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行政法
一、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介绍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或企业,将其所保有的各种金融资产(主要是债权),以其债权作为担保,据以发行证券型态销售的一种流动化、市场化、小额化的金融商品。一般而言,金融资产欲进行证券化,其资产必须符合以下性质:债权规模够大,产生的利益足以支应证券化的成本;债权适当的分散,以降低风险;债权有足够的历史统计资料以分析其信用能力;债权具有相当的同质型;有相似的提前清偿情况和到期日;标准化的债权合约。资产证券化是将金融机构授信资产转换为证券的创新过程,金融资产证券化从资产创始、架构、信用增强、销售交易到群组服务等透过金融机构间专业与分工的流程,促进证券的市场流通性,带给投资人更多的保障,并可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以降低筹资的资金成本。
二、银行最大资产报酬率模型
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前,银行的税前纯利最大化模型应为:
[P=Arf×Yrf+Ar×Yr-C =RdD×Yrf+(1-Rd)D+E×Yr-C]
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后,银行的税前纯利应为:
[P=Arf×Yrf+Ar×Yr+As×F-C]
其中,[P]为税前纯利;[Arf]为无风险资产;[Yrf]为无风险资产利差;[Ar]为风险性资产;[Yr]为风险性资产利差;[As]为表外资产;[F]为表外资产服务手续费率;[C]为管销成本。为研究方便,假设除已证券化的资产外,无其它表外资产。在不考虑存款准备率时,存款和自有资本皆可以转为放款,放款[L≤D+E],其中[D]为存款,[E]为自有资本。在考虑存款准备率的情形下,[L≤(1-Rd)D+E],其中[Rd]为存款准备率。在乘数效果之下,风险性资产[Ar=L],表外证券化资产为[As=L(1-R)]。因此,在利润极大化时,在高风险、高报酬的原则下,银行会将其无风险性资产如现金、政府债券尽量减少,仅足以满足存款准备率要求,将其资产往风险性资产配置。
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后,银行的税前纯利最大化模型应为:
[P=Arf×Yrf+Ar×Yr+As×F-C =RdD×Yrf+(1-Rd)D+E×Yr+(1-Rd)D+E(1-R)×F-C]
与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前相比较,税前纯利有明显的变化。显示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除了庞大的表外收益以外,并不会减少风险性资产的收益。上述影响税前纯利的若干变量,无风险利差[Yrf]趋近于0,营销成本因为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而增加幅度极微,表外资产服务手续费率[F]一般而言为常数,以国外经验,其值介于0.8%~1.5%之间。因此,决定银行经营利润在于几个重要的因素:
存款准备率[Rd],存款[D],自有资本[E]和风险性资产利差[Yr]。
三、银行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后的最适资产配置
通过上述资产证券化的最大利润模型已说明银行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并不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性资产,反而会增加庞大的表外收益,因此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一个既不增加风险,也不增加存款,也不用增加自有资金的增加利润的好办法。基本上,银行的无风险性资产主要为现金及存放同业、政府债券,一方面为符合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率要求,另一方面为满足存款户的资产流动性需求,其收益极低,与存款利率的利差几乎为零。至于银行的风险性资产大概可分为三类:投资、放款及贴现、固定资产。其中投资部分最主要为资本市场投资与转投资子公司。放款及贴现是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也是主要的收益来源。固定资产虽不能产生收益,但它是营业所必须,且如以租赁方式取得,亦将产生租金成本而增加营业成本。对于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银行而言,另一项重大资产为表外资产。无风险资产和表外资产对银行而言,最大的差异在于表外资产会产生几乎无成本的收益,无风险性资产的收益则会被成本所抵销,利差为零。两者的共同点为两者皆是无风险资产。服务手续费其数值来自于表外资产的规模与服务手续费率的乘积,由于表外资产的服务手续费率为一常数,且表外资产为无风险资产,因此与各资产之间相关系数为零。因此,实施金融资产证券化不仅不会增加风险,而且可以大幅提升利润。金融资产证券化广泛为国际各大型商业银行所使用,不仅有效的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更对银行的收益具有极高的帮助。对银行的经营者而言,其角色类似投资经理人,都是在风险的考虑下,将其资产做最适的分配,达到最高的报酬率。国外大型金融机构透过金融资产证券化大幅改善其经营绩效,值得国内金融机构经营人参考。最后,证券化要成功,绝不仅是高阶经营层的认知即可。证券化要能带来最后的成功,必是银行经营体质的大改变。银行全体员工必须认知,银行是综合的金融服务机构,而不是和借款客户对赌信用风险以及全行的资金和利率市场对赌的机构。在这样的认知之下,银行应尽量增加具有收益的无风险表外资产,控制风险性资产的比重。不仅如此,银行的升迁、考核、薪资以及奖励制度、营销策略、组织结构势必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甚至是企业文化与员工心态,都必须往服务型机构调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fxlw/xingzhengfa/148618.html上一篇:探讨证券信用交易的风险控制
下一篇:《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