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成本管理论文
摘要:市政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经济效益。本文将从市政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人才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等进行一些阐述。
关键词:市政施工;企业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
前言
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发展,在成本治理上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市场竞争观念。首先要树立以优取胜,以精品工程占领市场的观念。要把建筑产品的工程规模、科技含量、内在质量、外在观感度作为创造精品工程的基础,变为全体员工的一种自觉行动,改造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精品工程,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其次要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
1、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
培养“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主要是从培养“复合型”的工程预算人员开始。所谓“复合型”的工程预算人员,是指能够熟练地按施工图纸、工程合同、地区预算单价和上级有关规定,规范地编制工程预、结算。同时又能按照上述资料与规定,结合工程施工条件、技术难易、工期长短、市场劳务与主要材料价格预测以及本企业的技术、设备特色和具体工程任务情况等诸多规定的可变因素,提出工程保本价位和符合当时建筑市场行情的利润期望值,供企业决策层确定标价的参数。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员的素质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国有市政企业的用人机制不很合理,对于高素质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民营、私营企业的高待遇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对本来就人才优势不足的城建企业特别是国有市政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造成人员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别单位对经营、技术人才用时重要,用过不要,对人才的重视没有持续性。另外,国有市政企业内部经营性、技术性人员的工资报酬远低于市场上的民营企业、事务所和房产公司,使得这些人员纷纷跳槽。近年来,市政国企已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相继出台了有关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办法,提高了相应人员的地位和工资,这一举措对于人才流失的控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但是改革的力度还要加强。
2、做好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科学地进行工程投标是一门科学,当前的城建市政市场“僧多粥少”,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竞争和不规则的运作,但随着招投标法制的健全,这些违规操作将会得到遏制。在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市场环境下,如何组织好投标,争取中标,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我认为投标单位应以良好的企业信誉、先进的施工方法、一流的管理水平、相对合理的工程报价和工期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企业精干投标队伍
投标的前期工作首先要认真做好资格预审工作,确保通过资格审查,其次在通过资格审查后,组织相关部门依据招标文件针对工程规模、特点、中标机率、是否盈利等问题进行招标评审,确定是否参加投标。在人员构成上要专业配套,选配一些精通预、结算业务、掌握招投标知识、反应敏捷、应变能力强的骨干人员,并负责为决策层提供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通过对市场的综合分析和对本企业的经营实力及经营目标的权衡,最终完成投标文件。
2.2 结合“企业定额”,做好工程预算
我们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报价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计价模式,与传统的“量价合一,固定取费”计价方式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工程量清单报价,“量”是统一的,竞争的是“价”和“费”,这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要获取利润、赢得中标必须要制定自己的“企业定额”。即:
(1)工程实体消耗定额,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人工、材料的定额消耗量;
(2)措施消耗定额,包括模板的配置与周转,脚手架的合理搭设与拆除,机械规格的合理配置等措施性项目;
(3)分项工程建筑产品价格表,即建立详细的材料数据库:市场材料台账和人工单价台账;
(4)工程费用定额,即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详细项目。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应是以企业自身的“企业定额”为计算依据,只有这样,企业的报价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才有利润。
2.3 结合工程特点,巧妙报价
下一篇: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