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成本管理论文
[摘要] 文章详细分析了战略性成本管理及成本企划的特征和实施思路。文章认为,战略性成本管理是顺序思考方法,成本企划是倒序思考方法,这两种方法的采用并不冲突。企业为了进一步获得竞争优势,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关键词] 企业集团 战略性成本管理 成本企划
新制度经济学家用交易费用的概念来解释企业扩大的动因和效率,他们认为企业的扩大或集团化可以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著名的“科斯定理”说明,只要交易费用不为零,就可以利用明确界定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配置的最佳效率,从而克服“外部效应”。德姆塞茨也认为:产权的交易会导致效率的提高。由于企业集团是由许多不同的单体企业集团化而形成的,这为实施低成本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委托代理的层极增多,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降低,管理和协调的费用均上升。要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则依赖于企业集团如何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发挥集团的整体组合优势,制定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系统。其中战略性成本管理及成本企划对于企业集团的成本管理具有特殊意义。
一、企业集团的战略性成本管理
战略性成本管理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对成本问题的考虑。战略性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大多要涉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等有关资源配置的问题。
战略性成本管理的体现之一是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的采用。
传统的成本制度以数量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和管理,认为产品导致费用发生,费用分摊到产品上去,形成产品成本。成本按照是否随产品数量变化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多样化,导致企业的间接费用大幅度上升,而直接人工比重显著下降。这就使间接费用的发生与直接人工小时数或机器小时数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比较,作业成本计算在直接材料的核算方面基本一样,主要在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的核算方面。传统的成本计算通常把制造费用按照产品所消耗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进行分配,而作业成本法认为制造费用应该按照决定成本发生的“作业”进行计算和分配。
此外适时制的出现也推动了成本管理的发展,在传统生产管理系统下,供产销各环节都有较多存货,因而成本计算是连续的,即本期产品成本水平包括期初存货成本的影响,而由于价格的不断变化,结果不能如实反映本期生产发生的实际成本。采用适时制后,实现了“零存货”,本期产品成本就是当期的购货价格,真实地反映了当期的成本,便于当局进行成本分析,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并且,适时制下,许多在传统成本会计中的间接费用如检验费用、维护费用、材料处理费用,甚至制造单元内的折旧费用在新的制造环境下都变成了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减少和直接成本增加的结果使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可能。加上生产已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直接人工成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下降。传统成本会计中过分强调的直接人工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显然已不合时宜,必须进行成本动因分析,按“作业”进行分配。
战略性成本管理的体现之二是企业集团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对成本问题的考虑。企业集团选择经营领域属于企业集团的战略行为,可供选择的战略有:
1.归核化战略。在当前,以企业核心能力和合理规模以及价值创造为目的的归核化经营受到许多企业的追捧。企业集团的经营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原有的经营领域,采用归核化战略可以合理利用原有的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在战略目标方面,从以往追求市场占有率及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最大化;在战略手段方面,由以往强调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成本最小化,转向加强企业能力开发、要素利用和职能创新,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2.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从理论上来说,多元化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资产组合理论。自从马克维茨(itz)1952年创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以来,资产组合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证券投资中,资产组合理论常常用来寻求风险—收益的最佳组合。同样,公司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来分散公司经营中的非系统性风险。对于企业集团来讲,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单一产品经营战略到主导产品经营战略再到多元化经营战略。显然,当企业主导产品的市场容量趋于饱和,扩大市场份额会遇到很大困难或不经济时,企业集团就会在巩固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在更广阔的产品市场领域寻求发展机会。
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分散公司经营风险来提高公司价值。与单一经营公司相比,相当于将原来由多个单一化经营公司的经营活动组合在一个公司类进行。在这个公司内,管理人员借助于计划和行政手段决定不同经营方向之间的资源配置,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可以称为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之所以能增加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绩效,则在于协同效应能充分利用共有的资源,减少投入,降低成本。
下一篇: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