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公共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蓬勃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伴随着这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公共危机事件,例如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事件、恐怖袭击、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等等。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诸多力量共同作用,一旦不和谐的因素出现,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会给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笔者进行此研究。政府在面对公共危机管理时所体现的能力建设,事关突发事件处理的成败和能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人身财产安全,体现政府形象与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危机管理处理对策


  一、公共危机的概念


  危机这个概念并不少见,日常生活中就常常能听到。早在上个世纪,美国学者罗森塔尔就曾提出过危机的含义,并得到了学界的多数认可。他指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的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这个概念从根本上指出危机是一种突发事件,并且其对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在时间的紧迫下,其发生与解决都具有重大的急迫性,往往出乎意料。而公共危机的定义则更加具体一些。与危机相比,公共危机更加强调其影响的范围更大,针对的是整个社会。一旦公共危机爆发,将会给社会中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我們知道,天灾和人祸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是不能够以人的意志和态度为转移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发生这些类似公共危机的事件。当这些事件发生时,我们不能过度慌张,一定要保持镇静,政府更是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及时解决问题,保卫人们生活的幸福稳定。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事发地增护栏一案为例子,公众对“事件发生原因、政府风险预案、现场应急措施、交通管制限流、安全管理手段”等多方面提出质疑,事件发生在2014年12月31日深夜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49人受伤,作为一起突发事件,政府事先未能给予积极干预,经过多次发酵后,直到20日的头条新闻“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明天发布”,才得以告终,可见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管理意识之淡漠。


  (二)缺乏相应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抢占时间,因为在危机发生之时,往往难以预料,而且一旦危机发生,带来的后果就将是难以估量的,尽快的熄灭苗头,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危机信息,及时做好应对,并且向公众准确报道相关信息,以防引起恐慌情绪。在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中,识别与追踪、决策与处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各种技术力量做铺垫,达到信息共享。因此,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政府做事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单凭号召力以及临时性对策,是行不通的,只会造成更加意想不到的后果,长期下来,舆论也会持续下去。当一件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所涉及的一系列部门(公安、医院、消防、旅游局等等)该如何做,上级部门如何传达指示性政策,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好,给各级政府提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三)公共危机信息系统联动水平差、公共危机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水平相较于其他国家有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管理系统存在问题。解决公共危机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发现,并实时监测危机发生的变化,与时间赛跑,这就要求我们拥有强大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及时共享信息,了解事情动态。然而,我国目前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部门之间的壁垒严重,资源共享不及时,政府各个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沟通不畅,信息流动速度慢,导致应对突发事件不及时。


  (四)未能进行较完善的总结与反思


  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概率高,事件时有发生,有很多前车之鉴。世界各国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事件,在本文的开篇就已经提到。但地方政府并不能做到及时地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防范于未然。总结成功的做法和不可取之处,反思为何会出现类似的事件,是自己的工作不到位,处理不及时,还是社会机制出现问题,还是社会运行规律的正常现象,等等。只有切实做好完善的总结与反思,才会为解决下次事件做好准备。


  三、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政策


  (一)加强危机管理意识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危机管理体制


  首先,应完善应急体制建设,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我们知道每个公共危机事件都具有突发性、紧急性的特点,而这也就要求政府各部门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现有的各项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整合,以便用来妥善处理相应事件。在机构设置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应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逐步建立完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以此来减少政府部门协调的相关环节和减少时间成本以及减少其他不必要的浪费,以适应快速反应的需要。


  其次,应完善应急处理机制体系,完善相关处理事件应急预案。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建设使之能够在事件发生时做出快速反应;形成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工作格局,行之有效的为事件的处理做到统一调度合理规划与应对。


  (二)拓宽危机信息采集渠道,完善危机信息预警系统建设


  当公共危机即将爆发时,如果我们能感应到相关的危机信息,一定要做好信息预警,从而为及时有效的解决危机争取时间,给政府以反应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拓宽危机信息采集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危机尚未爆发之时,我们就应该树立预警意识和防范意识。合理调动社会资源,拓展信息采集渠道,及时有效地收集到各类信息,做好分类与分析,建立专门的信息预警系统,减少危机的发生。


  然后加強对信息的分析判断水平,科学预测,科学而准确的判断该危机信息的走势和状态,为科学预警做好信息基础。加强提前预测能力,科学设置预警机制,当危机到来时,也能及时采取应对之策。


  (三)加快危机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应急联动和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内容庞杂,其管理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增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务必要建设好协调联动机制。政府各个部门应该建立强大的信息沟通网,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及时将发现的信息传递到各个组织之间,做好技术支撑。随着技术的进步,应急联动系统对信息传递的时间要求更高,建立指挥中心、若干分中心信息一体化的中枢组织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各方危机信息,并且做到统一决策、科学部署。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技术支持体系


  第一,提高科学技术生产力,完善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和科学预警。这有助于更好的监测和评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发生风险的次数,并及时做好防范工作;第二,建立共享安全信息的管理库,一个较为快捷畅通的网络信息系统,注重危机管理中政府在信息系统中的领导责任,这样能够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公共危机管理在诸多部门之间的相关工作,促使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督促,切实做好监督工作。同时,应根据公共危机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吸取经验教训,将其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的处理相关问题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进程。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注重各方力量的参与


  为了减少公共危机的爆发,保证人们生活在幸福稳定的环境中,社会公众必须团结起来,发挥社会主体作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如果每一个人都具有较强的危机预警能力,能及时有效地感知到危机的到来,并且积极团结一致,共同解决问题,那么公共危机对社会的伤害就会降低很多。如此一来,政府也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均衡其他社会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增强人们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并且树立危机意识,即使不能投入到解决危机的工作当中来,也要做到及时关注危机信息,做到不传谣、不恐慌,相信政府,配合政府的工作,减少损耗,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研究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在解决社会治安等公共危机的问题上,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所以我国地方政府应该借鉴已经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增强行政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我国地方政府能力的提升也应顺应了国际潮流,也在不断地实践中得到了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加强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立法建设;构建覆盖面广阔的社会安全网络;建立起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成立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公务员队伍素质建设,特别是提高公务员在有关公共危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将重点放在提升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上,在改革的长期进程中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并且能够根据时代的进步和需要随时不断变换、更新政府能力。尽管如此,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建设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李艳茹(1988—),女,河北唐山人,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417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