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从重庆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对重庆休闲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重庆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针对重庆休闲旅游的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重庆 休闲旅游 发展建议
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和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选择旅游作为休闲方式已成为人们比较普遍的一种行为方式,休闲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和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重庆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重庆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休闲观念的形成,使得休闲旅游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重庆休闲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步成为重庆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2008年重庆市居民人均旅游花费总额498元,较2000年增长3.7倍。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喜爱和推崇,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人文景观和风光名胜, 以及独特的“山城”风貌, 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人前来旅游观光。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 重庆共有国家a级景区80个,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 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星级饭店251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1家;旅行社309家, 其中出境旅行社20家;在重庆注册的涉外旅游船有34艘,其中达到五星级豪华游轮标准的游船14艘,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的从业人员26.4万人,其中休闲旅游从业人员为6 . 5 万人, 与之相联系的间接从业人员已达132万人,其中休闲旅游间接从业人员为32万人。WWW.11665.COM从1997年至2008年的直辖11年,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420.84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25.31亿美元, 接待国内游客4.84亿人次,其中2008年休闲旅游接待总人数为1350 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2202.3亿元人民币,其中休闲旅游实现收入为12 亿元。由此可见,休闲旅游在重庆旅游业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这一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二、重庆休闲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
1.基于交通便利,依托饮食、休闲的南山、铁山坪、白市驿等近郊区域;
2.基于时空差异,依托避暑、休闲、度假的仙女山、金佛山、黑山谷等;
3.基于民俗、节庆差异,依托乡村人文景观、村落建筑、民风民俗、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的区县的远郊区域。
三、重庆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休闲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平衡,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
从三大经济区域看,主城都市经济圈旅游农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好;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生态经济区则相对较慢。从经济结构看,整体经济较好的区域中心城区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欠佳的区域发展相对较慢,整体成“y”字型,即主城区、涪陵区、万州区、黔江区相对发展较好,而其它区域相对较慢。
(二)政府引导不力
我市的休闲旅游在发展中整体还处于自主发展的状态,多数区县政府既没有号召,更没有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是在市场拉动下,通过一些先期经营的成功示范户带动,其他自发跟进。游客凭借有限的信息了解到一些旅游农业的情况后而自发地参与,旅行社很少介入甚至没有介入,缺乏政府引导。
(三)定位模糊、产品单一、特色不显
首先重庆旅游市场产品定位模糊,没有明确的定位。重庆的旅游市场,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浅层次、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仅仅注重形式,而没有深度挖掘重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大都市, 重庆的旅游业长期以来都赶不上四川 、 云南等旅游业发展较好的省份。外地来重庆的主要是过境游,因此从整体上重庆引力不足,休闲旅游业发展也受此影响,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
其次,重庆休闲旅游产品普遍缺乏特色,集中体现为“农家乐”,其主要活动方式是以钓鱼、棋牌和就餐等内容为主,, 形式单一, 内容相似,游客参与性不强,没有充分体现出产品的特
色。其散、小、弱、差、浅的现实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很多旅行社推出的某些旅游区的休闲旅游线路大体相同、内容相似, 无法体现休闲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吸引不了游客。
(四)市场辐射半径小(五十公里或半小时车程)
目前有农业旅游客源基本来自该景点附近的城镇。受客源市场、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跨区旅游消费很少。
(五)旅游服务质量尚待提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者对休闲旅游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休闲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寻求的是个性化、人性化与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 以获得身心的休息放松, 充分享受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融合带来的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以及内在的愉悦和幸福体验。 而当前重庆休闲旅游服务质量水平还不能达到高水平休闲旅游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休闲旅游产品项目功能单一,只能满足旅游者某一方面的功能诉求;其次是旅游商品缺乏,没有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再次吃、喝、玩、乐、购等尚未形成一条龙服务。因此应重点发展旅游度假酒店或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配套,抓好温泉、康复、疗养宾馆的建设,大力开发自己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商品,建设上档次的购物商场,吸引更多的游客,把旅游通道变为旅游目的地。
四、重庆休闲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促进科学布局
我市的休闲旅游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宜在政策措施上加以扶持。首先,从市级层面上在重庆旅游发展规划和计划中单列休闲旅游,在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融进休闲旅游,各区各县要依照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有利条件,结合旅游和农业发展的需要,编制休闲旅游农业总体规划;休闲旅游业的规划设计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景观特色,体现特有的乡土意象;要以资源为依托,以区域内现有自然、文化景观为基础,建立综合性休闲旅游区,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和美化自然景观风貌,合理布局、科学安排,用规划引导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各区县要从政策、资金、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贴息补助和直接投资,吸引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针对涉及农业的休闲旅游应享受国家农业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交通给予照顾。同时,作为政府部门应积极扶持当地休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杜绝行业内部恶性竞争, 防止盲目 投资和重复建设 。
(二)合理利用资源,精准市场定位
首先,休闲旅游目的是休闲,其主要吸引力在于休闲,乡野农村的田园风光、泥土气息、生产生活是休闲旅游吸引力之所在,因此要注重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其次休闲旅游市场定位首先是城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而不是主要依托国际市场;依赖本地区市场多于依赖外地市场。再次是区位选择,首先是大城市周边农业带,然后再向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较好的地带延伸。最后为市场发育,目标市场的乡村旅游消费欲望、水平、规模。
(三)挖内涵、创特色,树拳头,打造高质量休闲旅游
首先,每一个地方在它长期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中,都会逐渐积淀、形成有别于其他的文化特性,而这种独具的文化特性是作为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把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充分融汇到休闲旅游产品中,丰富其文化内涵,可极大地提升休闲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巫山原始文化、巴国文化、丰都鬼文化、陪都及红岩文化等。将其融入到休闲旅游中,形成独特的休闲旅游特色,必将更有底气、更有风韵 。
其次,重庆旅游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山城都市游、三峡观光游、生态农业游、红色革命游等旅游产品。但要实现由观光旅游产品向休闲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则需要深层次的产品创新,树立自己的特色。可从产业化农业园、特色蔬菜园、林木花卉种植基地、渔牧养殖基地、乡村农舍、溪流湖泊等入手,开发以亲近自然、走近自然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如徒步旅行、骑马、森林浴、野营烧烤、垂钓、耕作采摘、访问农家等活动。使游客通过观赏游览和参加简单的乡间劳作,感 受浪漫、宁静、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氛,满足在奇山秀水间得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
第三,要世界一流水平的休闲旅游项目如迪斯尼主题公园等作为我们建设的标杆,树立自己的拳头,如成都的欢乐谷。重庆虽然也有龙门阵、加勒比海等主题项目,但整
体规模不多,吸引力不足,重庆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政策扶持。
通过统筹规划,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功能,突出各自的开发重点,进而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市场以稳定而持久地生产下去。具体而言,在现代科技农业观光区应加强传知授教的教育内容;在生态农业区,应为游人提供参与活动的份空间;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边远地区,应深入开发文化含量高的产,提供给旅游者,从而实现重庆有特色、高品位的休闲旅游。当然也要加强休闲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荐,“酒好也怕巷子深”,加强主题活动宣传将重庆休闲旅游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李湘龙.重庆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对策研究[j].
新财经,2011,(4)
[2]郑治伟,王崇文.北京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刍议 [j].
商场现代化,2007,(8).
[3]田金霞. 对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发展的思考[j].
当代经济,2008,(5).
[4]陈雪钧.对重庆发展休闲旅游的思考[j]
集团经济研究,2007,(31).
[5]陈雪钧,李莉.重庆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8, (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glxlw/12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