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档案管理
1 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要求
1.1,档案工作者要着眼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推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适应时代要求,为群众服务。
1.2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的新空间,实现由以前的保管档案为主向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研究利用为主的转变,推进档案开发利用的大众化。
1.3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完善,实现由计划经济管理服务模式向市场化服务模式的转变,大力推进档案中介服务社会化,创新档案的新功能新作用,由单一的服务方式向多种服务方式转变。
1.4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
1.5要提高档案队伍人才素质。
2 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各遵循的原则
档案信息化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2.1 规范性原则
制定和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需要。如:字符内部编码标准、数据处理格式标准、信息输出标准(包括信息的显示、打印、传递等直接面向网络用户的服务格式)及数据交换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
2.2 安全性原则
在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如入网访问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防火墙控制等。)信息加密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等。
2.3 效益性原则
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要遵守效益性原则,讲究信息化工作的效益,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根据馆(室)藏基础,分析用户需求,研究馆(室)藏体系还要考虑馆(室)藏档案的利用率。选择数字化的内容要“经典”,主题要与社会利用“热点”相结合,把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把那些利用率较高且利用后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档案数字化,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益。
3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档案工作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迫切要求运用 信息技术推动档案工作,以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现就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系统设计的完善及档案信息录入的规范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较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它需要有统一的规范化的数据类型,统 一的档案信息采集标准。加强档案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实行科学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档 案用语,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网络系统,快速、有效、有序、合法地把档 案信息资源元数字化,大幅度提高档案数据库的信息量,档案部门通过挖掘自身潜力或借助 外力坚强数据库管理软件的研制,搞好各项档案基础业务的标 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是档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电子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归档 。具体做法是将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将档案以数字图像形式存储和显示,或 者进行档案数据录入,或者通过微缩设备将纸质档案转换成微缩胶卷,保证数据的质量,这 些都要求认真校对、严格审核,同时重视已输入计算机档案和数据的校对审核工作,减少失 误,保证数据的质量。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3.2 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库是否设计了转入、转出接口,接口是不是标准化,是否符合档案著录范围,这是将来 档案信息共享、档案管理软件升级的保障。在制定数据库结构时,应由懂计算机业务、熟悉 档案整理编目、著录、标引的人员共同协商完成,以满足利用者的各种检索要求。在数据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数据 库质量管理体系,把好质量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数据质量考核指标,责任到人, 定期检查。只有规范 了档案数据库建设,才能为档案信息共享打好扎实的基础。
3.3 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档案计算机信息安全就是保护档案计算机信息资源,防止未经授权或者偶然因素对档案信息 资源的破坏、更改、非法利用或恶意泄漏,以实现计算机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利用性。
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信息观念,在从事档案工作实践中应具备对档案信息的收集、理解、分析、处理的能力要有忧患意识,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外语能力,还要善于开发新型档案信息资源,及时、准确、全面地为档案的利用提供服务,这样才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开发利用。档案部门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内容要紧跟信息时代的需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danganguanli/14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