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档案管理
纵观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的研究,大多数都遵循这样一条主线,即从历史发展时期的纵向角度,以史料为依据,阐述中国档案事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索档案事业发展规律。本文拟将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发展、变革、成熟四个历史时期加以系统阐述,以期对中国档案事业史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1.中国档案事业的萌芽时期:档案形成阶段(夏朝~战国时期)
1.1产生背景
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一个阶级社会,也是档案事业起源和萌芽的时期。档案事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档案、档案机构、档案管理活动等都是在奴隶社会开始产生和出现的。关于档案的起源,国内学者大多数都承认文字的发明是档案产生的条件之一,它使人们有了记录自己活动的可能;其次,要想形成有条理的档案,除了文字的出现,另一个是重要条件那就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档案是进入阶级社会时产生的,是在这一特定生产力水平,特定的社会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等作用下的产物。[1]
1.2发展概况
自文字的发明、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档案便应孕而生,我国的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如结绳、刻契、图画等方法。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出现了我国基本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机器,出现了刑法和监狱。
商朝由于商王崇尚迷信,一切行事,如农业生产、祭祀、战争、田猎、出游、疾病、生子等无不卜问吉凶,祈求神明祖先赐福。这些活动形成的记录叫占卜文书,因为刻在甲骨上亦称甲骨文书,后来成为甲骨档案。
西周统治阶级凡册命、赏赐、志功、征伐、诉讼等重大事件都要在青铜器上铭文记载,如毛公鼎,这件西周晚期的器物记述周宣王诰诫和褒赏其臣下毛公事和反映西周统治不稳定的情形。[2]由于其将文字刻录在青铜器上,因此称其为金文档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社会的时期。这时期各国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档案大多由“内史”、“左史”或“右史”掌管。随着社会大变革,原始档案不断被毁弃,律法档案、赋税档案等相继产生,一些新兴国家先后设置了新的档案史官――御史、章书、主书、尚书。[3]
由此可见,档案从起源到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文字的产生、国家的出现应该是档案形成之时。奴隶社会是档案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最原始的档案形态与记录方式,为后期封建社会档案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3发展特点
第一,从档案官员看,奴隶社会时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比较简单,出现了最初的档案官员,由于我国奴隶社会政治的最大特点是神权政治,因此档案的官员主要是宗教官员。第二,从档案的保管形态看,主要是甲骨档案和金文档案。第三,从档案的保管机构看,以西周时期“登于天府”为代表,从西周开始,就有制作副本的制度,并且记载有“石室金匮”保管方式。第四,从档案法规来看,这一时期有了基本的文书档案法规,如西周时的《吕刑》。第五,从档案的利用来看,主要表现为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使得档案流传民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收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删定六经。
2.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时期:档案工作阶段(秦朝~鸦片战争前夕)
2.1发展背景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经历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各朝,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我国才开始近代化。这一时期政治上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并且逐步向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清朝乾隆时期达到巅峰;经济上各个时期的封建君主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得到发展;文化上这一时期封建文化迅速发展,形成了各个民族独有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因此这个时期的档案工作,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创新。
2.2发展概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相当重视,一方面焚书坑儒,另一方面热衷于法律文书和石刻文献,设立档案机构,确定档案人员,地方设置郡县制,并设专门的官员管理档案。
“汉承秦制”,两汉初期的国家制度是在秦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体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中央丞相府是颁发皇帝诏令和收贮重要档案的机关,同时,御史府是中央政府主管文书档案的重要机构。后来尚书台,替代丞相的职权,成为主管文书档案的中枢机构。汉代地方政府由初期的郡县二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并且在各级政府中都有相应的文书官吏管理文书档案。
隋唐时期,受魏晋影响三省六部制度初步建立,建立了中央文书档案工作的系统,三省成为中央最高辅助机构,也是文书档案工作的最高管理机关,文书的拟定、审核与执行分别由中书、门下、尚书分掌。除三省之外,在中央兼管文书、档案工作的机构还有翰林院、宦臣机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地方行政机构由最初州县两级发展为道、州、县三级,并设有相应的文书档案人员管理档案工作。
宋时,旧有的三省六部已徒有其名,在三省之上又设中书、门下,为了分割相权,集国家大权于一身,设置枢密院负责全国军政,成立三司(铁盐、度支、户部)加强征收赋税和财政管理。[4]地方上行政划分为二级,路为最高行政区划,府、州、军、监是二级区划,县是第三级区划,在各级行政区划中分别设有相应的行政人员来进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元时不承袭唐宋三省六部制,中央只设中书一省,总理全国政务,其次,枢密院负责掌管军政,御史台司负责监察。地方最高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其下依次为路、府、州、县,都设有专门的官吏来进行文书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工作。
明朝时负责文书工作的机构颇多,中央文书机构主要有内阁、通政使司(银台)、六科、司礼监、文书房。地方机构实行行省、府(州)、县三级制,省级行政区划设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同样也设有相应的文书处理处所和文书人员管理档案工作。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中央文书机关主要有辅佐皇帝的中枢机关(内阁、军机处),直接为皇帝办文宣谕的机关(通政使司、奏事处、中书科),官府文移的稽查机构(六科、十五道)。地方政府分置省、道、府、县四级政府机关,省是最高一级的行政组织,档案管理由书吏负责。省下是道,仅设有典吏等办事人员。道下为府,府下为县,县设有主簿或典吏协助知县办理文书。
由上可以看出,封建社会是档案工作的发展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档案工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官员管理档案,设置了专门保管档案的处所,制订了一系列档案保管制度等等,这一时期的档案工作为以后档案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3发展特点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制定了严格的文书制度,他虽然统一了文字,使得文书档案制度也逐渐统一,但他禁绝私学的发展,对史官注记也不重视,实行焚书坑儒政策,焚烧六国档案典籍。汉王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也较为重视对档案的收集和保管,在宫廷内外都设有保藏图书档案的处所,著名的有石渠阁、兰台、东观。
隋唐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档案管理方式---甲历档案,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在官员铨选、任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专门档案,可谓官员人事档案。并且这些人事档案还设有专门的管理处所---甲库,甲库是唐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机关分别设置的专门保管官员甲历档案的机构。
宋朝时,出现了皇帝档案库,两宋时期共建十一座皇帝档案库,分别收藏各朝皇帝的档案,如宋代最早建立的皇帝档案库称“龙图阁”。此外,宋朝还出现了王朝中央档案库,如金耀门文书库,地方上全国各级机关建立了专职的档案机构---架阁库,这是以架阁形式保存文书档案的机构,架阁库的出现,适应了文书保管的需要,提高了档案保管的效率。
元朝时非常注重对档案的保管,制定了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如架阁管理制度,区别文字分别架阁制度,当面交卷制度等。
明朝时档案管理活动进一步发展,有些已经具有专门档案库的性质,如皇家档案库的杰出代表―皇史 ,集中保管皇家档案。此外也建立了一些王朝档案库,杰出代表如后湖黄册库。明朝在地方上也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库来管理地方档案,有的称架阁库(堂),有的称案牍库等。
清朝时统治者重视文书工作的管理,只把档案管理作为文书管理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因此档案管理制度并不具体,但是还是有所创新,如确立了一案一卷制度,编目、登记制度,档案的汇抄制度,档案的清查和缮修制度等。
3.中国档案事业的变革时期:档案事业阶段(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前夕)
3.1变革背景
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分水岭,之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接踵而至,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控制和压迫,使中国国家机关和社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然这种剧烈的变化也反映在了文书档案工作及其他方面。
3.2变革概况
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是为了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包括司务厅和清档房两个机构,司务厅主要掌管“印 、递折、收掌”事务,清档房负责“修辑、校对”。该机构的出现表明这一时期的档案工作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同时,清政府在由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总税务司署,也设置了文书机构―机要科、汉文科,机要科负责机要档案,但是控制权始终在外国人手中。汉文科负责一般档案,但主任“由洋员中通晓汉文者担任”,因此中国人在这两个机构中并没有实质性的话语权。
清末除了与外国交往有关的档案机构有一定变化之外,有些地方机关也比较重视档案的收集和保管。如制订了“公门修行录”,用以控制、约束文书档案工作人员。有的县级机关分别设有札文稿簿、牌票号簿、申移稿簿、勤交清簿等各种案卷登记册,这说明地方机关注重制定严格的档案登记和交接制度。
民国时期建立了档案管理机构,收集、整理、保管档案,并且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得近代意义上的档案法规初现雏形。这时期国民政府发起的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和史学界大规模的明清档案整理活动,促进了我国档案学于20世纪20~40年代产生。此外,这时期档案宣传出版、档案理论研究、档案专业教育等取得了新进展,主要表现为《东方杂志》、《燕京学报》、《新东方》等一些可以为档案书籍和论文提供出版平台的刊物的出现,徐望之《公牍通论》和何鲁成《档案管理与整理》等十三本旧著的问世。
可以看出变革时期档案事业取得初步进展,从封建社会时期只有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和官吏、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场所发展为档案学的产生,档案理论研究的进步,档案的宣传出版和专业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形成了初步意义上的档案事业。
3.3变革特点
首先,表现为外交文书档案的大量形成,如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些外交档案的出现是中国人民屈辱的历史记录。其次,出现了专门意义上的财会档案,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近代意义的财务文书。再次,统计档案的形成,清朝在统治崩溃的前夕,实行从外国抄袭过来的复杂的统计制度,统计文书被保留了下来,对后世专门文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出现了学校档案,这些档案的出现正是教育领域向近代化发展变化的记录,此外,在报馆、图书馆、出版机关等文化事业中也出现了专业档案,在经济领域出现了银行档案以及注册商标档案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代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我国档案的破坏不计其数,并且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档案也因为保护不力而被外国人以各种理由和方式所窃取,如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档案库的全部档案洗劫一空,将祖先留给国人的文化遗产一把火化为灰烬。又如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其统治腐败不堪,教育经费出现困难,就将清代内阁大库保管的诸多档案装在麻袋中变卖给造纸商以补充教育部经费,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八千麻袋事件”。
4.中国档案事业的成熟时期:档案事业体系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4.1发展背景
我党历来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党和政府从各方面支持和重视档案工作的发展,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各级领导机关的议事日程在很短的时期内使档案事业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其间虽然遭受了挫折和破坏,但从整体看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有过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广度。
4.2发展概况
第一,组成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基本成分得到了量与质的充实和完善。首先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相应的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形成档案事业管理机制;其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各级党政机关,继而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档案室,档案室成为各级各类机关单位的一个工作部门和全国档案事业的基础;再次档案馆迅速发展,至今我国已有各级各类档案馆3816个,其中包括国家综合档案馆、国家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业档案馆、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
第二,1987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开创了当代中国档案事业建设的新局面,标志着当代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档案政策与法规,是国家对档案事业实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各项档案政策与法规,是国家档案利益和档案意志的体现,表达了国家的档案意图、档案利益诉。
第三,档案高等专业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取得了突出成就。首先全国有三十多个大学本科开设档案学专业,培养了一批批档案专业人才;其次中国档案学会和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成立,加强了档案科学技术理论、学术研究,提高了档案管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再次档案宣传与出版机构纷纷设立,出版了诸多档案报刊和书籍,传播档案理论知识。
第四,建立档案外事机构。“文革”后国家档案局恢复,新设外事处。1980年国家档案局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1994年国家档案局外事处提升为国家档案局外事办公室。1996年举办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扩大了国际间档案事务的合作与交流,表明我国档案事业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
到此,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和框架――档案行政管理(包括管理机构局、处等)、机关单位档案工作(档案室)、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教育、档案科研、档案宣传与出版、档案学术与理论研究(档案学会)、档案外事共8个方面全部形成,国家档案事业体系建立。
4.3发展特点
首先,注重对历史档案的接收与整理,最明显的成就是第一历史档案馆(主要保管明清时期历史档案)和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保管民国时期历史档案)的成立,两大档案馆对于开展政府工作、经济建设、学术研究、编史修志、对外交流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国家档案局的成立,使全国档案由分散走向集中管理,改变了档案工作的落后面貌。国家档案局是我国档案事业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它对全国的档案工作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再次,档案学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档案学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了由多门学科组合而成的档案学科学体系,[5]同时建立了一支以高校教师为主力军的科研队伍,档案教育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还加强对国外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研究,学习国外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身档案事业的建设。
最后,档案管理方式现代化,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如电子计算机的管理方式,档案缩微技术的应用,现代化的档案保护措施等,推动了档案机关管理活动的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第一,无论在古代,还是近代,档案及其管理机构一向为统治者所重视。档案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对当时国家政权的巩固,对文化学术的发展繁荣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档案工作实践的需要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档案工作实践的需要决定档案事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水平。纵观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四个时期,发现档案工作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进步的,现实中的实践经验推动了档案理论体系的建设,从而使档案学科体系更加完备。
第三,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档案阶段、档案工作阶段、档案事业阶段最后发展为档案事业体系阶段,这样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分散到集中、由零散化走向系统化的过程,档案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第四,中外学术和业务交流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外部动力,国内外档案学术和业务经验交流是档案学发展的外部动力,国外档案学的传入对于我国档案学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许多档案学的理论也因此而更加充实和完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还存在不足,还需要每一位从事档案工作、热爱档案事业的人员和学者们的不懈努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danganguanli/144472.html上一篇:探析高校档案编研工作
下一篇:刍议新形势下人才市场人事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