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甘肃省崆峒区作为国家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任务还很重,但崆峒区境内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底蕴丰厚,尤其以国家首批5A级景区和天下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久负盛名,打造的“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文化旅游养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崆峒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产业”,但同时,却存在旅游产业带动能力不强,旅游扶贫作用发挥不大等问题,比如崆峒山所在的崆峒镇的几个贫困村基本都在核心景区周围,因此要把实施旅游富民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结合起来,加大旅游产业富民力度,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富民的有力抓手,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传统劳作方式,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以景区、林区、郊区四周为重点,整合美丽乡村和精准扶贫资源,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产业培育,既要遵循旅游产业开发的一般规律,更要突出其普惠性和共享性,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富民战略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政府要在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整合美丽乡村和精准扶贫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乡村旅游活动的便利性、清洁性和安全性;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引导政策性普惠金融向乡村旅游倾斜。逐步形成农民自主、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中介参与、市场调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其次,合理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布局。以科学规划为主导,严格听证、公示、审批、等程序,确保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在旅游村镇规划建设中统筹考虑保留完善旅游文化要素,防止搞“千村一面”。第三,认真做好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等工作。要不断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第四,加快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的联动。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同时加强同乡村旅游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联动,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和自律作用。
二、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建设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基本方向。纵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发展,品牌响、吸引力大、效益好的旅游景区,均风格独特、特色鲜明、个性十足。乡村旅游也不例外,坚持特色化发展,有利于避免出现同质化、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推进特色化建设,一要区别于城市,突出乡村旅游的“三农”本色。城镇居民到乡村旅游,主要是感受有别于城市的乡村文化,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求得审美享受和一种放松愉悦的心情,这是乡村旅游的根本魅力所在。“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乡村旅游模式,就是适应日益扩大的短途、小长假、郊游需求才出现的。二要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要努力在村容村貌、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地域特色、等方面挖掘和体现自己的特点,展现不同的特色。三是区别于传统业态,在产品开发上坚持创新。农村生活千姿百态,崆峒区既有南部山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北部塬区的民族风情,还有东部川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方式、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积极拓展一些新的乡村旅游业态。
三、坚持产业化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
要遵循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延长和拓展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业与农业以及农村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发挥关联带动作用。要引导农民由零星、分散的个体旅游接待转向组织化经营。这样,既避免了不必要的竞争,又为建立现代化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提供条件。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围绕旅游消费需求,拓展产业链条。形成农、游、工、贸有机结合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从而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
四、坚持规范化运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标准
游客到乡村感受乡土民俗风情,领略田园风光,品尝农家美味,需要乡村旅游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服务设施、服务流程、服务水平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尤其是在安全、卫生等方面,要与城市同等要求。还应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行业协会组织形式等做法引入乡村旅游的管理,增强管理活力和管理的有效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137003.html上一篇:破解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瓶颈的思考
下一篇:旅游境界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