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类文章,历史悠久,内容繁多,故有四大名著,今有各大派别,可节选长篇,可采用短篇,更可以直接用小小说。小说的语言简洁凝练,机智灵活,写作手法多样,对人物或贬或褒,对社会或讽或赞,都能从感情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因而很适合做阅读材料。
一、小说的要求:
1. 2010年高考考纲(课标版)规定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小说位次提到第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辽宁卷江西卷、浙江卷、安徽卷、山东卷、江苏卷都考到了小说。
二、小说的考点
1.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1) 找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2)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形貌、神态、心理等,显示其性格品质,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3)综合背景与社会条件等,认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答题模式:(1)身份、地位 (2)人物表现+性格特征(或情感)(3)总结性语言(或典型意义)
2.品味环境描写。
解题思路:(1) 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 (2) 分析与人物以及上下文的关系。 (3) 考虑与故事情节以及主旨的关系。WwW.11665.cOm
答题模式:景物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人物形象(心境、性格等) (2)渲染故事气氛(用描述性形容词如凄清等) (3)推动情节发展(叙述故事情节) (4)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暗示背景或暗示社会环境(考虑世态风情与社会历史画面等) (5)深化作品主题
[注意]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文章的主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
景物描写的方法: a.从感官、顺序、角度、色彩等方面着笔。b.从渲染烘托、白描、细描、动静、虚实、抑扬、叠词等手法入手。
3.鉴赏写作技巧
解题思路: (1)考虑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2)考虑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 (3)考虑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正衬、反衬)、对比、铺垫、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借物喻人、对比烘托、情景交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等。(4)考虑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5)考虑结构特点:线索、铺垫、呼应、悬念、照应、详略、过渡等。(6)考虑选材特点:典型、真实、新颖、详略。(7)考虑描写方法。 a.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肖像描写(外貌),以形传神;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行为描写,直接反映人物性格;神态描写:暗示人物心理变化;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b.描写角度:直接(正面)描写,真切具体。 间接(侧面)描写,烘托陪衬。 白描,简洁传神。 细描,细腻生动。
答题模式: (1)写出手法。 (2)分析作用效果。(3)结合人物、主旨等
4. 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解题思路:(1).考虑语言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句式整齐,长短句错落有致);通俗易懂、清新平淡、淡雅、华丽、明快、含蓄凝练、 委婉、含而不露等;
(2).考虑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地方色彩、生活气息、古典气息、诗情画意。(3).考虑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4).考虑句式、用词。
答题模式:(1)特点、风格 (2)用词、句式+修辞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要透过语言看到潜在的内容,具体到某句话去作细致的分析。)
5.叙述人称
解题思路: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6. 品味标题的妙处:
解题思路:考虑风格:准确鲜明,新颖巧妙,简洁凝练,含蓄隽永; 考虑特点:修辞; 考虑作用:吸引
读者,归纳主旨(蕴含思想感情),文章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答题模式:标题的风格+标题的特点+作用
7.情节作用类:
解题思路: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
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答题模式:(1)从情节上分析,如为下文……情节作铺垫、设悬念,推动了……情节发展,把……情节推向高温,使……情节发生了转折。
(2)对塑造人物形象及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8.个性化阅读的探究题
方法与模式:(1)提出自己看法 (2)结合原文,举例分析 (3)结合现实,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一般做题流程
通读全文,将段落标号──标识重要及疑难语句──准确审题,确定答题区域──找准方法,全面考虑──标号答题,字斟句酌──回扣检验,确保无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glxlw/12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