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旅游地规划的乡村价值重构

基于旅游地规划的乡村价值重构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s a vanguard industry which promotes non-farm employment among rural workers, is the main way to promote modern urban civilization blended and coevolution.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traditional rural function to diversify, rural tourism spatial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will take place in the profound chang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key rural characteristics valu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village;travel destinations;value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31-03

  0 引言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功能需求正在向乡村地区快速拓展,特别是大城市在其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旅游休闲功能都附加在乡村地区。面对乡村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机遇,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功能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现有乡村空间结构也将随之发生转变,一般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发展结构必将被打破。为了适应乡村旅游的快速增长,必须结合乡村的特点从旅游资源开发角度对传统乡村空间结构进行调整,重新确定发展重点,挖掘新的乡村价值体系,完成乡村价值的整体重构。

  1 乡村地域空间的传统价值

  乡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乡村以农业产业即第一产业为主,土地是农业的基础资源,包括各种农地、林地、园艺和蔬菜粮食生产等,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乡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

  农业功能是乡村基础价值,农村土地资源的功能与属性,是指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农村的生活资料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的农业功能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中,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从快速增长到衰退的过程,现代化过程中都需要解决农业农村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1]。

  2 旅游视角下的乡村功能重构

  实现农村发展的成功转型,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经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众多城市问题不断加剧,人口剧增、资源危机、城市雾霾、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居民,给城市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方式。人们开始向往具有开阔郊野空间、优美自然风格、浓郁乡村风情的乡村地区。乡村的开阔空间、优美环境及乡土文化可以满足城市游客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乡村旅游得到了更多旅游者的青睐,这已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契机。

  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地应随着其功能的演变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不能再从单一角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地域功能,应该从观光农业、历史文化、生态保育、旅游休闲和生活宜居等多方面对乡村旅游地进行价值和功能的重构。

  2.1 乡村旅游地的观光农业功能

  农业是乡村的基础,乡村旅游需要依托观光农业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也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乡村旅游应该在保护基本农业耕种前提下推动生态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发展多功能、高度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以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特色农园、花卉农园、大地景观等农业发展形态。

  2.2 乡村旅游地的休闲体验功能

  乡村旅游是城乡休闲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乡村景观和农业的多样性、美学价值和休闲功能,科学合理地开发休闲体验功能,将乡村发展成为休憩度假的重要场所[2]。结合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休闲体验特征的采摘园、农事体验园、休闲农场等乡村旅游功能。

  2.3 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展示功能

  乡村文化代表着乡村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具有独特的识别性。相对于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田园耕地、乡村民居、手工艺术、乡土饮食构成了乡村的物质文化;礼仪制度、人居空间、宗法制度等构成了乡村制度文化;节日庆典、家庭生活等构成乡村精神文化。积极保护乡村文化,避免乡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强烈冲击,导致乡村走向庸俗化、商业化、城市化是保护乡村价值重要内容[3]。

  2.4 乡村旅游地的生态保育功能

  乡村农业本身是区域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乡村的“山水田园”空间要素是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空间。乡村生态系统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结构要素应纳入城乡生态建设体系当中,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系统。乡村空间作为绿色开敞空间,一般具有生态环保、防护缓冲、户外活动等综合服务功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成为绿色开敞空间,将使生态空间更为综合更为全面。应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特征,重点培育森林、山地、河流等旅游空间,发展乡村营地和休闲体育等特色内容。   2.5 乡村旅游地的生活宜居功能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宜居乡村的建设在不同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乡村地区的宜居性是农村就地城镇化重要途径。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完善配套设施的农村社区,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接受中心城区人口和居住空间的外迁,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度改革,将更有利于乡村地产新模式的发展。

  3 乡村旅游地规划实践

  3.1 项目概况

  沈北新区共七个涉农街道,即黄家街道、石佛寺街道、兴隆台街道、马刚街道、清水街道、尹家街道和财落街道,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涉农人口约9万人。其中,村庄建设用地约37平方公里,人均村庄建设用地400平方米。2014年农业增加值实现32.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约1.77万元。

  3.2 资源分析

  3.2.1 交通便利,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沈北新区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北部,沈康、沈哈高速公路贯彻全境,与沈阳中心区交通联系便捷,纵向道路主要有101、102、203国道,107省道和四环快速路横跨全区。沈北新区位于沈阳“半小时经济圈”,半小时车程可达沈北全境,具有都市观光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沈阳都市区范围内区位条件最优,生态环境最好,最适宜发展都市休闲旅游的区域,是服务于沈阳市民的绝佳旅游目的地。

  3.2.2 青山绿水,自然条件优势突出

  山水林田等自然要素丰富。拥有辽河、蒲河、九龙河、长河、左小河、洋长河六条河流,水网密布,滨水岸线曲折悠长;东部棋盘山余脉山地众多,帽山、怪坡等山林叠翠。

  3.2.3 历史文化,地区内涵独具特色

  辽金文化、满清文化等历史文化,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文化,佛教等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极富地域特色。

  3.2.4 农林牧渔,农业发展资源丰富

  一是沈北新区坐拥北纬40度(辽蒲胡同)黄金水稻种植区,土地肥沃,良田遍野,近年来形成“清水大米”等地理标识产品和“蒲兴”禽畜产品等驰名商标;二是通过土地流转与涉农产业延伸,成为全国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土地流转率达到70%以上。(图1)

  3.2.5 遗址景区,旅游要素基础雄厚

  全区现有双州古城遗址、七星山碉堡群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15处。七星山、怪坡等风景区和各类旅游景点15处。旅游体系初步建立,稻梦空间、薰衣草庄园等特色农业观光项目成为新亮点。

  尽管上述发展条件优势突出,但总体来看,沈北新区涉农街道仍面临着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不充分、发展重点不明确等现实困境。如何利用好优势资源,创新发展思路是全区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任务。

  3.3 基于乡村旅游的目标定位

  紧密围绕我区资源禀赋、涉农产业特点,重点培育大都市观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将涉农七街道建成为以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为特色的生态田园新都市。

  通过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产业打造成沈北新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而推动沈北新区传统产业转型、激活相关要素整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致富。近期2020年,年游客接待量达到990.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9.35亿元;远期2030年,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664.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16.42亿元。同时,根据沈北新区游客人均次消费水平,辽宁省(沈阳市)游客人均次消费水平测算,设定旅游人均消费逐步增长。到2020年,沈北新区游客规模将达到990.72万人,旅游收入69.35亿元;到2030年,游客规模将达到1664.78万人,旅游收入216.42亿元。

  3.4 乡村空间总体规划布局

  3.4.1 空间结构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和都市农业,以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先导区、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辽沈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健康休闲、农业观光,全面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规划总体上打造“一带一路”的发展格局。(图2)

  观光农业发展带:结合省道107,贯穿沿线尹家、兴隆台、石佛寺、黄家、财落、清水和马刚,打造特色种植、有机水稻、高效农业、绿色林牧四大农业片区,形成沈北都市现代观光农业发展带。

  山水风情旅游路:以规划旅游大道为依托,贯穿沿线尹家、兴隆台、石佛寺、黄家、清水台和马刚街道,打造乡村休闲、七星文化、辽河湿地、怪坡娱乐、山旅风情五大旅游组团。总体形成东部依托森林山地景观资源,西部展现辽河湿地景观的旅游路。

  3.4.2 空间布局

  按照空间布局完善、产业分布合理、区域功能清晰、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的要求,科学划定全区功能分区,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统筹安排建设用地,依托“一带一路”的总体空间布局,形成全区涉农街道的镇村布局体系,构建风情镇――特色村(即7+21)两级体系,促进镇村合理布局、产业互补发展、产城良性互动、人口梯度转移,推动区域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

  “风情小镇”:规划七个风情小镇。其中黄家、石佛、兴隆、马刚为生态旅游型;尹家、清水为都市农业型;财落为产业综合型。

  “特色村庄”:规划打造拉塔湖、腰长河、孟家台、曙光、中寺、盘古台、营盘、依路等共21个特色村庄。

  3.5 乡村特色价值的规划指引

  总体功能以“东山西水”为特征。东部山林经济区:马刚、清水两街道重点依托东部“山、林、蕴”等山林资源特色,形成旅游休闲和农业产业服务片区。西部水乡经济区:石佛、黄家、兴隆、尹家四街道重点依托西部“水、田、色”等渔米资源特色,形成旅游体验和特色农业种植片区。

  黄家打造“水之源”主题功能。围绕辽河、长河、左小河、万泉河、洋长河及西小河六大水系资源,形成“六水汇黄家”的特色景观,优化全域滨水区生态环境,依托水稻、渔业等农业特色,重点发展湿地观光旅游,营造具有文化水乡氛围的旅游乡镇。

  石佛打造“文之蕴”主题功能。围绕独特的“六大文化”资源,即辽金文化、锡伯文化、田园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及军事文化,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深挖文化内涵,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依托,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历史文旅风情乡镇。(图3)

  兴隆打造“民族风”主题功能。围绕锡伯故里的民族地域特征,结合盛京城锡伯族人民西迁原点的历史事件,全面展示和传承锡伯族民族风情与历史文化,使兴隆台成为锡伯族人民寻根祭祖的故乡,打造中华锡伯第一镇。

  马刚打造“山林境”主题功能。围绕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山林资源,以满族风情、祈福文化为民俗特色,打造山旅休闲风情乡镇。

  尹家打造“田园色”主题功能。围绕优质水稻资源,推进农业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结合花卉观赏、水果采摘等特色农业开展农事体验活动,打造田园风光主题的农业观光型乡镇。

  清水打造“农科园”主题功能。围绕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结合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物流及农业科技研发,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型特色乡镇。

  财落打造“产业镇”主题功能。围绕产业及交通资源,发挥区位优势,承接城区产业转移,打造近郊综合型乡镇。

  4 结论

  规划以实践为基础从观光农业、生态保育、休闲体验、文化展示、宜居生活五大方面对乡村旅游地的价值功能进行分析,围绕旅游资源挖掘,提出全新的乡村发展思路,构建适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空间结构,提炼出旅游地规划的功能定位,提出风情镇和特色村两级空间体系,并在总体定位指引下对各镇村独特的发展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总结出基于乡村旅游的镇村空间发展模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13741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