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档案管理
重庆是个土家族聚居地区,土家族人口有139.8万,约占重庆市总人口的4%,其中大部分分布在4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则分布在重庆的12个土家族乡。重庆奉节县的土家族乡则有4个,分别是云雾、太和、龙桥、长安土家族乡,占重庆12个土家族乡的三分之一。重庆奉节县太和土家族乡地处奉节南端的渝鄂边界,东与兴隆镇毗邻,南与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相连,西与云雾土家族乡接壤,北靠吐祥镇。太和土家族乡现有1 000多土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岩坪、高桥、尖山、双梁等高山地区。太和乡有着丰富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对土家族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抢救和发掘。
一、太和土家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主要内容
1.服饰遗产档案
土家族人在历史上喜欢色彩斑斓的衣服,男女均是短衣,但衣袖特大,妇女可以袖口奶儿。太和土家人男女头上多盘一盘帕子,男的多为白色或黑色,妇女多为花条或花格帕子。盘帕子时有许多讲究,男的多在左耳上方留下帕子尾部垂下。妇女要在头的正中缠成“人”字路,帕尾在耳边,别上一个银扣花。太和乡土家族现在包头巾的多为老年人。太和乡土家族服饰多以自织土布为衣料,青蓝两种颜色较常见。他们喜欢在衣边、头巾上镶五彩刺绣,质朴与华美搭配,十分别致。太和土家人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极具民族特色,彰显民族个性。现在的土家服饰虽然在外形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但却在内在的灵魂里保留着土家族自身的民族性格,主要体现在图腾崇拜、工艺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视觉等方面。
2.饮食遗产档案
太和土家族乡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使得太和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性特色。太和乡境内山峦起伏,岭谷切割明显,交通不便,食物运输和交易受限,山区气候阴冷湿润,森林覆盖率很高,各种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因素和条件都对太和乡饮食文化形成了制约,但同时也造就了太和乡饮食文化的特点。
太和土家族乡地处山区,不利于稻作的发展,适宜种植苞谷(玉米)、甘薯(红苕)、土豆(马铃薯)、洋芋、小米、高粱等粗粮,因此历史上的太和地区主要以粗粮为主,多以苞谷为主食,兼吃土豆、红苕、杂豆、蔬菜。半高山有水田的地方,也以苞谷、大米、红苕为主食。从饮食风味上说,太和乡人民普遍有嗜辣的习俗,这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山区水质多为碱性,需要在食物中以酸性中和,故太和乡饮食中多用酸味做调料,如酸菜、酸肉、酸鱼等。从烹饪方式上说,太和乡多雨潮湿,食物容易变质,同时交通不畅使得以往的人们食物购买和交易很困难,因此储藏食物就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土家族人也发明了不少防止食物腐烂的方法,如熏肉、腊肉、腌菜等等。太和乡土家族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内容较为丰富多彩,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比如烟熏腊肉、蓑衣饭、合渣、酸菜、油茶汤、阴米子、鲜谷糖、粑粑、蜂糖酒等。
3.礼俗遗产档案
太和乡土家族礼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较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土家人的婚丧嫁娶。太和土家族人的婚姻大多数是尊重父母意愿,是在尊重父母意愿的前提下来自由选择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后到夫家生活。太和土家族乡除了常见的婚姻形式外,还有入赘婚。结婚时要请专门看八字的先生给新人挑吉日。男女结婚一般都要请媒人、亲朋好友,还有婚礼仪式的安排人员,如杂管、油管、烟管、调席人员、执盘人员、主厨、总管等,其中媒人、父母是一定要到的。因为媒人是新郎新娘双方连接的桥梁,某些信息是通过媒人转达。对于结婚的彩礼和嫁妆,要给三四万不等,在婚前送到女方家交给女方父母,并且让女方自己去买戒指、耳环、项链、衣服等。土家族的丧葬,对老人和长辈比较讲究。老年人寿终正寝要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办丧期间,要昼夜向死者致哀,坐夜吊丧。丧礼上要请道士做法超度亡灵,并且哭丧,俗称“开路”,指引亡灵寻根究源,回到祖先的地方。在太和地区,至今基本上仍然实行土葬,一般用棺木做灵柩。关于太和地区的丧葬习俗,有如下一些仪式:报丧,洗尸,穿寿衣,请道士挂幡,戴孝,停尸,入棺,封棺,出棺,送葬,绕棺,安葬,回魂,立碑等。
4.文学遗产档案
太和土家族乡虽然地方偏远,历史文化不厚重,但至今保存着不少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文学遗产档案,多个村落中至今保存着数量可观的民间文学素材。在太和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其中有人物传说、地区神话,还有后来流传甚广的当地名人故事,内容富含传奇色彩,如龙王坝及龙王洞的传说、柳端工的传说。除了神话故事和传说外,太和乡还有不少的民间故事,如智斗恶霸、姜子牙为周王拉车的故事。另外,太和乡还有不少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民间歌谣有打夯号子和秧歌、山歌、哭嫁歌、孝歌等。在民族舞蹈方面,最有名气的是竹枝舞。“夔州竹枝歌舞”已被纳入重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是奉节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流传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区域文化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主要产生于民间娱神、娱人的民俗活动中,以祭祀、节令、集会、男女情爱等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风民俗。太和土家族乡的金子村和太和场各成立了一支竹枝舞的表演队,这两只竹枝词舞蹈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表演能力,多次参加各级演出。
二、太和土家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存在的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太和土家族乡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水平大幅提升。2007年全乡国民生产总产值只有4 020万元,人均纯收入仅为2 812元,人均占有粮食只有407公斤,现在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 056元,远远高于往年水平。但是,这个收入水平与奉节县和重庆市人均收入相比,仍较为落后。太和乡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发展经济是党和政府的首要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发掘、整理、开发上缺少投入,既没有这方面的专项经费,也缺乏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在太和乡这样经济落后,地理条件不优越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牵头和介入,仅靠文化部门和民间的力量很难做好非遗档案的保护工作,同时民间机构和个人也由于缺乏经费和政策支持难以发挥其保护主体作用。 另外一方面,在太和土家族乡,种植烟叶、药材以及打工的收入为全乡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地年轻人大部分去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打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家人的传统文化遭遇到严重的现代发展障碍,文化传承遭遇代际危机。传统文化逐渐式微,文化遗产亟待保护,而现在的年轻人对非遗档案保护又缺乏兴趣和动力。一些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服饰、饮食、民间文学等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发掘和整理,一些民间歌舞更是由于缺少传承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内容挖掘不够
太和在古代是鄂西进入川东的重要通道,无论是商贾还是百姓都经过此地,巴人后裔和其他民族融合形成了太和乡的土家族。具体而言,太和土家族的来源主要有古巴人的后裔,避乱来定居的居民,湖广填四川迁徙来的移民,还有相邻地区如恩施迁移来的土家族和其他民族,各个时期迁入的各个群体,与土著的巴人后裔长期共同生活,历经通婚、合族、附族和繁衍生息,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太和土家族。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太和土家族乡的民族交往更为密切,外来人口更为频繁进入太和乡,进一步加剧了土家族交错杂居的状况。
在这种民族“大交错”的格局情况下,太和土家族乡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太和土家人的饮食、起居、住行,还是生产生活,或是民间文化,都有着其历史和文化意义。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对太和土家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内容的挖掘远远不够,比如对太和土家族文化的现状发掘、整理不够完整;对传承和保护土家族文化,尤其是加强文化传承人和重构民族文化生态的关注力度不够;对加强土家族文化的产业开发,依托天坑地缝―石笋河黄金旅游带发展土家民族旅游的投入力度不够;对注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的兴趣不够。
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效果不够理想
太和土家族乡教育发展滞后,当地人受教育年限短,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以至于太和乡的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使用率偏低,对外交流和信息沟通不畅,文化软环境较差。人们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意识较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于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当地的人们更是知之甚少。乡党委政府虽然进行了各种非遗保护的宣传活动,当地人也大多是看看热闹,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另外,太和土家族乡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的严重缺乏也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效果。太和乡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该地区还存在着人才外流严重的问题。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开发,影响太和的经济发展,进而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此外,太和土家人对本民族的归附意识较为浓厚,对外来思想、生活方式等产生不自觉的抵触情绪,不少人变革心不强,不敢面对市场。这导致土家人不能发掘非遗档案的生活性、经济性,不能认识到非遗档案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降低他们对非遗档案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danganguanli/145534.html上一篇:高校学生档案的教育价值
下一篇:浅议干部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