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商务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近几年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开办的新兴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商贸企业,培养掌握市场调查、商务策划、商务谈判、商务调研、应用文书写作、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能在商贸企业从事商务管理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商贸、信息、营销、管理等相关的工作,如:企业商务代理、项目管理员、人力资源管理员、外贸营销员、商务会展管理员、商务策划、商务秘书等。
一、高职商务管理人才社会需求情况与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市场调查资料显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商务管理人才成为中小型企业招聘的热点,而且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半数。这充分说明了各行各业,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于高职商务管理人才是有比较大的需求量的。但另一方面的调查资料却显示,高职商务类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却遭遇“销路”不畅,用人单位评价不高,导致就业状况不理想的尴尬现象。这充分说明高职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仍然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商务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续能力为目的,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质量评价,重视实贱教学等,通过加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来创新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灵活适用的课程体系
1.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校企合作,但形式的多,实质的少,并没有真正发挥行业和企业专家的作用。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行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真正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以及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2.建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辐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在准确的岗位需求分析基础上,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即以完成任务为核心派生工作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派生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的重组理论与实贱教学内容,重新设计课程。打破传统的考试课、考查课、主干课、非主干课的体系,建立核心课程(模±夬)、目标课程(模块)、非核心课程(模块)的“一体两翼”体系。此外,商务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服务性、文化性很强的职业,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岗位要求的实际应用能力,又因其服务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新课程体系的开发和设计除了要考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应考虑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使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打破学科体系完整性,促进课程结构模块化。更新教学内容,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以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要点之一。其中课程结构模块化是一条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课程结构模块化要求打破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约束,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贱训练融合,专业课程与职业技术认证课程融合。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把理论知识、实贱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构建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围绕某一工作过程所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进行综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如把管理学原理、商务管理、企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为核心课程模块“商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商务运作与管理这一核心能力。整合后的课程模块既保留各课程的重点,又克服了原有课程相近或有交叉的弊端,适应了课程个性化的要求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倡导“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这种重讲授轻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充当着配角或背景,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也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而以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为基础的“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具体做法是将商务管理实贱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项目和任务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学生在进行项目设计、管理或组织过程中,不仅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培养了理论与实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5.创新教育质量评价,使之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单凭期末一次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因此,课程评价不应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应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或模拟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评价,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形成性考核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调整考核内容来考察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的阶段性效果,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监控。这对于真正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职业教育特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具有重大意义。
(二)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训教学,培养职业能力
商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贱性很强的应用专业,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贱、实训来巩固课堂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上有实贱内容,但是由于实习基地落实不了,师资实贱能力不强,最终实贱教学难以落实。即使可以进行模拟实贱教学,也因为教师缺乏指导实贱的经验和能力,使学生实贱能力得不到提高。实贱教学的不足,导致商务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商务技能型人才相差甚远。因此,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师资实贱教学水平,强化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训教学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础建设,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物质基础。没有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需求相适应的实验环境和实训基地,就不可能培养出商务管年9月下理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大对实训教学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积极争取学校经费投入,建立校内商务管理实务实训中心,包括自动化办公实训室、会议接待实训室、商务洽谈实训室、商务礼仪实训室等。其次,加强与企业联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贱基地。根据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术能力,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最后,积极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贱技能。
2.严把实训教学环节关,确保实训教学效果。(1)校内实训。校内实训主要是利用实验室硬件设施,建立仿真工作环境或组建模拟商务公司,或采用相关软件、沙盘等进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实贱性教学,使学生在加深对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落到实处,在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同时,必须明确规定该课程涉及的有关实贱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技能等级要求,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严格实施,以确保实训效果。(2)校外实训。校外实训教学主要有实地考察、社会调查、专业调研、顶岗实习等形式。其中要重点抓好顶岗实习环节,即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学生在社会商务管理岗位实训过程中,完成一个个完整的、系统的商务“工作流程”,从而完成对商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和总结,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氛围。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将来职业生活的认知和理解,熟练掌握商务管理专业岗位相关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目前许多院校在对这门实贱课程的操作因各种原因感觉十分困难,或流于形式,或放任自流,随意性非常强,导致无法完成对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贱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系统性培训。针对这种情况,应坚持从课程建设整体思路出发的原则,重新审视顶岗实习课程建设各方面的因素,明确课程要求,重点改革顶岗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及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3.提高师资素质和实贱能力,适应实贱教学的需要。由于人事体制方面的原因,现阶段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师资大部分为从高校引进的相关管理类专业教师,既没有商务一线的工作经历,也没有相关行业的管理经验,导致实贱性教学水平不高,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贱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因此,为适应教学需要,高职院校应注重建立一支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商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改变那种“谁都可以教、谁都教得不在行”的状况。首先,积极鼓励专业教师结合教学需要,到企业学习、实贱,提高实贱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真正的“双师”素质。其次,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贱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商务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最后,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相关企业聘请一批有丰富经验的商务管理人员来做兼职教师,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贱相结合,在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带动专业教师实贱技能的提高。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是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充分合理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效的就业指导,可以增强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指导并不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展的工作,而应是一个全面、系统、持续、有序的教育过程。要把就业指导以课程的形式贯穿在从招生宣传到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整个过程之中,主要包含专业发展方向、实贱技能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与面试技巧、个人形象与礼仪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用人需求和就业形势,依据个人能力、兴趣、发展潜力,合理制定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贱技能。
此外,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工作中同时应注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一种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30%,但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加上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注重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创业教育,应根据商务管理专业特点,有的放矢,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实训、举办创业讲座、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等方式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也是增强高职教育生命力的客观要求。
作者:陈梅(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副教授,研宄方向为商务管理、人文素质教育。 广西南宁 53000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dianzishangwuguanlilunwen/39306.html上一篇:加强煤炭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