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档案管理
一、甲骨档案
甲骨档案主要产生于商代后期,用于当时的占卜活动中,人们用刀将文字等信息刻在足够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以此来记录重要信息。甲骨档案内容丰富,多是反映王室占卜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活动。甲骨档案是商代留给后人的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它的材料之特殊、年代之久远、数量之多使得它在档案历史上有着绝无仅有的地位。但是到周代以后,由于占卜文化逐渐淡化以及龟甲兽骨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所以甲骨档案慢慢地被其他方式所取代。
二、金文档案
金文档案是继甲骨档案之后出现的又一种珍贵的历史档案。它是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具有书史性质的青铜器(钟、鼎、盂等)及其铭文的结合?w,主要盛行于殷商末期、两周时期。
那时期作为载体的青铜器的制造工艺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构思巧妙的造型、优美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其整体的和谐完美都不得不让人赞叹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
青铜器的硬度大,密度高,不易腐坏,以其为载体具有保存时间长的优点,但是因为青铜器的材料特殊,且造价昂贵,所以其使用并不十分广泛,完好留存后世的数量也不多,但是据目前所知,我国已出土的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件已达万件以上,而且其记事内容范围比甲骨档案更加详细广泛,是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中的弥足珍贵的一部分。
三、简牍档案
简牍,又称“简书”“简册”,是中国古代用修整过的竹、木作为记录载体的文书档案类型。“简”是用竹、木削成、一面磨光用于写字的长条;“牍”是用竹或木剖成的板片。简牍最早约产生于先秦时期,历经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直至纸张出现后才基本绝迹,但在此期间,简牍都极为盛行。
简牍的原材料多是竹木,取材容易,人们为了可以更加方便书写,在取得竹木之后都会对之进行必要的加工,将其进行烘干,这样最后得到的简牍不仅易于书写,而且还不易被虫蛀,更加便于传递、保存、阅读。简牍还可以多片连接成较大的篇幅,可以书写更多的内容,容纳更多的信息。
四、缣帛档案
缣帛档案,以中国古代的丝织物为载体来记录重要文件,一般称为帛书,也有人称其为缯书,因其色白,更有人称之为素书。
中国是丝绸之乡,丝织品技术出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用绢帛为材料书写,到秦汉时期得到广泛使用。秦汉时期纺织业快速发展,人们织造出了缣帛,其质地坚韧、幅面广、便于书写、可任意折叠卷轴、易于传递,故多用于绘制舆图、画像或抄写经典文章。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不仅可以随意剪裁、而且便于携带、易于保管阅读,它弥补了简牍的不足之处,所以那时一些宫廷文书、朝廷官方文书慢慢开始使用缣帛。
但是缣帛价格十分昂贵,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只有皇族权贵才有资本享用,所以当时缣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物。随着后续档案载体的出现,缣帛的使用量不断减少,只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某些特定方面,直到清代,朝廷颁授官员的封赠文书还在使用。
五、纸质档案
纸质档案,是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档案,其范围较之以上几种更为广阔,有公文图纸、书籍、账册、契约等等。
纸张是我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的一笔宝贵财富。中国古代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纸张书写文件,但当时并未广泛使用,到魏晋时期,虽然仍是以简牍为主,但是纸质文件逐渐增多,东晋末叶才明文规定使用纸张书写,自此纸质档案的时代来临。
纸张的质地轻便柔软,不仅易于保管和利用,而且更易于运输,因此很快便取代了简牍、缣帛。纸质档案一直沿用至今,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在档案工作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六、新型载体档案
电子档案给档案载体带来了一次剧烈的改革,它是信息化技术时代的必然结果,是档案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七、结论
档案载体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档案载体的演变及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每个历史时期的档案,虽然其记录方式在变、载体各异,但是其记录的目的一致,功能一致,都有记录、凭证、备忘的作用。而随着档案工作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档案将成为新的档案载体类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danganguanli/142189.html上一篇:刍议审计档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