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宁杭高铁背景下宁溧旅游同城化发展探究

宁杭高铁背景下宁溧旅游同城化发展探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3303

  近年来,伴随着高铁建设的蓬勃发展,沿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同城化成为高铁旅游研究的重要命题。吴学彬(2011)认为高铁带来的快速交通扩大了通勤圈,为沿线居民的跨城活动创造了基本条件,有助于旅游同城化的形成;邓秀勤(2012)指出福厦高铁的开通从根本上实现了厦漳泉一小时连通,极大地推动了厦漳泉大都市区旅游同城化的建设;汪德根(2014)运用旅游场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证实高铁促使空间距离临近的两个城市的旅游流呈现“同城效应”,为旅游同城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目前学术界对旅游同城化的研究理论及成果较少,尚处于探索阶段,与高铁相联系的更是少见。

  2013年7月1日宁杭高铁开通,建立起南京到溧阳的“半小时经济圈”,有助于两市旅游优势互补,合作发展。通过问卷调查,本课题组发现高铁开通后宁溧两地游客出游频次显著提高,且多出于探亲访友、休闲度假目的,获取跨城公共服务的意愿较强,宁溧旅游同城化趋势初显。本文以宁杭高铁为背景,探讨南京与溧阳旅游同城化的现状、问题及条件,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两市旅游同城化的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1 旅游同城化的内涵与特点

  1.1 旅游同城化的内涵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和倍受瞩目的同城化发展战略相结合,在旅游业内产生了旅游同城化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成为旅游合作的一种创新思维。刘法建、章锦河等(2010)研究指出,旅游同城化是一个城市与一个或多个城市因地脉相近、文脉相亲,通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一体化发展平台,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共享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以及中心城市或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市或区域对周边城市的旅游发展起到辐射与带动的作用,区域间的联系合作更加密切。因此,旅游同城化的最终目标是在相邻区域中建立统一的客源市场和旅游要素市场,形成具有辐射力、竞争力的旅游带或板块,而不只是旅游产业的规模扩张。

  1.2 旅游同城化的特点

  1.2.1 动态性

  旅游同城化是在众多要素共同驱动下形成的,如区域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旅游资源的同质与差异等,这就要求不同城市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跨城旅游,建立紧密的客源互送和对口联系机制,牵引旅游同城化机制的形成。旅游同城化使城市间的区域界线逐渐模糊淡化,公共基础和服务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共享,旅游资源差异互补及旅游信息流动进一步加快,城市在合作中实现区域旅游的动态发展。

  1.2.2 协同性

  在旅游同城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城市间不断丰富旅游合作方式、提高旅游合作的层次与水平,推出优势互补的复合型、特色化旅游产品与线路,实现点状旅游到面状旅游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旅游资源互补的旅游带,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得到增强。通过发挥旅游聚合效应,提升区域间旅游合作及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实现旅游发展的协同与共赢。

  2 宁溧旅游同城化现状及问题

  2.1 宁溧旅游同城化现状

  综合目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旅游同城化的表现主要有“五同”:交通同网、规划同筹、设施同布、资源同享、市场同体。南京与溧阳同处苏南地区,地域邻近,交通便捷,宁杭高铁的开通使得游客在一至两小时之内就可在南京与溧阳之间往返,且车次频繁,从早上7点至晚上10点共有29趟列车,基本实现交通同网,人们在两市间的交通往来如同居住在同一座城市内,日常流动性人群流量激增、流速加快。在快速交通的驱动下,两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成为旅游同城化的牵引力。2012年南京市旅游局国内旅游4500份抽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常州(溧阳)游客占南京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比重仅为2.04%,而2013年宁杭高铁开通后,该比重上升至2.11%,2014年则达到2.16%,表明溧阳正逐渐成长为南京重要的周边旅游市场。但截至目前较少出现过“宁溧旅游同城化”的观点或提法,两市的旅游实践中也缺乏合作与协调,“宁溧旅游同城化”仍处于萌芽阶段,存在一定的障碍和突出的问题,与实现旅游同城化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2 宁溧旅游同城化问题分析

  2.2.1 缺乏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

  《南京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人文绿都,博爱名城”的南京旅游形象定位,构建“一体两翼四带五片”的旅游产业空间格局;而溧阳在《溧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中则将溧阳的旅游形象定为“山水茶乡,美味溧阳”,制定了“一核三线四组团”的旅游发展布局。旅游发展规划各行其道造成两市旅游发展定位参差不齐、旅游形象不统一以及旅游资源开发重复等问题,制约了旅游同城化机制的形成。

  2.2.2 旅游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应

  调查显示,宁杭高铁开通后增加旅游目的地是游客共同的最强烈的出游倾向,跨城旅游将成为高铁背景下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同时,消遣型和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游客增加外出游玩次数的意愿较为强烈,且不愿缩短停留时间,需要目的地推出独具特色的新产品来满足其求异心理;而差旅型游客缩短停留时间的意愿是最强的,这就要求目的地提供有针对性的商务旅游产品使其获得最大的旅游时间-效益比(见表1)。然而目前宁溧两市的旅游产品体系中,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仍占很大比重,以南京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一日游和溧阳南山竹海、天目湖一至二日游线路为主,缺乏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等新产品,造成现有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称的矛盾。   2.2.3 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待加强

  高铁速度快、车次频繁的优势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有助于旅游者自主安排行程,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也随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然而,目前两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囿于行政性区际关系的束缚,旅游配套设施难以对接,服务标准不一,影响了游客跨城获取异地资源的便捷性。例如,在旅游同城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厦漳泉、宁镇扬地区,均推行了“一卡通”,实现了跨城交通、景区游览的一体化,而宁溧两市却始终未作出类似的尝试,制约了旅游同城化进程。

  2.2.4 区域旅游发展“单核模式”凸显

  虽然同为宁杭高铁沿线城市,南京与溧阳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高铁效应。南京作为全省政治中心和旅游发达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市场条件,借助高铁带来的“同城效应”和“虹吸效应”实现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相比之下,溧阳旅游的发展受到了南京的“屏蔽效应”,在客源市场争夺上处于劣势,“鱼米之乡、丝茶之府”的优势、特色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与南京旅游分工合作较差,面临着被“过道化”的风险(见表2)。

  3 宁溧旅游同城化条件分析

  3.1 资源的差异性

  旅游资源是实现区域旅游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宁溧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的总量和类型十分丰富,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著称,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占86.27%,自然山水资源占13.73%,主打“人文绿都”、“博爱之都”的城市旅游形象;溧阳山清水秀,生态优美,拥有众多高品位的自然山水资源,着力建设“山水生态旅游城市”。宁溧两市旅游同城化可弥补单个城市旅游资源单一性的弊端,合作提供全面综合、变化性强的旅游产品,增强区域旅游实力,提高整体旅游吸引力。

  3.2 市场的互补性

  市场需求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旅游业服从“距离衰减定律”,离客源地越近的旅游地旅游者越多,反之越少,所以扩大市场规模最重要的就是扩大周边城市的客源。调查发现,溧阳游客来宁频次较高,高铁开通一年内来宁9次及以上的占47.8%;出于探亲访友目的来宁的游客最多,占到33.3%,有74.2%的溧阳游客非常愿意来宁获取购物、教育、医疗等跨城公共服务,大大拓展了南京的事务性旅游市场。201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溧阳市乡村旅游、休闲体验游持续火爆。10月1日至6日,溧阳各旅游农庄共接待游客18.25万人次,其中南京游客占很大比重,表明溧阳拥有广阔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与南京形成客源互补与互送。

  3.3 产业的联动性

  近年来,南京从旅游设施提升、旅游产品升级等方面着力,加速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南京旅游业增加值占到GDP的6.8%,已经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对周边地区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在区域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大环境下,溧阳将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培育发展,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积极参与旅游产业的开发,加大旅游业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市外客商到溧阳投资兴办旅游产业。同时,溧阳已主动与南京捆绑宣传、联动促销,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地串联进长三角黄金游线,下一步要让天目湖景区融入到更多区域市场的华东主打线路中,成为全国游客来宁旅游的一个热门选择。南京的旅游业对溧阳具有较高的产业影响力,而溧阳对南京具有较高的产业感应度,存在着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便于实现产业链条跨地域延伸。

  3.4 交通的可达性

  交通的可达性是旅游同城化策略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中的引力模型原理,两地之间的距离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大。南京与溧阳同处长三角地区,相距仅112公里,交通设施已经实现了公路与铁路一体化、高速化、网络化体系,可达性高。公路方面,宁杭高速公路纵横溧阳全境,通过G25、S239可与南京、高淳联系;铁路方面,宁杭高铁贯穿溧阳全境,将南京南、瓦屋山、溧阳囊括进半小时交通圈,便于旅游廊道的建设和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宁溧旅游同城化的发展。

  4 宁溧旅游同城化开发对策

  4.1 制定统一的宁溧旅游发展规划,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为促进南京与溧阳区域“大旅游”的发展,应对两市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考察,做好资源评价及市场分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而形成整体格局,以统一形象面向市场。围绕紫金山、玄武湖、天目湖、南山竹海等山水旅游资源,做优山水休闲文章;串联明城墙、长江路、平陵路、南大街等文化休闲带,打响文化休闲品牌,重点塑造和推广“世界著名的文化休闲旅游胜地”的整体旅游形象。与此同时,两市政府部门应完善互信互惠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融合多方渠道打造协商对话平台,并建立严格的监督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及时监督与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树立起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强化整体优势和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4.2 整合资源进行系统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结构

  南京与溧阳旅游资源丰富且互补性强,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应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系列化旅游产品,实现效益最优化。第一,以休闲度假游为重点,开拓探亲访友和休闲度假市场。着力建设南京紫金山―玄武湖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溧阳老城文化休闲核心,培养为彰显两市文化休闲魅力的第一载体和标志性名片。第二,加强对商务、会奖旅游的开发力度,增强对公商务客人的吸引力。打造南京河西商务会展旅游区、汤山―银杏湖休闲旅游区和溧阳燕山时尚乐活片区、中关村智造创意区四个各具特色的商务休闲片区,将商贸、会议、休闲有机结合,拓宽高端旅游市场。第三,培育购物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等新业态,为旅游市场注入活力。有序开发南京新街口―鼓楼时尚休闲旅游街区、青奥风采旅游区、溧阳西郊生态活力片区等新兴旅游发展片区,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购物中心、体育公园、养生会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体系,提高旅游市场感召力。   4.3 构建宁溧无障碍旅游区,加速促进旅游服务同城化

  旅游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高能级化形式,服务的质量和便捷性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因此,南京与溧阳要根据市场需求对现有的旅游服务体系进行整合优化与提档升级,构建无障碍旅游区。第一,努力实现交通服务同城化。联合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提供集客运、售票、旅游商品销售等于一体的旅游一条龙服务,促成游客在南京与溧阳的快速高效流动;在两市高铁站配套连接各主要景区(点)的旅游专线,实现定点班车化运营,减少游客的交通中转时间,为散客旅游者提供便利。第二,着力推进信息服务同城化。既要建立虚拟的网络信息互通平台,实现两市旅游局及相关景区、企业网站的无缝链接,或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布对方在政策法规、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信息及两市的旅游合作动态;又要注重实体旅游资讯平台的建设,在两市高铁站设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立南京与溧阳旅游信息库、图片库、多媒体资料库,优先推介对方城市的旅游产品,刺激游客的旅游需求。第三,大力推行旅游标识同城化。以两市的整体形象和旅游发展定位为依托,设计共用的同城化旅游标徽和宣传语,形成字体、图案、配色一致的标识系统并广泛运用于两市的主城区、主要商圈、通往景区的主干道等公共空间,形成无缝对接的连贯性系列化旅游。第四,完善落实便民惠民服务。发行宁溧旅游一卡通,将景区游览、购物、餐饮、娱乐、住宿等功能融为一体,增强旅游活动的自主性;为两市居民互相发放旅游优惠券,或给予特殊优惠政策,提高整体出游率。

  4.4 加强互补与合作,实现旅游联动发展

  为扭转南京与溧阳在旅游发展中呈现的“单核模式”,两市应以自身资源禀赋为基础,取长补短,深化旅游产业分工与协作,逐步实现“双核联动”。一方面,溧阳应充分依托“山环水绕天目美、竹影深深南山幽、飞瀑直下石坝险、稀世之宝曙猿奇”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太平锣鼓、傩文化等文化遗存,厘清旅游发展脉络,萃取旅游精品、名品,积极融入南京城市圈,接轨南京旅游发展;另一方面,南京也要主动承接溧阳的旅游客流和旅游产业拓展,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借溧阳独特的资源条件弥补自身自然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不足和相关旅游产品的匮乏,并将南京的旅游新品推介到溧阳,进一步提升旅游竞争力。通过优势互补和深度合作,形成区域旅游品牌,在品质相近的同时保持各自的独特性,利用资源类型与数量的优势,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扩大旅游活动的时间容量,增加旅游消费;适时推出跨城旅游产品,实现资源互补、市场共轭,增强地区关联度,维护旅游共同体的和谐与稳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13761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