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低成本竞争发展模式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于培育民营企业的创新文化,从而实现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低成本竞争 困境与对策
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总产值长增长率达到20%以上,高于我国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截止2005年底,民营企业为我国贡献了60%的gdp,70%的就业岗位和60%的出口贸易。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发展民营企业,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特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所有这些都是总结我国非公有经济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肯定。当然,应当清楚地意识到,虽然民营企业由于它具有体制灵活、产权清晰、成本优势等优势,实现了经济转型初期的快速发展,但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在经济
全球化背景下,原有的低成本竞争发展模式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如: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具有明显的粗放特征和资源消耗支撑增长的特点,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民营企业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重重压力。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不足10%,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支出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6%。由经验证明,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只有达到其销售收入的7.8%以上,其产品才能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民营企业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众多民营企业扮演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大多是以贴牌生产为主。为此,要在研究民营企业存在困境的同时,努力寻找对策,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民营企业低成本竞争的困境和原因
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因素,从显性的角度看是缺乏企业发展时的可行性分析、急于多元化发展、员工培训意识不足和家族式管理等,从隐性的角度看,笔者认为民营企业所采取的是一种低成本竞争发展模式。低成本竞争的实质,就是剥离了商品附加值的“赤膊”竞争,把商品还原成了产品,挤压了原材料、环境和劳动力等成本。必然造成了我国民营企业在竞争中一退再退,导致民营企业在“技术上没有主自权,标准上没有制定权,价格上没有控制权,分配上没有话语权,附加值上没有收获权”,这是违背价值规律竞争策略,惟有从这种“病症”中走出来,走创新之路,才是提升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路径。如浙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拉链产业基地,但是日本吉田公司生产的ykk拉链一米可以卖到15美元左右,而我们国产的拉链一米只能卖到0.7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日本6米拉链的价格能买我们1000米长的拉链。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起家,技术含量普遍较低,造成产品雷同,缺乏差异性,没有形成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民营企业战略创新能力不重视,战略是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最佳配置和组合的一种方法,并以此指导企业的日常运营决策。据200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中对民营成长型企业与500强企业的战略管理状况调查显示,我国的民营企业战略规划情况十分不理想,只有17%的民营企业制定了战略规划,而500强企业则有93.5%制定了完整的战略规划,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家非常缺乏战略管理思想。许多民营企业家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错误地认为战略大多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因此,往往出现了以新闻报道、道听途说作为自己的决策依据。如果在市场经济的初期,在企业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也许好控制和提高效率,但是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就更难应对激烈竞争了。另一方面,不注意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这在当今尤其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二、培育民营企业的创新文化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和一切活动之中,又超脱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塑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就等于给企业增添了
活力和动力,创建属于自己企业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有一定规模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1.要倡导和培育和谐发展文化。要树立高效发展理念,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之路。抛弃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模式。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在经营目的上,改变过去单纯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倾向,做到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关注员工的生存状态、愿望需求、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培育优秀员工,创造高效组织,在价值取向上,民营企业家要由过去的单纯追求企业自身发展转到主动承担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责任,让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客户、员工和所有相关利益群体,特别要注意按照即将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要倡导和培育和谐治理文化。民营企业首先要不失时机地破除家族式管理,将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建立一整套系统、科学、公平、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同时应当把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依靠、激励员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地实现从“管理人的行为”向“管理人的思想”转变,从由“命令、控制、惩罚为主”向以“引导、服务、激励为主”转变,做到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避免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创业者和家族形同虚设。对于已经进入二次创业阶段的民营企业来说,在用人上注意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易半径的扩展,会产生与现代企业经营所不相适应的机制性矛盾,制约民营企业对社会管理资源的吸收和集成能力,并成为我国民营企业“长不大,大必散”的重要制度根源。因此,企业发展大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不可避免的,不要拒绝非家族成员进入企业的核心管理层,还要积极地推进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让员工参与企业发展的讨论,表达他们的意愿和建议,真正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3.要倡导和培育和谐人际文化。在民营企业中,有条件的企业要通过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我党的优势,广泛地组织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和道德建设活动,引导员工从本职工作做起,从我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积极倡导“利他性利己”的价值观,找到实现自身价值与利益的正确途径。在企业员工中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善、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大力倡导和谐理念,积极培育和谐精神,营造一个人人崇尚和谐,个个追求和谐的局面。
4.要倡导和培育
生态文化。大力提倡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的企业,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要强化成本管理,不断增强节约意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输入到产品输出的各个环节节约能源,降低消耗,重视安全生产,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创造企业生产、员工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创新是有一个不断渐近的过程,需要的树立一种创新的理念,正如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第五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用了四个不一定诠释全面创新的理念:“对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创新,不一定要全部创新,可以是细部创新,不一定要普遍创新,可以个性创新,不一定要核心创新,可以是外形创新,不一定要起点创新,可以是站在人家的肩膀上只比人家高出一厘米的创新”。要实现文化创新,民营企业家要站得高看得远会用人,把企业的基础打扎实,转变经营管理的理念相互信任、合作共赢,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凝聚力,凝聚力对企业的认同感,要有新的得失观,有社会的责任感,未来的收益比现实的收益更重要。
参与文献:
[1]石建勋:战略规划.中国跨国公司[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群奎.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4):83~84
[3]何 平:创新: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必由之路[n].文明日报,2007年11月28日第七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3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