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旅游 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案
世界旅游业 发展 趋势对未来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 教育 现状之间的差距构成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而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保障。毫无疑问,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而所有这些改革都必须有明确的改革思路指导才可能得以顺利实施。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对于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面向 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
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部强调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上,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三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在基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树立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想;在本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上,树立本科教育要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www.11665.cOm高等旅游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教学改革必须贯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应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性和实际情况。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目录的调整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最近两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先后对我国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其结8果是将学科目录中原隶属于 经济 学门类的旅游经济改为旅游管理,并将旅游管理确定为管 理学 门类中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在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也保留了旅游管理专业。这是参照国际旅游教育惯例和我国旅游教育实际所做出的较为 科学 的决定。如前所述,欧美各国大学旅游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广,但为适应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要,大多数院校教学和研究的重点都放在宏观和微观的旅游管理方面。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现状看,虽然几乎所有高校的有关系都采用旅游(学)系的名称,但是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专业多为旅游管理和饭店管理。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在高等旅游教育方面只保留了旅游管理这一个专业,这既适应了国内外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客观上也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归一化的要求,从而加重了旅游管理专业所承担的使命。学科归属的这一重大转变,要求我国的旅游院校据此理顺学科关系,并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这对于那些将旅游学科附属于 历史 、地理、外语、经济和中文等学科的院校来说将是一项十分紧迫和非常艰巨的改革任务。
2.教育思想的转变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如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前述学科和专业目录的调
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就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而言,这一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但对于一些
新兴学科和专业来说,由于其知识的成熟度和普及性较差,因而过分强调拓宽和淡化专业教育则不利于学科的
发展的人才的培养。此外,加强基础和拓宽专业还存在一个度的问题,任何极端的作法无疑都会危害我国高等
旅游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有些教育机构主持制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专业特色已经淡化到难以识别的地步,这无疑是对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提倡的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这一教育思想的曲解或过度发挥。我们不妨设想,如果任何一个学科门类中所有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同小异,甚至没有专业差别,那就意味着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这种所谓的全才将无法为劳动力市场所接受。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应在贯彻强调基础、拓宽专业思想的前提下,针对自身的专业特定,妥善处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这将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成败。
3.办学层次的错位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如前所述,我国的旅游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规模和结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旅游教育的不同办学层次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现象,具体表现为中专和大专教育的“攀高”和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就低”,这一问题在许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也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本科教育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教学,将高等旅游教育“职高化”。我国著名旅游学专家申葆嘉教授在这方面提出的观点具有很高的 参考 价值。申葆嘉教授认为,旅游中专教育应以操作技艺为主,同时涉及一定的应用理论;旅游大专教育应以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为主,同时涉及一定的操作技艺;旅游本科教育则应以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为主,同时涉及一定的应用理论。尽管这一观点在转化为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细化,但它对于不同旅游办学层次的区分无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4.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世纪之交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并对未来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在第一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高等旅游院校作为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其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未来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以满足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需要。34总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其自身的特性和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才有可能摆脱已有的羁绊,更加有效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是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调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解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就总体而言,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需要,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⑦旅游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无疑要服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
2.就具体的业务培养目标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我国旅游方面现存的唯一一个本科专业,其终极目标应当是培养我国旅游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
3.就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而言,旅游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应体现国家关于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
4.就专业培养规格而言,“本科人才是我国未来建设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来源⑧”,因此目前人们普遍接受本科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说法。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概括如下: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 法律 和旅游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说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旅游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创新应变、人际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
前沿和旅游业的发展动态;掌握 文献 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培养目标的调整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提供了依据和前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管理是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类所属的一个独立专业,其课程体系应体现国家关于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但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以下两点:其一,旅游管理是目前我国在旅游方面设置的唯一的一个本科专业,其专业口径应当说已经相当宽泛;其二,旅游学科发展历史很短,其知识的成熟度和普及性较差,对于这类学科和专业过分强调拓宽和淡化专业教育是不利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
2.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力求避免现有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那些由非经济管理类学科创办的旅游相关专业,应克服那种根据自己固有的专业背景和师资力量确立课程体系的不科学和不规范的做法,使课程体系与专业名称从根本上一致起来,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专业特色方面的建设。
3.旅游管理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其课程体系应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但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作为本科层次的专业设置,应正确认识自己所承担的教育使命,课程体系应与自身的办学规格相适应,避免以各种形式的理由将本科教育降低为专科教育甚至职高教育。
4.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课程体系还应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5.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应充分体现旅游业在观念、能力和“语言”等方面对未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对此我们已在前两章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文科专业公共课的确立不属于本项目研究的范畴,但它对于学生 政治 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外语水平和 计算 机应用能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图1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模块组成,即文科公共课模块、工商管理基础模块、旅游管理基础模块和方向模块。如前所述,文科公共课模块在学生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工商管理基础模块的任务在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学生掌握管理、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础;旅游管理基础和方向模块共同的使命就是赋予学生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图1所示的三个方向模块都由一系列核心课程构成。具体说来,旅游 企业 管理方向模块包括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和旅游饭店经营管理等核心课程,其中有关旅行社和饭店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块包括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核心课程;旅游市场营销模块对于上述两个方向模块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其核心课程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业公共关系和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方法等核心课程。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方向模块核心
课程主要是按照我国旅游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最低限度的课程。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说明,我们可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表示为图1。此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还应包括旅游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和专业外语等课程,并相应安排业务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 论文 等教学环节。
(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课程体系与教
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指导与体现的关系,即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的指导,而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的体现。因
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只有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相应的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因此在课程体系调整后,教学内容的改革便成为必然。关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配套改革,教育部在1998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已经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要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从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要精选经典教136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要注重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就每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此进行详细的研究,我们所需要的是关于教学内容改革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思路。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将据此展开。
1.旅游理论体系的完善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
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旅游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概念体系和理论构建尚不完善,这就使得许多专业课程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课程之间缺乏逻辑性,教学内容缺乏独立的个性。因此,旅游基础理论的完善程度将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
2.科学研究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保障
教学与科研是综合性高等院校缺一不可的两项重要工作。毫无疑问,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但离开研
的教学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没有教学方面的研究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没有各
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丰富和先进的教学内容。因此,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的教学内容都面临时代的挑战,就
促使专业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不断丰富、充实和革
新课程教学内容。
3.及时反映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是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旅游业是一个充满
活力和变化的行业,旅游管理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与旅游相关的本科专业,肩负着指导旅
游业和服务旅游业的历史使命,而要想指导和服务旅游业,就必须及时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
开展前瞻性研究,指导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如果能够将对于旅游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务实态度和思维能力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既符合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代表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4.全面反映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教学内容改革的生长点
旅游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研究对象决定了旅游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旅游学科发展的过程原本就是不断吸收诸多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结果,而旅游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无疑也离不开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支持。
5.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集中体现
旅游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使得教材建设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一项极为繁重的任务,同时也成为教学内容改革的集中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应充分贯彻科研先行的原则,在旅游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各种教材的科学体系,并妥善处理教材之间的衔接关系。教材建设还应反映旅游业发展动态、趋势和 规律 ,并注意充分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
旅游研究的水平。在我国目前现有条件下,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全国的力量集中编写一系列水平相对较高的主干教材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外,有计划地引进国外高水平的教材也是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重要途径。
(五) 旅游 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任何专业的 教育 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最终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加以落实,旅游管理专业亦不例外。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所谓基本原则就是在整个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既是教学方法改革的规范,又是改革成果的检验标准。我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与整体教学改革思路保持一致的原则
教学方法是实现培养目标、落实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它必须注意与整体教学改革的思路保持一致。例如,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强调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旅游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对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调整,课程内容也反映了旅游管理实务的动态变化情况,教学方法也应相应地体现灵活多样和务求实效的特点。
(2)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原则
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传授,二是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本项研究认为后者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象旅游管理专业这种应用性强、 发展 变化快的专业来讲更是如此。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短短二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在继续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丰富知识的管理人才,而丰富的知识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仅指一个具体的旅游工作者在特定时期内所掌握的知识与其他人、与过去相比可能是丰富的,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他需要不断摄入新的知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其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再多,学习成绩再好,但如果不坚持继续学习,没有多久就会落伍,而如果他具备随时根据新的需要摄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就可以在发展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因此,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如何提高随时根据新需要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方面。
(3)培养对象更多参与的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应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环节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涉及内容较多,但其中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采用启发式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确切地说在不少情况下是向学生灌输。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法至少有两种明显的弊端:一是将学生放在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使他们对学习内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将有关原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处理中;二是在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讲授的内容与教科书没有什么区别,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和效果。旅游管理专业授课方式的改革或许可以考虑采用这样的模式:首先,选择一部高水平的教材作为该课程内容的主线,它应能系统地反映所在学科准确的概念体系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次,围绕指定教材所涉及的有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由教师指定相应的 参考 资料,这些资料应包括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内容;再次,教师以教科书为主线索、以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心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大部分叙述性内容由学生通过阅读去理解,这样可以彻底免掉教师照本宣科带给学生的厌烦情绪;最后,教师采取启发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阅读中的理解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在理解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将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讨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有关问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布置某些思考题或者由学生自选思考题,促使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有关 文献 ,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有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讨,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采用 现代 化教学手段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尤其是 计算 机多媒体教
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至少可以发挥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极大地扩充信息量。例如,利用国际互联网可以
随时从世界范围内调取最新的信息,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更广阔的背景基础,这种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论
如何不能达到的。其次,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进一步接近国际旅游业务的实际,提高其未来的职业适应性。例如,训练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查询旅游信息,模拟旅游预订。再次,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师更加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并且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非仅限于传授知识本身,并且可以将由此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某些作业,计并完成某些课题和案例分析,这一切在传统教学方式中都是难以想象的。
(3)建设“社会实验室”
与许多产业不同的是,旅游行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行业,许多活动没有办法在学校的实验室中进行完
全的模拟。因此,对于应用学科来说,建立行业的“社会实验室”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一特点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出了一个基本的方向:教学实践活动和专业理论研究活动将必然与旅游行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行业活动的真实性,避免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同时,也只有这样,旅游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地了解实践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对于理论的需要,从而找到理论研究真正的热点和难点,为发展新理论和寻求传统理论的突破提供一种真正的灵感源泉。这就要求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人员和从事旅游业专业理论研究的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本行业教学与理论研究的这一特点,把自己的研究活动建立在“社会实验室”中,牢固树立专业理论研究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基本思想,通过对专实践活动的研究发展专业理论体系。
(4)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多元化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了,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存在的弊端在于形式死板,多数情况下是期未一次性闭卷 考试 ,迫使学生对教科书内容死记硬背,未必有真正的理解,考核成绩也难以反映学生对所学内容运用的能力。改革后的考核方法应从内容和形式上都采取新的标准。考试不仅涉及知识本身,例如某些概念、定义、原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对它们的理解和应用。对成绩的评定也应包括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指标。从形式上应采用结构成绩制,平时作业、测验、实践训练和期末考试各占一定合的比例。同时还可以将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开卷和闭卷相结合,根据不同的考核内容灵活选用适当的考核方式。
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教学方法改革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为了追赶时尚,也不是为了达到所谓电教设备使用率,而是为了满足整个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内在需要。如果没有这种清醒的理性认识,极易使教学方法的改革流于形式,名不符实,以花架子哗众取宠,而丝毫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不断提高教师的总体素质。根据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改革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要顺利实现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有积极的改革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如果教师本人因循守旧或畏惧困难,就不可能有效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次,要求教师勤于钻研,在教学工中
以科研为先导,只有在不断的 科学 研究中,才能不断根据新的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最后,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技术,因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必须率先熟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加以灵活使用。
(3)不断 总结 和交流经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就会不断产生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有相对陈旧的方法被修正或被废除。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要经常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改进。综上所述,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坚持整体一致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原则以及培养对象更多参与的原则,准确把握授方式、教学手段、社会实验室和考核方式三个中心环节,并妥善处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的改革就会取得预期的成果,并确保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最终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住.新时期旅游的特征及其对旅游教育培训的影响[j].
旅游科学,1998,(2).
[2] 南开大学国际
商学院旅游学系.面向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改[r].1998,12.
[3] 国家旅游局人教司院校处.1997年全国旅游院校发展报告[r].
[4]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z].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18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