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一)自然旅游资源―― 山岳型和林地类。淄博市南依泰沂山麓, 南部山区多山丘型旅游地和林地, 如鲁山、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二)人文旅游资源。(1)人物、事件类。在淄博市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 人物、事件类旅游资源是较多的。(2)民间演艺及节庆类。淄博市民俗风情浓, 民间演艺类旅游资源丰富 。(3)展示演示场馆类。 淄博市有丰富的博物馆、纪念馆, 而且规格高。(4)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日用工业品类。
二、淄博市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旅游产品缺少品牌。从实际上来说,淄博市自然旅游资源品位比较低,难以吸引外地游客;人文旅游资源用力分散,发展力度不够,立意不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拳头品牌。
(二)旅游产品信赖度降低。淄博之前多次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显得陈旧、模糊,需要树立崭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彻底改变本市的旅游企业普遍“小、弱、散、差”的状况,才能真正形成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
(三)旅游产业缺少创新。同时设计“古齐国的都城,蒲松龄的故乡,鲁山生态大观,北国水乡风情”的旅游宣传口号,虽然这种口号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人们心中工业形象过强、生态环境形象弱化、文化积淀浅薄印象,但是由于其涵盖多个旅游项目,包容诸多信息单元,容易导致城市形象的混乱。
(四)旅游行业缺乏运营。目前淄博对外推介主体主要局限在旅游部门、旅游景点,而淄博的各旅游饭店、旅行社却处于各自为营、分散决策的阶段,也缺乏应有的品牌意识,各阶层、各行业共同参与的意识也不够强烈,因而未能“串珠成链”,最终使得整体旅游品牌“空缺”。
三、淄博市旅游的发展战略
(一)加大旅游资源的重组整合的力度。(1)以齐文化为龙头。通过对全市旅游资源的盘点和分析,追求高立意,明确发展大齐文化旅游的基本思路,确立以齐文化为龙头的旅游发展框架。依据旅游资源现状特点,以建设博物馆为开发主导,建成以现代手段展现齐国乃至中国先秦、甚至远古时期历史文化的规模宏大的旅游胜地,把吸引旅游客源群体的目标放在大众化的文化群体上。(2)明确发展旅游的基本角度。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当作文化产业来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3)做好遗产保护和新建景点的协调工作。我们今天发展齐文化旅游,开发和建设旅游景点,要在人造景观的文化含量和创新性上做好文章。一方面要防止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也要改变人造景观没有吸引力的看法。(4)树立大局观念,多层开发。首先要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选择好全市旅游平台的支撑点,然后以全市平台的支撑点为核心,建立下一层次的平台。
(二)加大资源深度挖掘,形成五大支柱。按照全市建立统一的齐文化旅游品牌的思路发展旅游,首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全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其次要对现有的全市旅游开发建设框架进行适度调整,解放思想,改变多路诸侯分头出击的局面,统一到全市一盘棋上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五个基本支柱:(1)齐文化渊源旅游支柱。以沂源猿人遗址为主体,在沂源县境内开发建设以自然风光旅游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系列。(2)齐国故都文化旅游支柱。以齐国故都文化为核心,在临淄区境内开发建设以齐国文化旅游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系列。(3)齐国风光旅游支柱。在博山区境内,以齐长城为核心,以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附加焦裕禄纪念馆、赵执信纪念馆、孙廷铨遗址、陶瓷博物馆、琉璃博物馆等人文景观和开元溶洞、樵岭前溶洞、鲁山等自然景观,形成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齐国风光旅游系列。(4)齐国军事风貌旅游支柱。在桓台县境内,以马踏湖为核心,借助桓公台,附加以桓台史家遗址、王渔洋纪念馆等人文景观,开发建设以齐国军事文化为主体的齐国军事风貌旅游系列。(5)齐地文学旅游支柱。依托淄川区境内的蒲松龄故居,附加梓童山、蒲仙园等自然景观,延伸博山区的赵执信纪念馆、桓台县的王渔洋纪念馆等人文景观,开发建设孝妇河畔三大文学家故居旅游系列。
总之,旅游发展的产业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依赖的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淄博在“齐风陶韵?生态淄博”旅游口号的基础上,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总抓手,在景区建设方面,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力进行旅游创意,全力培植区域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品牌,彰显特色文化魅力,提升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137994.html上一篇:生态旅游导游词英译必要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