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档案管理
一、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
由于档案管理的工作性质相对简单,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并不高。一方面,我国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数量较少,以致我国高校招收档案管理人员一直处在紧缺状态,难以满足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老一辈已经投身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尽管资历很高、管理经验丰富,但是学历层次都比较低,很多甚至并非在管理专业方面受过专业学习,规范性较差,在专业水平方面很不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总之,新信息时代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正在与整体知识结构老化的档案管理队伍渐行渐远。
(二)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单一
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始于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历史档案系,以达到记录高校发展史的目的。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习主席的号召下,各个行业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校档案管理在教学、科研以及对外交往中都担负着重要作用,管理模式仍延用管理员兼负责人的单一形式显然是不可取的。信息是今后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从内容上看,高校档案管理者按传统观念收集、整理纸质版档案已不能很好地把握档案利用的发展需求,正因为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着管理模式单一导致了档案管理员在信息更新上存在严重缺陷,缺乏服务特色,很不利于高校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尽快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起由校领导分管、各部门监管的树状管理体系是高校提升档案管理任务的重中之重。
(三)高校档案管理网建滞后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高校已经树立起网络化服务的观念,积极利用互联网以实现共享资源、加大宣传和完善管理,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网络建设档案管理仍然不是普遍现象,即使有些高校具有电子档案等网络建设服务,也由于经费投入少、设备陈旧、网站维护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不能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存”的共赢局面,由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不注重网络建设,致使档案管理效率较低,很多重要档案不能及时有效地上传至互联网,难以实现第一时间资源共享。综合衡量,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建设体系的开发与利用都很不完善,仍处在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
二、高校档案管理员继续教育必要性
继续教育(continuingeducation)是对已接受高等学历教育或已获得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展和提高,使其完善知识结构。是提高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教育活动。继续教育是对已经投入工作的在职人员知识更新、思维调整、提高素质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档案管理员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一词可以看出国家对不同层次、不同阶级人员的共同发展要求。继续教育作为利国大业,是使全民素质普遍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任何一个部门、机构都应该积极组织职员进行继续教育。面对无时无刻不在更新知识的信息时代,不断要求自身知识体系更新,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架起“终身学习立交桥”。档案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机构,人员有一定的流动性,作为高校历史记录者的档案管理员担负着重大使命,管理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甚至是整个学校档案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单一形式的纸质管理显然是不够的,对高校档案管理员的继续教育刻不容缓。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为整个继续教育乃至教育的一部分,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需要、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推动、稳步扎实地开展起来。
(二)高校档案管理员继续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我国一直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随着对信息要求的逐步提高,档案管理也面临服务多样化、管理多样化的挑战。面对一个全新的局面,高校档案管理员必须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创新精神,必须有更快的信息获得途径、更鲜明的专业服务特色才能不被现代化社会所淘汰,像档案载体、存储介质、检索方式等都已不满足于现有的陈旧形式,档案管理员要认清时代变革,不断提高自身要求,不要满足现状、停止不前,要积极成为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现代化建设要求高校档案管理员要结合自身积极报取继续教育,在专业知识和档案管理两个方面提高广度和深度,要求高校档案管理员树立现代化理念、打造现代化服务、实现现代化管理,努力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人才的转变,这对于高校的档案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更快地融入网络化时代,更好地为学校和社会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danganguanli/144570.html上一篇: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