈的谈判。就属于“猎鹿”博弈,使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了双赢。
中国加入WTO组织,电为欧洲与中国加强贸易往来,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猎鹿”博弈的舞台。
3.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关系中要避免“囚犯困境”博弈 “囚犯困境”博弈,假设A和B是两个涉嫌合谋杀人的同案犯,并已被警方分开关押。这时,每个犯人都有作出交代或否认罪行两种选择。导致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1)两人均不交代(两人合作),司法部门因证据不足,只能以较轻罪名(如非法持枪)将两人各判1年。
(2)如果两人均交代罪行,则两人都可被从宽处理,每人判刑5年。
(3)A坦白并揭发B,A很快得到从轻处理,B则被判刑20年。
(4)B坦白并揭发A,B很快得到从轻处理,A则被判刑20年。
由此可见,如果A,B均不交代,则两人损失最小。但被隔开的A,B两人无法知晓对方的真实想法。一方担心另一方会交代,从而使自己遭受最大损失。如果自己主动交代并揭发对方,自己可以获得最大收益,损失最小,对方则损失最大。但若对方同样行动的话,双方均要遭到同样的不少的损失,所以,双方的合作战略是不可靠的,而不合作战略也不能避免损失。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就是“囚犯困境”。美苏双方相互缺乏信任,要想达成共同的裁军协议极其困难,而单方面的裁军则可能会使自己失去优势甚至处于劣势。所以,双方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
又以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为例,1962年2月3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宜布美国对古巴进行全面的禁运。古巴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美古关系紧张和破裂后,特别是1961年5月卡斯特罗宣布古巴走社会主义道路后,苏联加紧改善同古巴的关系。8月31日,美国从侦察机拍摄的空中照片上看到了古巴开始安装苏联的防空导弹,也看到了运载的对地导弹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肯尼迪政府加强了对古巴的空中侦察与监视,并对古巴全面封锁,以迫使苏联撤走安装在古巴的导弹及苏联专家。此时苏美的处境就是“囚犯处境”,如果双方缺乏信任,就有可能引发两国间战争,所以,“囚犯处境”在国与国之间一且产生,大家不加以克制,就有可能引发战争危机,一旦战争零界点一突破,双方开战,双方都是失败者,经济损失和国际地位损失不可预测。值得一提的是,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面临着一场热核战争的严重危险,在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美苏两国领导人表现了克制态度,相互妥协使危机逐步降温。
4.在博弈中,应避免“鹉件相争,渔翁得利”的结局
在我国的《战国策·燕三》中一个寓言说,蚌正在张开壳晒太阳,鹏去啄它的肉,被蚌夹住了嘴。双方相持不下,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这就是“鹏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在我国战国时代,东方的六国互相争夺,后逐一被秦国攻破吞并。就是这一博弈的典型事例。国与国之间一旦出现鹅蚌相争,在博弈中可能双方都不是赢家,赢家可能是鹅蚌场外的第三国。在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也曾有过这样的例子。
以1960—1969年中苏关系为例,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的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苏联撕毁同中国签订的几百个工作合同和协议,撤走全部在华工作的专家。1962年苏联竟在中国新疆地区进行大规模颠覆活动,并不断制造边界冲突,直至1969年公然出兵侵犯我国珍宝岛。在此期间,中苏关系的恶化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在这“鹏蚌相争”的博弈中,中苏两败俱伤都没能成为博弈中的森家。
又以196019$9年间的美国、西欧、日本的经济为例,美国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侵朝侵越战争中损失巨大,实力衰落,经济实力也有所下降,而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美国,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心。在美国实施霸权主义扩张的时期,西欧和日本却注重经济建设,享有了同一时期经济命脉的“渔翁之利”。
三、对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关系的展望
(一)全球格局—“一超四强”
20世纪$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后,取而代之的是多极格局过渡的“一超四强”格局,其中“一超”指超级大国美国,“四强”指军事大国俄罗斯、经济大国日本、政治大国中国和地区经济集团欧洲联盟。由于这次格局的转型不是通过传统的大型战争而是以分阶段的和平方式实现的,因此它必然有一个较长的、渐进的过渡期。
从全局上看,全球性力量的日益分散化使美国“一超”与亚欧“四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趋于复杂,也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木主义国家和亚洲政治大国(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趋复杂化,传统的均势政策依然是全球稳定的幕后监护者。
然而,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之争已成为21世纪的主流,由于各国在防止核扩散、控制地区冲突、打击恐怖主义、保护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抗日益让位于合作,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之争也让位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当今主题。经济利益取代军事对抗和政治关系而上升为过渡阶段国际关系的主要支柱。但应该注意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肯尼迪总统上台,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实质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的两手抓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搞新殖民主义。在这之后的历届总统尼克松、福特、卡特、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的对外战略常有变化,其间有张有弛,但称霸世界的目标和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的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fxlw/qtfx/12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