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成本管理论文
先进制造业是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运用高新技术而形成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型产业,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是提高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先进制造业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制造业成本管理体系已不能适用于先进制造业,因此,先进制造业需要创新成本管理方法,本文从价值链角度,探索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体系,有助于先进制造业更好的发展。
一、传统制造业成本管理的弊端
(一)成本管理目标缺乏科学性
传统制造业的成本管理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多数制造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纷纷通过各种方法降低成本,而没有考虑到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竞争力。
(二)成本管理内容存在单一性
传统成本管理只注重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发生的成本,偏重于企业内部相关环节的价值消耗,忽视了对其整个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所处产业价值链等进行全面分析,这种片面化的成本管理容易割裂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这样就导致价值链的脆弱甚至断裂,最终危害到企业本身。
(三)成本管理信息具有片面性
传统的成本管理比较注重财务信息,而忽略了市场开发、柔性生产、客户满意度等一些隐含的成本信息,反映的成本管理信息不够真实和全面,容易导致成本管理不够科学合理,影响管理者战略决策的正确性。
二、价值链视角下先进制造业的成本管理分析
价值链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又分为产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价值链成本管理改变了传统成本管理只注重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缺陷,而是对整个价值链上价值活动发生的成本进行一系列的计量、记录、预测和分析,并及时进行成本控制和评价,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具有战略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先进制造业是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运用高新技术而形成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型产业,具有产业高端、技术先进、管理创新等特点。先进制造业内部价值链成本分析涉及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活动,是外部价值链成本分析的基础。先进制造业的价值链成本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先进制造业的价值链识别
先进制造业的主要价值链和次要价值链,主要价值链上的活动包括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基础活动有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辅助活动有基础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信息管理活动等。然后针对主要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成本分析,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消除不增值作业,形成符合企业需求的价值链,即“最优化”降低成本,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分析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成本动因包括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整合、实际选择、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机构等因素。由于不同的价值活动有不同的成本动因,这就需要将它们区别开来。对于企业记录的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并将成本进行归集和分摊,以此得到成本分布的价值链,从成本分布的薄弱环节入手,进一步改进成本管理。
(三)创造成本竞争优势
成本竞争优势即企业发生所有价值活动的成本总和低于竞争者的成本,企业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获得成本优势:一是识别每种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选择在总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价值活动,控制其成本动因,获得优势;二是重构和完善价值链,认清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与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相比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成本劣势,创造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三、价值链视角下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体系
1.目标成本规划。目标成本规划是成本管理体系的起点,在合理估计价值链上各种价值活动及其这些价值活动影响的基础上,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与选择能达到管理目标的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的目标成本。(1)制定产品计划。针对市场客户需求,以细分客户为基础,形成一个产品开发的整体思路,以期拓展新的增长点。(2)制定产品价格和目标利润率。结合所设计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市场价格和期望利润。通常投入期的产品价格和期望利润制定的偏高,而成熟期产品价格和期望利润则制定的偏低。(3)确立目标成本。根据上一步骤的产品市场价格和期望利润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即市场价格与期望利润的差额。
2.成本核算。其是成本管理体系的信息基础,企业要构建一个能够相对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的核算体系,并将数据进行汇集、归类、加工和转换为成本信息。
先进制造业的成本核算以作业成本法为指导来对价值链分析,使价值链分析找到了其发挥功能的现实基础。(1)识别作业并建立作业中心。根据先进制造业的价值活动,将价值链分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三个作业中心,并将每个作业中心分为多项具体作业。(2)分析成本动因,确定成本动因分配率。分析作业动因,将各项成本支出分配到各个价值点。动因分配率计算公式为:动因分配率=某个作业中心总量/作业动因总额。(3)按作业中心分配成本。运用上一步计算得出的动因分配率,依据作业动因,将成本支出分配到每个作业中心中。即:不同作业中某项作业的成本=各作业中动因总量×动因分配率。(4)建立报告制度,将企业价值链上不同价值活动的各项具体作业成本汇总起来,编制报告,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成本信息和经济信息。
3.业绩评价。业绩评价可以评价成本管理体系实施效果的有效性,是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层次管理者和员工绩效评价和奖惩的依据。它动态地反映了上一时期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同时,也为下一时期的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提供了新的数据依据。(1)确立成本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的选择以内部价值活动为依据,非财务指标的选择以价值链上不同价值活动的作业中心的目的及性质为依据。具体指标如下图所示:(2)获取评价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比较一定期间内价值活动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比较各项非财务指标的实际情况与预算指标,编制作业中心业绩报告,判断价值链各种价值活动的好坏。(3)得出评价结论与持续改进。根据价值判断得出的指标,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将指标的好坏与奖惩相结合,从而使各价值活动的利益与其业绩相联系,达到鼓励先进,推动落后,激励全体员工不断努力实现目标成本。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对于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的每一环节,都应该坚持改进和创新,促使先进制造业的成本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依据。
(二)外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体系
1.先进制造业上游—供应商的成本管理。(1)建立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可以按照材料质量、价格、批量、服务、节能等因素进行设置。(2)与适合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供应商处获取产品设计的相关信息,尽量缩短产品设计时间,使产品设计更加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让供应商参与到产品研发设计中去,共同分析确定产品成本和功能,为产品提供性能更好的设计,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更专业可靠的材料和零部件。
2.先进制造业下游—客户的成本管理。(1)建立客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客户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可以按照客户的信誉度、偿债能力、产品的前景等因素进行设置;(2)收集和汇总客户的需求,通过现场调查、电话访问、网络等方式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需求来设计产品。
3.先进制造业竞争对手的成本管理。(1)进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收集竞争对手成本信息,与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相比较,找到突破点。(2)对成本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改善企业价值链的目的。
四、结语
成本管理对先进制造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并适时地完善和不断创新,成本才能“最优化”,促使先进制作业获得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丽芳 刘翠翠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34476.html上一篇:浅析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路径
下一篇:分析煤矿开展企业成本管控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