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处理,论文发表,发表论文,职称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法学
【摘要】本文是作者结合市政道路施工处理过程中对软土成因及强度增长的原理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治,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解决软弱地基可能出现的盆形沉降、失稳、路桥沉降差等问题,确保市政道路畅通。
【关键词】软土地基;砂砾垫层;抛石挤淤;土工格栅
在市政道路修建过程中,由于点多、面广、路线长的特点,路基处理及桥涵施工中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基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导致市政道路结构物地质条件较差,若遇到软土地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以往软土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有超载预压、砂井、生石灰桩,反压护道、换填、抛石挤淤、旋喷桩等。以下就近几年来在市政道路路基处理和桥涵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新出现的几种处理方法加以介绍。
1.设计与施工
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首先要弄清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以便按分区不同再区别的予以处理。地质工作做得不够深。在施工时一旦发现可做些补充勘查及勘探工作,对地质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
设计方案要经济又要合理,还要切实结合当地的实际。所用材料数量要够、质量要能够保证,施工机械数量、规格、性能均能满足要求。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以保证良好的质量。软土地段特别要注意控制填土的速率,避免和产生其它意外的事情。监理的工作要跟上。观测仪具事先要埋置好,及时进行监理和记录,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软土处置措施及施工
工程中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有很多,需根据不同路段的软土特性采取不同的针对措施。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2.1对于浅层性软弱地基的处理
2.1.1砂砾垫层或置换填土
对于路堤高度较小,软土表面无硬壳,软土层不很厚,具有双面排水的条件,采用置换填土或砂砾(砂、碎石)垫层,使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降低压缩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其施工比较简单,费用较省,常与竖向排水通道结合使用,但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的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的砂砾。
2.1.2抛石挤淤
当软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直接置于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投抛的顺序,先从路堤中部开始抛石,中部完成后,再依次逐渐向两边延伸,从两侧挤出淤泥。片石抛出水面后,再用重型压路机振动碾压密实,再在其上铺筑砂砾,提高路基强度。
2.1.3土工格栅法
对于沉降量不大的路堤,高路堤填土适当采用土工布(格栅)垫隔,限制了软基和路基的侧向位移,增加了侧向约束,从而降低应力水平,加强路基刚度与稳定性,提高路基的水平横向排水,使荷载均布。采用土工布(格栅)覆盖摊铺,既提高路基刚度,也使边坡受到维护,有利于排水,增加地基稳定性。其施工工艺比较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但土工织物受材料、编织方式、实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性能差异较大,而且加筋效果与施工速度有关,施工速度越快,加筋效果越好,反之则不明显。
2.1.4强夯法
对于砂土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3倍~4倍,压缩性可降低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降低压缩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其施工比较简单,费用较省,常与竖向排水通道结合使用,但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的中粗砂,或最大粒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fxlw/qtfx/122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