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司法制度
一、应对入世,必须深刻理解、全面把握wto规则的本质特征
加入wto,对于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新的机遇,又是严峻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进取,发展自己,首先要求我们研究、熟悉并学会运用wto规则,从法律上制度上积极作好应对,因为wto本身就是以强制性的规则为基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wto法律文件共包括29个协议、协定,还有20多个部长宣言、决定,其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内容相当广泛。这50多个法律文件确立了wto一套规则,目的在于通过确定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活动规范和行业准则,并且通过建立一套机制(主要是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监督各成员有关贸易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力求为世界提供一个开放、公平、统一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总体来看,wto规则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规范和约束成员的政府行为,旨在消除或者限制各成员政府对跨国(境)贸易的干预。入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府入世"。国外有的学者把wto规则称之为"国际行政法典",这是有一定道理的。wto协议确定的非歧视(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市场开放(主要体现在关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和透明度)、公平竞争(允许各成员将关税作为贸易保护的适当手段,但不允许采取倾销、补贴等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三大基本原则,成为货物贸易协议(gatt)、服务贸易协议(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的指导原则。Www.11665.CoMwto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都是依据这些原则,国绕消除或者限制成员政府对跨国(境)贸易的干预而展开的。
二是,在要求各成员一体遵守共同规则的前提下,又适应不同成员的不同情况,为其履行wto框架下的义务留下一定的灵活性。为了在实现贸易自由化这一全局、长远目标的过程中,兼顾不同成员在不同方面的局部利益,使wto法律文件有关促进贸易自由化的条款在实践中能够行得通,它们确定的原则和为成员规定的义务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设立了若干例外,并为发展中成员作了一些过渡性的灵活安排。因此,wto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协调世界贸易自由与各成员正当利益、协调法定规则与各成员贸易政策的杠杆。
三是,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为了保证wto规则的实施,确保wto规则能够有效地调整成员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迅速、有效地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wto规则确立了wto框架下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司法"机制)。因此,wto被称之为带"牙齿"的国际组织,又被称之维护公平、有序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看护者"。
对wto规则,可以作出两点评价:
一是,wto规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过斗争、相互妥协的产物,也就是求同存异的产物。从形成过程看,wto规则主要是以西方经济理论中的"比较优势论"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的,但实际情况要比理论所设想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因此,明确作为规则并能为多数成员接受的"同",大多是理论性、原则性的;"异"则更多的留在规则之外,即使写进条款,不少条款的表述也比较含糊或者附带一些规定、过渡安排、宽松条件。从内容看,wto规则总结了世界多边贸易的经验教训,肯定了多边贸易实践中的通行做法即所谓"国际惯例",在不少问题上考虑了多数成员包括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wto规则为国际经济交往中由靠强权办事情转变为按规则办事情提供了可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经济强权构成了一定的制约。同时,又要看到,wto规则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正如美国乔治敦大学法学院r·戴蒙德教授所说:wto规则"不仅理念是美国式的,连措辞都是美国式的"。从目前实际情况看,wto规则的解释权、争端裁决权实际上都掌握在西方人之手。wto规则作为强制性的国际法律规范,在形式上对所有成员都是一视同仁的,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迫使发达国家履行义务的实力、手段都远不及发达国家,实际上这种强制性对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是现实的,对发达国家则往往要打折扣。因此,在wto框架下完善开放、公平、统一的世界贸易规则,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与发达国家的斗争将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因此,加入wto以后,我们不仅要重视wto规则的执行,更要重视、研究wto规则的不断完善。
二是,wto规则广泛介入各成员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其影响是全面、深刻、长远的。wto既然是以强制性的规则为基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参加这个国际组织就意味着政府行为(无论是决策,还是决策的执行)要受wto规则的规范和约束,并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接受wto及其成员的严格监督。因此,要讲wto规则对各成员的影响,首先并且最主要的就是对其行政管理制度的影响。还要看到,wto多边贸易体制不仅把货物贸易领域的法律规则具体化,还把其管辖范围扩大到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投资活动等广泛领域。wto规则实际上把触角延伸到了传统上属于联合国专门机构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甚至属于成员国内法调整范围的诸多领域。因此,加入wto以后,我们在遵守wto规则、履行我国入世承诺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我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
总而言之,wto规则作为一部庞大的"法典",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主要内容同我们所熟悉的东西有着很大差异。总体上看,我们至今对wto规则的认识、理解、研究还是很不够的,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国加入wto以后,既要严格履行wto框架下的义务,又要善于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发展自己,难度是很大的,必须认真应对。
二、应对入世,必须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我们之所以以积极的态度争取加入wto,根本原因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能否不断地了解世界,能否不断地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能否不断地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加入wto,有利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我们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与完善,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维护我国的权利和利益;有利于我国平等地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贸易活动,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快地扩大出口;有利于完善国内相关的法律制度,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外商在我国投资的信心,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因此,加入wto,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我国改革开放总的方向是一致的。同时,又要看到,加入wto也使我们面临严峻的考验,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企业经营机制、经济运行规则和环境等都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某些行业和企业在一段时间里也会受到不小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
加入wto,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是对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影响,我们比较熟悉、比较习惯的行政管理观念、体制、方式都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进一步改革开放,把体制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些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在进行着相应的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的外贸、外汇和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改革政府机构,精简工作人员,行政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也还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以加入wto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加快步伐,加大力度,从外延上和内涵上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要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减少政府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据此,政府机关行使职权,应该力求做到:一不越位,决不要再把那些政府机关不该管、管不了、实际上也管不好的事情揽在手里;二不缺位,该由政府机关管的事情就要把它管住、管好;三不错位,政府机关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四不扰民,该由政府机关管的事情,只要能把它管住、管好,办事手续越简便、越透明越好。基于这样的考虑,在今后的立法工作和执法活动中,需要认真研究、妥善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已经证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经济活动才能富有活力,提高效率,更快地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高综合国力。同时,又要看到,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本身就存在着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在宏观环境、公共利益等方面,市场就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意味着减少政府的责任和作用。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需要政府担当起应负的责任,把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并且转变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市场机制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的问题,为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宠观环境。即使那些需要由政府管的事情,政府也要尊重客观规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二是,"公权"与"私权"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在立法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行政权力同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关系。按传统法学概念说,行政权力属于"公权",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属于"私权"。在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上,原则上讲,权利是本源,权力是由其派生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政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定程序授予的。但是,政府机关一旦取得行政权力并对管理相对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这种权力,它就居于"强者"地位。因此,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主要方面应该是对权力加以规范、制约、监督。也可以说,实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先要依法治"官"、依法治权,确保一切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滥用权力。在一般情况下,"公权"不宜介入、干预"私权"的行使。当然,"私权"的行使也是有条件、有规范的。如果行使"私权"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公权"就应该介入、干预,实施监督,予以处理。对政府机关来说,权力与责任应该统一;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来说,权利与义务应该统一。在立法工作中,在赋予有关政府机关必要权力的同时,必须规定其相应的责任,规范、制约、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在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的同时,应该明确规定其享有的权利,并为保证其权利的实现规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三)加强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得到统一、公正、合理的实施,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立法工作和行政执法的监督。
一是,切实加强对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的备案审查。国务院将加强对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备案审查,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该撤销的依法予以撤销;该修改的,依法责成制定机关及时修改。各地方也应当加强对有关政策措施的备案审查,加强监督,对违法的政策措施,及时依法作出处理。这是避免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地方制定的其他政策措施违反wto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而引发国际争端、损害我国政府形象的重要措施。
二是,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为了防止因行政机关违法的或者不当的执法行为引发国际争端,需要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所要解决的是针对成员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与wto规则不一致而引发的争端,但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如果反复、频繁发生,也会引起wto成员要求对这些行政执法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审查,从而可能引发国际争端。因此,强化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作用是必要的,可以促进统一、公正、合理地执法,避免或者减少违反wto规则现象的发生。目前,有些地方、部门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揭行政机关的"短",不利于维护"政府形象"。因此,在实践中,有的要求法制工作机构对行政复议申请能不受理的就不受理,不得不受理的也要尽可能维护"政府威信"实际是"官官相护";有的在发生行政诉讼后不是积极依法应诉,而是想方设法影响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理。这些现象必须切实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