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高职院校中公共选修课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高职院校中公共选修课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是由学校组织开设的面向各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它是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公选课的开设是基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旨在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眼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各种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选课在我国高职院校已普遍开设,在课程建设与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公选课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公选课作用的有效发挥,有必要认真梳理公选课课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公选课在课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设置随意,缺乏科学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由于多种原因,各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公选课开设的顶层设计,缺乏对公选课进行系统的调查论证和研究。高职院校公选课的产生虽有一定的审核程序,但多属于浅表层次的管理,从实质上说高职院校公选课的课程设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有什么教师才能开设什么课程,缺乏整体设计,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未形成稳定的公选课教学队伍

  从各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对公选课开设的严格管理和相关的鼓励政策,多数教师出于评定职称和享受津贴的需要才选择开设公选课,而高职称的教师多因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开设一门面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公选课。此外,公选课多为教师个人申报,多数课程很难建立一支有相当数量规模、相对稳定的教学队伍。

  3.教学研究不深入,公选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首先,由于缺乏激励政策,未形成稳定的公选课师资队伍,一些公选课只有单个教师开设,缺乏教学交流,无法正常开展教研活动,课程处于自发和自由状态,教学质量难于保证。其次,公选课教学缺乏课程标准的规范,致使教学内容的准确程度难以把握,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如何使来自不同的专业,基础不尽相同学生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能掌握大量有用的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缺乏深入研究。此外,各高职院校开设公选课的课程类别虽不尽相同,但开课的方式多为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各种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4.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公选课成为教学管理的盲区

  由于公选课开设的类别较多,开课教师的层次、教学水平,学生的认识程度、知识基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致使公选课教学管理存在较大难度。首先,各高职院校由于多种原因未建立起针对公选课特点的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制度。第二,公选课上课时间大都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晚上及周末,这个时间从学校层面上讲教学管理已成为真空。第三,在公选课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公选课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有些任课教师随意停调课,无严谨的教学计划安排,备课不认真,教学不规范。第四,公选课课程考核环节管理松懈,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学生成绩考核流于形式。总之,由于缺乏有效地质量监控,教学质量缺少应有的保障,导致开设的课程质量下降,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越来越低。

  二、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建设与管理途径

  高职院校公选课的有效的建设与管理是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的保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建立科学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高职公选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因此,高职公选课的课程体系应是一套旨在拓宽学生知识基础、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跨学科的基础教学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避免公选课开设的随意性、盲目性,就必须对公选课的课程设置进行认真的调研和论证。建议以全面制定或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在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根据全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教学条件,统一规划公选课课程体系,确定公选课课程类别及各类课程的层次,建立起公选课基本课程库,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

  经过调研、论证和精心设计,逐渐实现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和精品化,逐渐形成一个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为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学习机会。

  2.高度重视,深化教改,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高职公选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观等等,可借鉴专业课程的教改成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公选课不能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死角,相反公选课具有的独立性、时代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正好可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要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充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通过不断实践进行总结调整,使每门课程形成适用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高职公选课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公选课教学内容的精选、重组、凝练和整合,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以积极探索自主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科学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专业的培养,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手段改革上,通过增加硬件投入、打造技术平台、启动网络课程、鼓励教师研发多媒体课件、举办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等途径,广泛推广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3.转变观念,强化意识,创新公选课质量监控与管理

  强化公选课的质量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和监控,确保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首先,加强公选课开设审批制度,把好申请开设公选课的质量关。应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申报课程通过听课等形式进行审核,确保公选课程的科学性、严谨性。第二,要严格公选课的教学规范,与其他课程一样,公选课也要有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材或讲义、讲稿或教案等课程教学基本文件。第三,学校通过组织专家、督导等人员随机听课,在日常的教学检查增加对公选课的检查项目,在学生评教中组织对公选课的评价等,将上课时间通常在晚上或周末的公选课也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第四,加强学生听课及考核管理,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学生的日常考勤制度,对于缺课较多或表现较差的学生,取消其修读该课程的考试资格。课程的考核应采用适合课程性质的方式,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坚持严格的考试考查制度,减少给学生提供混分的可能性。

  此外学校要对已开设的公选课必须进行不定期的质量评估,评选出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开发其潜能、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学校制定相应的措施对这样的课程建设进行扶持。对开课教师进行奖励,以保证这些公选课课程开设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同时,对不合格课程进行整改或淘汰。

  4.突出特色,体现示范,进行公选课精品课程建设

  公选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受众面广,因此更应高度重视,加强公选课的精品化建设。学校应允许公选课参加精品课的评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鼓励。

  首先,高职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正确认识高职公选课的功能,特别关注高职课程综合化、灵活化、实践化、职业化等主流发展趋势。第二,高职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学校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使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公选课程的开设,以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第三,高职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有适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应性和趣味性等,课程内容要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同时课程内容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主动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四,高职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有效的课程实施,要根据教育对象和课程特点,合理、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创新教学模式,适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第五,高职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有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要有规范的课程标准,要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要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要进行网络资源建设等。公选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要突出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以此带动系列公选课程建设,逐渐形成公选课程的建设特点,建设思路,建设成果。

  总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依赖于各个教学环节的整体发展,公选课是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对公选课的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教学建设与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破解难题,使高职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506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