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全球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制造企业更是受到来自国内外竞争的巨大冲击,生存和发展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课题。几乎所有制造企业都面临着竞争所引发的日益严重的库存问题、生产成本问题和应收账款问题,而这些问题背后的共同点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信息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成本管理创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资源,正是基于此才有条件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制造企业新型成本管理模式。
一、制造企业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市场链
制造企业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将企业机制与市场机制进行整合,建立企业内部市场链。将企业外部市场目标转化为企业内部经营目标,将企业内部经营目标转化为员工利益目标。这种内部市场链的建立是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的。即,通过将过去的职能管理转变为流程管理,建立企业由定单开始一切活动的新业务流程。
企业内部市场链是以客户定单信息为起点和终点,由定单客户、营销部门、产品组装部门、产品部件生产部门、原料采购部门、会计部门、研发部门、原料供应商等所构成的闭环结构。
二、客户定单信息在企业内部市场链中的流动
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内部无法按市场竞争机制来运作,因为交易成本太高。但是科斯的时代并没有信息化,信息化手段完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制造企业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下,定单信息的取得、整合、传递、分解、实现完全依托强大的网络平台,通过internet与intranet的有效衔接得以实现。
(一)客户定单信息在企业内部市场链中的传递、整合过程
营销部门是企业内部市场链闭环结构的关键节点,起了联结内外、承前启后的作用。借助internet,客户将定单和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客户需求信息传递给营销部门。营销部门借助intranet,将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客户需求信息传达给产品研发部门,将定单信息传递给会计部门和产品组装部门。研发部门进行相应的研发工作,并将其研发过程中的创新、研发结果及时与营销部门、产品组装部门和部件生产部门协调、沟通。会计部门需要核定客户的信用额度,通过inter-net向客户传递信用信息和收取销售款信息。产品组装部门将收到的定单信息传递给产品生产部门,产品生产部门将收到的定单信息传递给原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借助internet向有长期往来的原料供应商采购,并通过intranet将采购信息传递给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负责向供应商付款。通过internet原料供应商通知采购部门收货,通过intranet采购部门验货后通知部件生产部门领料、生产,部件生产部门生产后通知产品组装部门组装,产品组装部门组装完毕后通知营销部门发货,营销部门发货后借助internet通知客户验收货品。
对于大型制造企业,由于每分每秒都会有新定单信息注入企业,为了提高企业处理定单信息的效率,可以视企业接收定单频率设定定单信息整合时长,比如说将20秒设定为一个定单信息整合时长,即每20秒将定单整合一次。定单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将同类产品定单进行合并,并将该整合后定单信息在市场链闭环中传递、分解并实施。
(二)客户定单信息在企业内部市场链节中的分解过程
在制造企业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下,任何定单信息都需要在各个控制点分解为由专门人员负责其履行的子定单信息,也就是说定单与员工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定单,并且要对自己的定单负责,而每份定单都有员工对其负责。这样,每位员工都成为创造市场价值的战略事业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 sbu),每位员工都参与市场营销,具体的分解过程在in-tranet中实现。
(三)制造企业新型成本管理模式的优点
1.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和收款速度。
实行制造业新型成本管理模式,由于定单信息要在企业内部市场链节中分解为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其履行的子定单信息,那么应收账款子定单在会计部门也无例外的有专门人员负责,即有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收回。当任务直接落实给具体员工,并且对任务的完成与否设置有效激励机制时,任务的完成自然就有保障,所以这种直接与员工利益联动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和收款速度。这样就可以有效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的破产。
另外,某些制造企业完全有条件实现应收账款管理的极致———杜绝应收账款。当制造企业成功地树立了企业形象,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信誉,完全可以在实现销售的同时收回货款。杜绝应收账款的存在,企业也就再无应收账款回收率和收款速度等问题的困绕。
当然,少数制造企业可以达到经营的最高境界———“负营运成本”。企业可以在取得定单的同时就取得货款,即取得预收账款。利用预收账款购买原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2.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创造生产成本优势。
实行制造业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企业部件生产部门可以实行“企业内部模拟市场”这一成本控制模式。即在部件生产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先进水平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为依据,将原材料和出厂产品的市场价格作为核算参数,进而核算出产品的内部价格和内部成本。部件生产部门各生产环节之间构成内部“买卖”关系,按内部价格和内部成本核算出内部利润,并实行“成本否决”。
3.降低库存成本,实现“适时制”生产。
“适时制”生产是一种采取由后向前拉动式的生产系统(pull-through pro-duction system)。企业要根据客户定单所提出的有关产品数量、质量和交货时间等特定要求作为组织生产的基本出发点,即以最终满足顾客需求为起点,由后向前进行逐步推进、全面安排生产任务。前一生产工序只能严格按照后一生产工序的要求进行生产,后一生产工序要求生产什么产品、要求生产多少产品、要求生产什么质量的产品、要求在什么时间交货,前一生产工序就严格执行。这一新的生产系统之所以被称为“适时制”,是因为它要求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积极配合,尽可能实现企业的“零存货”及“零缺陷”。实行制造业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企业正是按照“适时制”的原则进行原料的采购、产品部件的生产、产品的组装和产品的装运。由于企业各个控制点的活动都有定单依据,所以产品、原料等都无库存存在,这就极大降低了库存成本。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3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