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分析了当前软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引入一种面向企业需求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我校实践经验,从培养方案、教学方式创新、加强实践教学及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介绍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论文关键词:软件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需求;应用型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当前我国软件人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还不能适应软件产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个怪现象:一方面,软件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软件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如何构建适应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缩小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是当前高校应当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软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软件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IT业将软件人才分为“蓝领”和“白领”两种类型。软件“白领”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软件“蓝领”,这是非常重要的。综合性高校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软件“白领”,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却往往忽视达到“白领”的目标,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优秀蓝领”,掌握“蓝领”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然后再将其升级培养为软件“白领”这一规律。学生接受到的是“白领”所必需的课程,但由于缺乏实际的软件开发经验,不能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的软件结构,不能胜任“白领”的工作。甚至会处于沦为“蓝领”仍有可能不能进入工作状态的尴尬境地,这样的人才较容易被淘汰。
2.软件人才专业能力不强
“专业性”是高等教育三个性质中最重要的性质,它贯穿于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等各个环节,它强调了大学生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我国的人才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强调的是大学生知识面广和毕业时就业面宽的特征,但如果这样就不重视学生专业特长的培养就是不合理的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学科特点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就会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软件人才所必需的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团队沟通与合作及软件重用与变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缺少了其作为软件专业毕业生所应该具有的特长,不能适应软件企业的需求,学生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3.教师软件工程能力薄弱
高校的三大职能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培养的职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对当前高校教师的评价结果主要决定于教师的学历、科研水平及教学水平,其中前两项更能短期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和能力,这就导致教师重学历、重科研、重理论而轻能力、轻教学及轻实践。对于软件专业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职称和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忙于软件理论的研究及发表科研论文,简单应付学校的教学任务,疏于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实施、软件架构设计及软件系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使得自己本身就缺乏实践工程能力,当然自己的学生就容易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却不能胜任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要求较高的软件企业的工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NIIT(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印度拥有20 余年软件开发与IT
职业教育经验的IT培训厂商,其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确保学员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全面掌握业界的主流软件开发技术,满足市场对软件人才的的需求。我校于2006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首批与NIIT合作的高校之一,学校已与NIIT签署协议,联合培养可从事软件开发的各专业本科生。为了提高我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扬州大学信息学院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将NIIT课程嵌入到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嵌入式面向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制定一个符合现代软件发展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工程性、实用性及创新性五个原则,在充分调查了当前江苏省软件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扬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在突出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了三个要点:注重基础、精练方向、拓展兴趣。
注重基础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开设了9门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软件工程、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C及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所有课程都请资深的教师担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精练方向实施模块教学,强调对学生在某一方面能力进行培养,这部分内容主要实施的是NIIT的课程内容。我们将NIIT课程建设成为两大课程模块:.net课程模块及Java课程模块。每一模块都包括从开发语言、WEB编程、移动程序设计、中小企业程序设计、企业级架构设计及数据库等一整套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个模块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
拓展兴趣强调学生在某一方面技能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他学习模块及其他拓展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其中拓展兴趣的课程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等。
2.面向应用,改革传统教学的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创新
我校根据软件专业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师+教材”为资源,以“黑板+粉笔”为主的课堂讲授模式教学方式进行了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混合教学法”(Blending-Learning)及“榜样案例教学法”。
“混合教学法”是把传统课堂教学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协同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我校于2007年构建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师和学生的
第二课堂。软件专业任课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进行框架内容和重点、难点内容讲解,并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课堂外教师在网络平台中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
“榜样案例教学法”MCLA(Model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是一种在专家引导下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是NIIT课程教学使用的方法。教师将整个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教学过程,在每个过程中教师根据所讲的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案例,然后由教师系统的讲解解决问题案例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对学生提出另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学生可参照教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是在专家指导下的实践。最后,学生将这些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解决一个新的实际问题上,且要求独立完成,这就是无指导下的实践。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专用的机房中进行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软件工程能力。
3.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我校软件专业根据自己的特点,依据实践教学整体化、多元化的原则,对原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监控实践教学过程。
为了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2010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学分数,达58个学分(不包括NIIT课程学分)。依托NIIT培训,建立了软件专业近100人的专用机房,保证学院软件专业学生的上机时间,且将NIIT课程(51学分)切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实践类课程进行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与国内外各类知名IT企业合作建立了IT实训基地,让毕业生最后一学年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习,积极为学生营造更为真实的“实战”环境,来提高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把握软件市场的需求能力等。为了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学校建立了《实验教学管理条例》、《实习教学工作条例》、《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实践活动组织办法》及《NIIT课程教学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管理规定。通过与企业沟通,重新编制了各门课程的实践指导书,让学生的实践课程的内容与企业需求接轨。为了监控实践教学过程,我们建立校、院两级督导监督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并组织专家抽查学生的实践设计成果。每年两次请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公开评价结果,并请督导对得分较低的教师进行指导,真正起到督导“既督又导”的作用。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我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多元化的建设方法,即采取了外引内扶,专兼结合与专业
教学研究团队建设相结合的多元化策略。
在教师的组成方面,我校对外引入工程能力、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到我校工作,能不拘一格降人才,放宽人才标准,突出“以能定才”的标准。对内扶持一些青年教师通过读取更高学历、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软件工程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我校选取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参与NIIT课程培训,进行NIIT课程实践。建立基于软件技术的校、院两级应用型教学、科研课题,请青年教师作为项目主持人进行实施,锻炼青年教师的软件需求、软件架构设计、组织实施及应用编程等软件工程能力。为了使学生与企业无缝衔接,我校在专职教师的基础上,聘请一定比例的优秀
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最前沿软件工程实践技术,兼职教师成为我校专职教师在知识结构的重要补充。通过这种制度将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传达给学生,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在教师的发展方面,我校以教授为首成立了各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各团队成员由老、中、青三级梯队教师组成,老教师起传帮带作用。各团队会积极研究本团队研究领域内最新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促进了团队内成员教学科研及实践工程能力的提高。为了激励青年教师,学校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及在职称方面留出一定的教授、副教授名额给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建立起了良好的竞争局面,促进教师队伍的和谐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gsgllw/76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