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城市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成为旅游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而其中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尤为突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在旅游产业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旅游业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
旅游地竞争力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国外,旅游地竞争力研究一般是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TDC),研究的对象一般是区域或者城市。国外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研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研究等。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就是旅游地能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旅游经历、吸引潜在游客,且通过发展旅游业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政治形势、旅游政策以及旅游管理等因素将影响一个目的地的旅游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旅游地的全球化程度也将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Enright和Newton选取了26个指标,利用IPA评价方法,对香港的旅游竞争力作出评价。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在亚洲地区与香港类似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之中,新加坡、曼谷、东京、上海等城市是其主要竞争对手。
国内对城市旅游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Zhang Hong等利用理想点法(TOPSIS)选取4项影响因素共35个指标对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王琪延通过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我国4个直辖市和289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价。周常春等在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将肇庆与深圳、珠海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得出肇庆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出现了相对下降的趋势的结论,并提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张争胜等对广东省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将广东省内的地级市分为综合性、客源地型、目的地型和待开发型4大类型。黄耀丽等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多维评价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将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目的地划分为3个等级,并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具有以广州、深圳为轴线的“哑铃”型双极放射状的空间模式。
近30年来,已形成若干关于珠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在以往的研究中,不乏运用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数学方法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的尝试。上述方法各有一定的缺陷,要么计算过程过于复杂、不易发现数据错误,要么在对权重的确定受主观性影响较大、精确度不够。突变级数法无需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且计算过程更简易。为此,本文尝试采用突变级数法,构建珠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各城市旅游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珠三角城市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主要发源于结构稳定的拓扑概念,并建立于拓扑动力学、奇点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之上,主要用于状态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它在对目标进行综合评价时,首先是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矛盾分解,再用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突变模糊隶属函数,由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计算,最后得到一个参数,从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2.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旅游活动具有综合性特征,衡量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应相对完整,以便能全面揭示城市的旅游发展状况。本研究借鉴周海燕、张河清等人的研究成果,选择城市旅游竞争业绩、城市旅游竞争潜力、城市旅游竞争保障力和城市旅游竞争环境支持力4个一级指标,并依其选取9项二级指标和23个基层指标,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m)二级指标(n)基层指标(μ)城市旅游竞争业绩(a)旅游收入(n1)国内旅游收入(μ1),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μ2),旅游外汇收入(μ3),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μ4)旅游接待量(n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μ5),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率(μ6),接待入境旅游人数(μ7),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μ8)城市旅游竞争潜力(b)旅游资源条件(n3)城市旅游资源禀赋值(μ9)人力资源(n4)每万人拥有高校学生数(μ1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μ11)城市旅游竞争保障力(c)旅游接待设施(n5)星级饭店数(μ12),客房数(μ13),床位数(μ14)城市基础设施(n6)各市旅客周转量(μ15),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μ16)城市旅游竞争环境支持力(d)自然环境(n7)城镇污水处理率(μ1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μ1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μ19)经济环境(n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μ20),第三产业增加值(μ21),第三产业收入/地区生产总值(μ22)社会环境(n9)住宿餐饮固定资产投资/总投资(μ23)
2.2各级指标的量化处理方法
采用规范的统计资料。该评价体系中大部分指标的数值可以从旅游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获取,仅城市旅游资源禀赋值(μ9)需采用专家打分方法针对不同区域环境不同类型景区(点)赋予不同分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指标的量化处理。首先,根据基层指标实际数据情况对其进行排序。对排序采取首位对高分的方法进行赋值,并将其数值范围确定在0~1之间,取其平均分作为每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其次,根据突变级数法理论,利用归一公式由下向上逐步综合,直到得出最高层总指标的评价结果。 3实证分析
珠江三角洲由9座城市组成,北部有广州市和佛山市,东南部有深圳市、东莞市和惠州市,西部有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和肇庆市,加上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最具活力的三大城市带之一,也是我国城市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区域。珠三角凭借着良好的经济基础、人文地理优势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以及口岸开放等有利条件,旅游人数、旅游创汇、旅游总收入等均列全国前茅,在全国旅游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1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
根据2011年珠江三角洲9座城市各指标的统计数据(其中城市旅游资源禀赋值数据来源于文献),采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得出各市二级指标得分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广州市和深圳市各项指标得分均较高,佛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三市也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条件。人力资源优越、城市环境优美及社会环境良好,是珠海市发展城市旅游的有利条件。从各指标最低值的分布可以看出,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肇庆市这四座城市在发展城市旅游的过程中,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劣势。尤其是东莞市在各指标得分中,有三项最低值。
由各二级指标得分,可进一步算出九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表3)。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排序为: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江门>肇庆>东莞>惠州>中山。通过对三个等级指标得分的分析,不难发现,这一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珠三角各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总的来看,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环境等都可以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
3.2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与建议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城市规模、空港运输等多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因而在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旅游外汇收入等方面领先于珠三角其他城市。深圳旅游资源数量和类型虽不丰富,但其现代化大都市风貌和标志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对国内游客有一定吸引力。广州、深圳两市在珠三角已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旅游竞争力势能,具有高度的“垄断性”;但社会环境支持力是这两座城市进一步提升其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短板。佛山市由于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较强的社会环境支持力,城市旅游竞争力紧随广州、深圳之后。珠海市拥有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又是国家级花园城市,城市旅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广州、深圳、佛山、珠海这些基础较好的城市,应充分利用其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深度开发岭南文化游、商贸会展游等旅游项目,进一步巩固其强大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江门、肇庆两市旅游资源均以自然风景秀丽为特点,但目前无法与周邻的国内著名风景名胜比肩,旅游吸引力有限,旅游收入等低于珠三角其他城市。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两市旅游人数增长率和旅游收入增长率,相比珠三角其他城市较高,说明两市极具发展旅游的潜力。未来两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开拓养身保健游等的旅游市场,加强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收入,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在城市旅游资源方面不占优势,城市旅游竞争力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较差,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对于这三座城市来说,可以依托其全球制造业基地的优势,鼓励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增加旅游元素,发展知识性和参与性强的厂区观光游、工业科普游等旅游项目。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4结语
作为一种基于状态分析的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减少了权重赋值的主观性,避免了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因此用这种方法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观性影响较小。并且,相比其他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的计算量要小得多。本文构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在指标选取时,因受数据不易获得或指标难以量化等客观限制,只能舍弃部分指标,或改用其他指标来代替。如在社会环境指标中舍去城市形象等指标,用“住宿餐饮固定资产投资/总投资”来代替,反映城市固定投资中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这可能会使评价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今后宜在指标选取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138274.html上一篇:丝绸之路与宁夏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