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河南旅游团与台湾人冲突事件看大陆与台湾传媒文化的差异

河南旅游团与台湾人冲突事件看大陆与台湾传媒文化的差异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10-02

  一、事件概况

  河南陆客团沿路在景区唱歌,吐痰,扔东西,台湾游客上前制止,陆客领队称:“为什么不行!在中国就是这样!台湾也是属于中国的!”产生争执后,竟冲过去拳打脚踢群殴台湾游客,甚至抓起石头猛砸致使台湾游客受伤!台湾被打者的陈述:由于本人目前身体仍不适,胸腔偶有阵痛,呼吸缓慢且想呕吐,恕无法详述。

  二、事件深思

  两岸有很多不同,台湾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当年蒋介石撤离又带走很多财物,发展快;大陆底子薄,情况复杂,加上大陆的数次政治风波,中国发展进入深水区。邓小平后改革经济,文化上软实力有待加强。大陆人平均素质要低于台湾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不争的事实,大陆就是大陆,比狭小的台湾难管理的多,希望能越来越得到改善。

  三、事件的深层分析

  大陆与台湾的新闻媒介,反映了不同的政治和哲学原理,同时又因同源的文化传统,在本质的差异中往往呈现出某种文化的趋同性和相似性。

  (一)注血一性与政治事功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由此形成定型化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体系,使人们表现为喜统一而不喜分裂、喜同不喜异、喜常不喜变的崇尚一统的文化心理。中国人注重处理现实人际关系,不喜欢虚幻玄想,且又视工艺技术为“雕虫小技”,而崇尚人伦治国之道。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统一性和政治事功,直接影响、制约着中国古代及近代新闻传播活动。古代邸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同时也具有传播和维系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国近代报纸,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阶段,都可以说是配合政治形势的产物,被视为兴民振邦的“国之利器”.中国近代报纸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强调社会责任和指导性,重宣传鼓动轻事实信息的传播.古代、近代传媒的存在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发挥了突出的政治作用.它们在客观上作为大陆与台湾所共有的新闻传统而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统一性和政治事功,同样不可能不对大陆与台湾的新闻媒介以潜在的影响。大陆与台湾的新闻媒介,较之西方传媒,其存在形态多注重统一而不是独立,既讲究信息传播功能,更看重直接实用和政治事功。大陆新闻传媒如果大致可分为党报、地方报、专业报等几大系列,那么这些系列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报道内容、区域范围等方面,而在其所有制性质、组织管理形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又都具备一致性,都服从共产党的统一领导。虽然近年来强调信息传播的作用,但历来都注重“工具”、“喉舌”的功用,要求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统一群众思想。

  台湾新闻媒介在报禁时期表现出很强的统一性、控制性和政治事功。台湾当局以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新闻控制和粗暴干涉新闻界著称。报纸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电话替告,严重者则记者、主编入狱,报馆被封。解除报禁之后,台湾新闻媒介的独立自由度相对提高,台湾当局改变了过去的高压手段而比较注重策略手法。台湾新闻局局长邵玉铭宣称,新闻局的功能一是服务,二是沟通,其次才是管理。原“行政院”副院长连战甚至希望《中央日报》“中道而行,不偏不倚”但他们的基本策略是微观放活。

  大陆与台湾的新闻媒介在政治上有着本质的差别,其注重媒体的统一性与政治事功的内含与做法也有原则的区别,但形式上的相似似不应否定。这种形式的相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多种原因,不全是传统文化的关系。但又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仅就台湾而言。它在政治上属于资本主义,宣扬“民主政治”,鼓吹“新闻自由”,但同时又强调自身的特殊性,如特殊的“文化的背景”、“国家的处境”等,因此声明台湾的新闻思想“绝不放任”,“‘不能与欧美并驾齐驱,新闻媒介也比这些国家负有更艰巨的使命和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政治事功。

  强调传媒的统一性及实际功用,正欲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在这一类问题上,海峡两岸即使处在交战对抗的状态下,双方媒介的口径却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二)注重伦理道德

  中国世称礼义之邦。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白我心性修养与伦理道德规范,由此形成全社会认同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谦恭礼让”、“崇礼尚德”的社会心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伦理型的之化。受这种沦理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巾国传媒与西方传媒具有迥然不同的道德风貌。大陆的新闻媒介,决不容许像西方某些传媒那样,以色情、暴力充斥版面.吸引读者。近些年来,大陆传媒对于“扫黄”、严厉打击社会黑势力及暴力犯罪的宣传报道,正表明了中国人的道德标准和道德意识。大陆十分重视新闻传媒的道德教化作用,历来注意树立正面典型和道德观念,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严以律己、宽于待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诚恳坦白,团结群众;大公无私,清正廉明等等行为规范。

  台湾新闻媒介直接受欧风美雨的影响,在激烈竟争的情况下,为迎合读者,也不乏色情、暴力内容的出现,但台湾社会、新闻界及理论界同样十分重视新闻传媒的道德净化功能。台湾原中央社董事长、新闻学者马星野视暴力与色情、重利不贡教、制造新闻为三大传播污染,他提出要以新闻道德保障新闻自山.新闻媒介应对整个社会负起教育启发的责任,发挥“导引社会的功能”,从而成为“社会进步的精神标竿”。台新闻界强调报纸要惩恶扬善。友扬““好人好事”,“要以民族精神与伦理思想为报纸的灵魂与内容,建立公是公非”。为确保新闻书业的道德净化、提升功能,台湾的中国记者信条还规定,新闻从业者应有“高尚之品格,誓不受贿,誓不敲作,誓不献媚权势”。新闻业应由智慧最高、道德最好的人士主持,而不应由市侩主持。   (三)媒体商业化、世俗化意识淡薄

  西方新闻业起源于商业需求,诞生于人们对经济与交通信息的需要。西方人把报纸当商品来经营,报纸本身也是商品生产的一个环节。大量刊登广告,迎合读者的趣味,走进世俗生活,通过办报获取利润,这是西方报刊的一个共同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重视政治事功,必然在义利观上表现为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鄙薄物欲,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境界。这种文化指向影响到中国的新闻事业偏重政治、社会效益,往往缺乏商业营利观念,上层意识强烈而下层(世俗)意识相对淡薄。古代邸报作为政治沟通工具,显然毫无商业赢利意识,民间性、大众化、趣味性也被排斥在它的视野之外。近代报纸诞生于开启民智、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思潮中,没有把报纸作为一种企业来看待。报纸当然也就不具备商品形态.而报纸所具有的只是强烈凝重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总体上看,中国近代报业只止于“政论报时期”,并没有进入到一个世俗化的“廉价报时期”或“企业化时期”。

  这样一种特点同样波及到大陆与台湾的新闻事业。

  大陆的新闻媒介都是公营性质,其产权属全民或集体所有,企业化特点并不突出。人们普遍认为,报纸是以商品形式进行流通的精神产品,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不容许为了经济效益而降低精神产品的质量,以低级、荒诞的内容毒害、腐蚀人民,也不容许借商品属性搞变相广告、有偿新闻,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

  台湾的民营报纸有较强的商业性、企业化特点,注意迎合受众情趣和“营生”功能,有较强的世俗化特点,而公营党营的报纸从经营到内容相对显得单一、凝滞。但台湾的新闻理论仍强调:‘新闻事业应是一种教育及公益事业,而不应是一营利事业”。报纸应当为民众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不应当做纯粹营利之商业工具”。所强调的仍是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营利性。报禁解除后,台湾报业竞争激烈,开始由行政管理型向现代企业化迈进,表现出讲求效率、力争利润的新的经营形态,从而与西方传媒传统更为趋近。

  四、结论与启示

  (一)正确处理政治性与民族性关系

  首先要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原则,使两种政治制度共存。在这一前提下,极力开掘、阐扬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在民族文化的基地上寻求两岸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共生地带,达到相互沟通与兼容,强化民族的认同感与一体感。我们应当深化政治性与民族性关系的认识,一般说来.在海峡两岸关系中,政治因素易使双方处于矛盾、对立状态,民族因素则可促进二者的统一、融合。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占据主导地位,它给予其他一切社会意识形式c包括新闻)以直接巨大的影啊,而民族文化传统则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念以立体型的持久影响。一般而论,政治易变,民族特性则具有超稳定性,如何正确认识、处理政治性与民族性关系,在两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还有待于我们作深入的探究。

  (二)辩证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含精华与糟粕、主流与支流、正价值与负价值。从以上我们对新闻传媒文化特点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到,传统的东西不一定全是优势,当然也不一定全是坏处,对此我们不能作简单的价值判断。而且。本上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渗透,传统有待于向现代转化。如果说民族文化是建构“一国两制”新闻理论的一个基点的话,那么我们就应以现代化的开放眼光辩证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注意弘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

  (三)语言符号的统一规范

  大陆台湾隔绝多年,使原本统一的语言符号出现了不甚一致的现象,有文字的繁简之别,有各自由于生活的发展变化所新生的语言概念,也有外来语言的不同翻译等。语言符号是民族文化标志,也是新闻传播的载体,为了有利于两岸文化、新闻的传播和传通,必须统一、净化民族语言,使之更规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13752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