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档案管理
印章档案作为一种有着特定名称与载体形式的实物档案,具有特殊的收集与整理要求。我国向来重视对印章档案的管理,各级国家档案馆还保留着大量印章档案。但从我国印章档案的实际管理情况来看,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规范,导致部分地区未能开展有效的印章档案管理,盲目的将其放置一边,给利用带来诸多不便,从而导致印章的损坏。本文将以此为借鉴,对印章档案收集与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印章档案收集
印章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在收集管理中,要重视以下几点工作:
1.确定印章档案收集范围
在印章档案收集中,首先要明确其收集范围,并严格按照该范围开展印章档案收集工作。当前,印章档案收集工作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报废的行政公章、业务印章等,印章档案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实物档案而受到社会普遍重视,成为当前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2.确定印章收集方法
2.1实现集中收集与日常收集相结合
所谓集中收集,就是集中将报废的印章一次性的收集起来[2],适用于报废印章数量较大单位;而日常收集的印章主要是因机构名称不断更迭而陆续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印章报废间断,对其实施集中收集是不现实的。在集中收集中,要注意的问题是:当出现大规模机构改革时,需要集中人力将所涉及到的印章集中到一起,并在集中时间进行印章的移交、管理等。但对工作人员而言,在印章收集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财务章和手签章,保证印章收集的完整性。
2.2重视收集与整理的结合
整理是印章档案收集的最后一道工序,实现收集与整理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印章管理的整体效果,还能为未来印章利用提供便利,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3.制定印章档案管理规定
考虑到印章在单位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制定印章档案管理规定时,要做到分散管理、相互制约,明确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权责,要求每次印章使用都具有详细的备案,包括使用时间、解决问题、使用者等,通过建立严格的印章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各项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二、印章档案整理方法
1.确定基本整理流程
从目前印章档案整理过程来看,其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其具体工作流程如表1所示。
表1 印章档案管理流程图
2.编制印章档案目录表
编制印章档案目录表在印章档案整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证后续整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要求确定表格内容。对事业单位而言,印章档案目录表的基本结构如表2所示[3]。
表2 印章档案目录表格式
注:备注中可以添加“XX领导使用”或者是该印章的使用过程中曾出现的重大问题等。
而在编制印章档案目录表之后,需要根据印章档案具体信息填写表格,并将其保存。一般情况下,印章档案起止时间考察一直是其中重难点问题,常见的考察方法包括:(1)查阅文书档案与部门撤销、合并文件,通过掌握具体部门的改革信息,判断印章档案具体使用时间;(2)整理本单位重大事件与组织机构改革信息,确定印章使用时间。
3.重视印章保存
印章档案与其他档案保管的要求基本相同,需要重视温度(14-24℃)、湿度(50%-60%)、防虫、防晒等工作。要保证存放档案柜卫生,定期除尘,重视检查,确保能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保证印章档案的完整性。
4.合理编制编号
在设置印章档案编号中,可采用汉语、阿拉伯语与间隔符号混合编制的方法[4],其基本构成为:印章档案代号(YZ)、保管期限代号(Y/D),分类号与枚号。分类号主要根据印章使用时期(1代表建国前,2代表建国后)与印章属性(一级单位为1,二级单位为2)进行划分;印章级别主要根据单位按不同部门情况而定。例如,某事业单位的最高级别印章编号可以为:YZ-Y-2.1.1-1,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要求合理编制编号。
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印章档案的收集和整理的相关问题,并对如何开展有效的印章档案收集整理进行分析。在开展印章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到本单位对印章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并且在工作中要坚持多种收集方法并存的态度,不断优化收集措施,切实保证印章档案的完整性;在整理工作中,除进行常规整理外,还要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对所整理的印章档案进行编号,方便利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danganguanli/145230.html下一篇:关于人事档案知情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