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工商管理论文
第1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策略研究
1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自原深发展银行作为先行者在国内供应链金融服务大胆创新并得到了丰富利润后,紧接着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一些在经营上相对传统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都开始猫准了该项业务,而且国内供应链融资业务量逐年上升,发展速度较快。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涉足该业务领域,供应链融资新产品及其组合产品的不断推出,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原深发展银行最早倡导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经历了以票据与质押为代表的产品先导期,逐渐形成了明确的供应链理念,并通过一系列的调整与创新进入了品牌建立期。年该行明确提出供应链金融业务要面向中小企业和贸易融资,将其提升为全行的战略业务。在组织结构上,在总行建立了保理中心,加入国际保理商协会,设置了贸易融资部,建立双线管理的贸易融资特别审批通道,以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审批的专业化和效率。原深发展还创造性地制定出自偿性贸易融资授信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适应于供应链贸易融资的信用评估办法。工行推出了“沃尔玛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大型零售商的上游供货商大多为中小企业,工商银行针对中小企业交易对手的信用,为供应商提供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融资服务。兴业银行推出的“金芝麻”系列服务产品也是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群,该产品针对供应链的不同环节提供不同产品,其中生产专项产品有项、采购专项和销售专项产品各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推出其供应链金融品牌一“浦发创富”,该产品是国内银行业首个全面整合公司及投资银行业务、突显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的金融服务品牌。“浦发创富”力求满足企业在生产、贸易、投资、理财等各领域的金融需求,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专业性的金融产品解决方案,其中提供的基础性供应链金融服务有:提高企业的信用度;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加速存货的周转;降低账款管理成本。同时该服务也推出了特色服务,包括为采购商解决釆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供应商解决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企业定制专门的服务方案;为船舶出口商提供融资服务;为工程承包项目提供信用支持服务。原深发展就率先推出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供应链金融系统与物流监管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交互更为紧密,这也对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数据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正在从“线下”转战“线上”。2012年,整合后的平安银行在上海宣布升级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推出供应链金融系列,产品涵盖了供应链金融的全流程服务。平安银行2009年推出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后,到2012年11月底,已有150多家大企业采用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34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获得供应链融资。2012年末,平安银行贸易融资授信余额亿元,较年初增长小微贷款余额为2872.82亿元,较年初增长23.11%,小微贷款余额为558.34亿元,较年初增长16.25%。
除了平安银行外,2012年以来民生、中信、光大、兴业等多家银行在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方面发力,实现从“线下手工处理”到“线上多系统集成”的转变,推出相应产品。2012年3月10日和3月24日,民生银行“保理及供应链融资系统”的两个产品相继上线;2012年12日光大银行正式推出“汽车供应链金融线上融资系统”,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在线融资交易、各类信息查询和物流管理服务;兴业银行也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电子化流程管理建设,并筹划供应链金融线上化,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亮点之一。
2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策略
第一,加强商业银行供应链业务品牌宣传与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应结合本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特点,加强品牌宣传力度,针对不同行业、领域与规模的供应链业务,采取不同的品牌宣传策略,做到精准营销,采用广告、新闻、报刊、杂志等渠道提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知名度,同时加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结合银行自身特点,谋求差异化竞争,避免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同质化,最终形成具有专业影响力、认知度高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
第二,加强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一方面,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核心企业是各类信息的主要来源。在配套企业获得融资之后,需要接受银行监控以保证其按时按需向核心企业提供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配送是供应链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与之相对应,物流企业在整个链条的运营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采集、蹄选、分析物流企业提供的各类数据,银行也可以从配送程序的层面对链上企业的经营情况及面临风险做出侧面了解。
第三,加强供应链金融网络信息化建设。借助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建立虚拟的扩展供应链,构建内部网络运行系统与外部网络运行系统,引入先进电子商务条件下的营销策略与渠道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整合供应链资源,同时利用当前先进的RFID、GPS、EDI等信息技术建立供应链公共信息平台,以信息的形式及时反映供应链上下游企業的经营管理、资金流动等信息,使商业银行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其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情况,实现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三流合一”,提高商业银行供应链业务的经济收益。
第四,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商业银行利用该机制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信号的检测诊断,通过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异常信号,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大小及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同时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供应链金融预警分析系统,通过对各项风险指标分析与判断,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发展趋势以及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将有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小。
作者:胡国峰等
第2篇:民营银行发展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一般来说,经营货币的行业,本身就需要面临和承担各种类型的风险,所以对民营银行来说,它的风险程度本身就高于其他行业,并且由于其在银行中的特殊地位,所以在同行业中风险也是最高的。民营银行在治理结构、资本实力、市场空间、贷款对象违约风险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商业银行无需面临的风险,而且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法律及政策还不完善。
经营环境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一、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概述
(一)我国民营银行设立基础
民营银行的设立在促进金融行业对内和对外开放,健全金融体系方面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对实体经济来说,其在供给方面的金融竞争力也有所增加,民营银行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一股新兴力量。
民营银行一般是由民间资本组织成立的,民间资本的与国有银行资本相比较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它具有体制新颖、机制灵活、创新较多等方面,依靠这些独特性,去设立民营银行,对于民间资本投资者来说拓宽了他们的投资方式和渠道,民营银行的加入增加了银行业的竞争,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力量。
民营银行一般规模比较小,因此,与大中型银行相比较,在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方面具有很高的成本优势,同时,由于其规模较小,所以在信息对称方面较大中型银行有很大优势。因此,民营银行在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和解决“三农”融资等问题方面比大中型银行更有优势。
(二)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的民营银行可以分为:目前建社完成,进入生产经营阶段的民营银行,和处于筹备阶段的民营银行。已经建立并进入经营阶段的民营银行主要包括我们熟知的目前发展较好的民生银行;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台州银行;致力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泰隆银行;以及以服务城乡居民为宗旨的浙江民泰银行、由浙江商人及外商合资成立的浙商银行和以“服务个私”为理念的稠州银行等。从2012年底以来,已有68家民营银行得到我国工商联审批通过。
二、民营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银行的职能是充当信用中介、支付中介的机构,通过创造信用来开展业务获得利润,其经营业务一般是通过负债业务先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资产业务将收集到的资金进行配置,充当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桥梁,民营银行做为银行的一种,其职能和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一样,但由于其特殊性,其面临的风险要比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多很多,具体包括:
(一)公众信任风险
银行是“信用”的代表,银行的信用程度,具有较高信用度和安全性的银行必然会得到社会公众的亲睐,无论是从经济学理性人的角度还是消费者心理角度,这一结论都无可厚非,而民营银行作为民间资本经营的银行,在信用上完全无法与拥有国家信用作后盾的商业银行及股份制、政策性银行等相竞争,加上居民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社会公众对民营银行的信任度远低于商业银行,这对资本金不充足,经营规模小,经营时间短、起步晚的民营银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行业竞争风险
在经济市场中,竞争随处可见,银行业作为经济体制中重要的金融机构更不能例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银行类金融机构变得越来越多,除了五大国有商業银行、十三家股份制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以外,外资银行、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也积极加入到竞争中来,从而使得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其竞争范围广且形式多样,包括文化、电子化水平、服务质量、银行特色、优惠政策、存贷款、金融创新等方方面面,而民营银行由于成立时间短,在各个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由于民营银行发展环境有限,发展数量较少且发展成功案例不多,相对商业银行等在内陆的竞争优势较差,加上自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进入平稳阶段,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国家采用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的方式,减少和避免金融风险。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之下,虽然国家鼓励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但实际上会实行相对严格的审批核准制度,所以民营银行的入市条件还很严格。
三、民营银行发展中的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一)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提高公信力
1、树立品牌形象。民营银行可以借鉴市场营销的方式,形成自我营销机制,为客户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从一些创新性细节出发,提供其他银行没有的创新性服务,向客户展示民营银行业务的新颖特征。民营银行可以有针对性的发展业务,比如设立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牌,农村个人信贷品牌,大学生创业基金品牌,针对那些需要资金但是较难获得资金的人群开展业务。在确立品牌的同时突出品牌的宣传及品牌形象设置,将业务宣传与形象宣传结合起来,尽快建立起公众信任的企业品牌形象,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2、建立适合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不同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为保证,因此其公信力无需担心,为了解决民营银行由于信任度底,吸收存款难的问题,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民营银行发展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而提高民营银行的公信力,解决其公信问题。
3、争取得到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支持。民营银行可以同商业银行一样,向中央银行定期交付法定存款准备金或者超额存款准备金,同时参与银行间同业拆解市场,这样,就可以在需要资金时,通过同业拆解或者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来解决资本金短缺问题。与此同时,银行内部应该保留存储一部分备付金,为银行风险状况的发生做好资金准备。争取中央银行政策上稳定性支持,开放同业拆解市场,使民营银行保持清偿力和流动性。
(二)创建民营银行的公平竞争环境
对民营银行自身来说,民营银行应立足适合自身的竞争着眼点,绕开商业银行热门竞争领域,将发展目光集中在传统银行提供业务的死角人群,即一些需要某项业务或者需要筹融资的人群,但是却是传统银行不愿意接受的人群等。另外,民营银行应该在竞争市场中准确定位,利用自身优势,弥补先天性缺陷,完善银行业务流程,同时提高电子网络创新和完善等,从而提高竞争力。
作者:王跃
第3篇: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难点与突破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财富积聚随之增加,为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客户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样,个人理财业务也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金融创新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当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个人与家庭资金的不断积累,居民对于经营资金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居民不再以单纯的把资金存进银行这种传统古板的方式使资金保值增值,更多的人开始将投资目光转向个人理财市场。居民的一些类似于寻求更多的可靠的投资机会以及让商业银行安全的保管和处理投资资金等各式各样的需求都快速的出现。综合各方考虑,很多居民的投资意识都有明显提高,有意愿将资金进行理财投资的人数也明显攀升。个人理财投资资金数额越来越多,占商业银行盈利总额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未来个人理财市场对商业银行来说越发重要。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募集资金规模逐年上升
据调研分析可知,我国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注意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这片领域并纷纷踏足于此。根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底就有233家以上的银行投身于理财市场并衍生出了一些诸如适应当今金融市场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款理财产物。从银行理财发展报告统计获悉,每年募集到的投资资金规模大概有50万亿元,尚且在存续期间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约有3.2万款,规模愈发庞大其存续总额满7.1万亿元。
二、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
(一)理财产品的开发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势头可谓是强劲有力,各大商业银行均使出浑身解数大力开拓自己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都想在当前这一备受居民关注和青睐的理财市场上获取利润,扩大自己的业务份额。不难发现当今理财市场上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众多商业银行每周也都会发行数十款理财产品,而结果却不容乐观。截止2014年5月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上共存续理财产品的数量为50918款。数量虽然庞大,但简单的数量多并不意味着个人理财市场的发达,其存在很大的不利因素,理财产品缺乏创新并且同质化非常严重。国内商行在源源不断推陈出新的理财业务中每个都被商行贴上了自己独特的标签,而专业人员稍加简单的研究就能够发现大部分商行发行的貌似迥然不同的产品实质上全部都是大同小异,各家理财产品差异程度几近为零。
(二)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缺乏有主动营销观念的复合型人才
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非常强业务,涉及到的专业范围也非常广泛,这就要求个人理财业务工作人员必须更全面的了解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了解不同个人理财客户的投资需求,并且能够娴熟的掌握商业银行、国家税收、多项投资、保险、金融法律、财务会计等多方面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理财工作上。拥有足够宽泛的现实业务操作经验,并且具备优秀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应变能力。而当今复合型经济人才的缺乏始终困扰着国内商行,阻碍着个人理财业務市场的有序开发和进步,限制了理财市场的拓展和利润的流入。
三、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突破途径
(一)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研发创新理财产品
为了避免理财产品的单一性,丰富其产品多样化的要求,拓宽理财业务的范围,提升其业务发展的程度,就必须要求商业银行加深产品的创新深度以及增快其创新速度,达到其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需要根据现阶段理财市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构建起拥有高学历、经验丰富并且责任意识强的一致创新研发队伍,争取运用创新的发散性思维研发投资者个人所需要的并且合理的产品,并且此产品符合其特色性的要求,力求其产品做到既全面又创新的程度。另外,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和非银行机构协调配合大力合作,促使各机构之间在互相合作的同时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提升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理财产品的创新意识与革新能力,促进其业务的发展与金融产品革新的进程。与此同时,构建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将客户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再将其细分,设计与客户自身经济能力、收入水平相匹配的理财产品,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客户推荐最佳的投资产品,达到理财产品个性化、差异化等要求,完成金融服务创新性的要求。
(二)健全从业资格标准、树立主动营销观念
高素质的理财从业队伍是个人理财业务创造利润的软基础,还是各家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角逐的重中之重,因此,对理财业务专业人才的技能素质培养是必须的。从事理财业务的人才对金融知识层面要求一定是综合的而非单一。培训过程中从业人员一定要掌握跨越银行专业的其他金融知识,熟练掌握关于其他金融市场的证券知识、基金知识、信托知识以及保险知识。以此为专业知识的基础进而去了解学习关于投资资金的运用、营销策略选择、风险管理的控制等,致力成为理财业务方面的专业型全才。当然商业银行也可以采取委托专业理财培训的教育机构对本行员工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理财教育培训机构会更加富有程序化和策略性,通过系统的教导和培训是员工更加流畅顺手的去落实高标准的工作。除以上两种方式之外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应该是从系统外选拔聘请有经验、有能力、有天赋的专业精尖理财人才,将这批人才用来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同时对新人进行针对性培训和经验分享,逐渐扩大理财人才队伍。不容忽视的是商业银行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一定要严格,真正地人才才能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为个人理财市场创造发展空间。
作者:王丹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gsgllw/7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