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档案管理
档案文化的结构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次[1]。表层结构属于档案物质实体层面,包括档案机构的设置,档案的管理制度,档案成品等。中层结构属于档案精神层面,包括在档案工作中形成的经验、理论、知识,人与档案之间的关系等。深层结构包括观念、思维等。这种文化影响由表及里,同时深层结构也反过来影响表层的进步。文书是档案的前身,自唐宋以来负责文书工作的机构逐渐增多和细化,职权分工日渐明显。明清时期的文书制度不断健全,规定严密详细。到了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制定了《公文处理暂行条例》,使我国档案工作有所依据。1954年设立了国家档案局。经过长时间的档案机构演变,档案工作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档案与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经验与知识。并逐渐深化上升到思维层次。由此可见,档案文化由表及里的影响十分明显。与此同时,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当人们认识到了档案文化带来的便利后,则会重视档案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和机构设置,档案文化继续发挥作用。正是这种循环的影响,使档案文化在历史中不断发展进步。
档案文化的未来发展是多元化的,多元文化不断融合,逐渐趋同,最终形成档案文化共同体。首先,档案文化的发展不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且会趋向理性,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矛盾冲突,档案文化若想发展必然会经历人们的反思与批判。其次,档案文化意识将会自觉化,而且档案文化影响的范围扩散。长时间的档案文化精神造就了一种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蕴含着档案工作者的文化特质,体现了相同的心理、标准和价值。档案文化在批判与继承中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持有相同的心理、标准和价值的人群扩大,并且在意识逐渐自觉化。随着自觉化的深入影响,人们就会主动寻求档案文化,主要表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思想上会去寻找并建设档案文化的核心,也会产生积极发展档案文化事业的想法并争取发展档案文化产业,用以提高档案文化的地位。思想上的变化促使行为发生改变,人们会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是档案文化适应当前社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融合。同时,还会深入挖掘档案文化的价值,让更多的人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获取更多知识。
但目前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没有达到理想程度。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群众对档案的认识单一,只注重其行政作用,忽略文化价值;二是档案机构对档案的开发和和宣传不到位。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档案文化价值。
首先,普及档案宣传,让群众树立档案文化价值观念。
我国目前正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却对档案文化的建设力度小,因为人们自动将档案划分为保密区,不主动了解并使用,长此以往使社会对档案事业的发展比较漠视。因此,需要让档案以一种贴近人们生活的姿态出现在视野中,其文化价值就是最好的切入点。所以,通过定期举办档案展览、开展档案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使人们体验到档案文化的新鲜与活力,逐渐将档案文化价值观念内化并接受。
其次,档案工作更新观念,进行创新,树立主动服务意识。
目前的档案工作仍然偏重于收集、整理与保管,而档案文化的作用需通过传播实现,这就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多与外界沟通,通过信息咨询和定向服务及时主动了解社会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档案信息需求,进行整合划分类别,形成专题以便于利用。还可以建设档案网站方便信息查询也是很好的方式。
再次,建立丰富的馆藏,加强编研。
档案机构所接收到的档案资料来源和内容比较单一,所以其蕴含的信息面相对窄,与群众的生活联系的不紧密,若想存在档案文化价值就必须要有广阔的知识辐射面和深厚的积淀。因此,应该多开展档案征集活动,努力丰富馆藏。相关档案机构还可以通过录音、影像等方式记录难以固定在载体上的非物质文化,使之成为档案。档案部门还应对其所保管的档案进行编研,针对不同的利用需求进行多方位编研,力求贴近生活,编研的成果是传播档案文化的工具。
最后,建设档案文化产业,建立档案文化品牌。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档案除了是一种公益性文化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商业性,档案馆有着相对丰厚的馆藏,可以与其他企业联合开发出与档案文化相关的副产品,既弘扬传统档案文化又满足消费者需求,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为社会效益奠定了经济基础,为更好地推进档案文化公益传播服务。档案文化品牌可以通过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两种方式建立来提高档案的知名度,有助于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danganguanli/145704.html上一篇:关于信息时代电子档案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如何加强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