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试点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但成功和失败参半,必须择时择地进行,不可操之过急。
关键词: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高等
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现在情况怎样,在此仅以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进行初步考察。
一、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环境背景
《世界人权宣言》宣告:“人人都有休息、消遣、周期性带薪休息日,利用假期进行旅行和在本国或国外旅游中获益的权力。”世界旅游组织也预言:“2015年,世界发达国家将全面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我国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和大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旅游和休闲也日益成为普通人民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我国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国际出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全面发展。为顺应21世纪国际国内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发展中国的现代旅游业,早在2000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便确定了建设“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世界旅游组织也预言: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从而预见了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2.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背景
旅游强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旅游强才,强才需要一流的旅游教育作保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便成为培养旅游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部基于对这种形势的判断,适时地提出了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的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的举措,并明确提出“为推动高职院校正确定位,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要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向三年逐步过渡为两年;今后,凡新批准设立的高职院校原则上都实行两年学制”(教高〔2004〕1号)。从而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改革的目标及其政策保障。
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参与两年制的试点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部署,国家示范性软件
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参加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工程的院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相关专业,要从2004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实施两年制试点。据此,经教育部批准的两年制试点学校全国有216所,涉及数控、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当然也有部分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但经过一段时期的试点实践之后,意见并不完全认同。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学院招生情况、教学效果、就业率、学生家长反映、社会认可等因素考察,认为“操作类专业比较适合二年制教学改革”(张建,2007),在其认可名单中便不包括旅游管理专业。而根据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试点实践认为,社会急需、专业性强且校内实训条件很配套的专业能推行两年制,而且在其认可的名单中就包括了旅游管理专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行两年制教学模式试点的旅游管理专业,纷纷又改回三年制,宣告改革失败,但其中也有成功的范例。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三改二”的困惑
1.旅游管理人才需求市场大,但替代性很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新型的旅游饭店等企业大量涌现,特别是旅游业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都必经员工手工操作,而且需要面对客人提供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务,因而这方面劳动力需求市场很大。但旅游业就业岗位层次多,特别是旅游业很多服务岗位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可为广大家庭妇女和尚不具备技术专长的青年提供就业岗位。一般来说,上述人员只需接受较长时间的培训便可胜任工作[1] 。因此,一般旅游人才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实际上工作中甚至中专毕业生比高职毕业生更受欢迎。目前不少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即为一般中专生甚至短期培训生的就业岗位。由此判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市场需求并不像数控技术、电子技术与维修、交通运输、软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电脑艺术设计等专业那么急迫,两年制或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学生家长有疑虑,学校领导不积极
受中国“望子成龙”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家长一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起码能读一个本科,甚至读硕、攻博,将来能谋一个好点的职业,无奈自己的子女分数只在高职高专分数线之内,即使如此仍希望能搞一个“专升本”,也就希望能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的三年制高职院校或专业学习。至于两年制的高职课堂理论教学相对薄弱,“升本”难度较大,后续发展困难多。两年制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症结即在此,尤其是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吃的是“青春饭”,无疑增加了学校招生的难度。从规模效益而论,两年制的办学规模和效益确实不如三年制的规模和效益,这就是目前包括旅游管理专业在内的高职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普遍实施难的奥秘。
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是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亦非真正的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有改革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学生在学期间,2年在校内进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为背景,根据社会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包括模拟导游实训、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旅游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普通话等级考试实训、毕业论文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在内的理论教学;1年在校外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以实现理论和实践、学习到就业乃至于创业的平稳过渡”的人才培养培训[2]。这种模式真正落实了工学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加强和提高,学生和家长都可以接受。同时,也不影响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效益,故而为大家所接受,发展迅速。
三、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成功范例原因分析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2004年之前所实施的是三年制人才培养模式。200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素质和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三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先后被遴选为学校重点专业和广州市示范建设专业,初步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1.本阜人才需求市场旺盛,专业定位准确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位处珠三角的核心部位。而珠三角地区向来是劳动密集区域,简单制造业、服务性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不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两年制高职教育恰好契合这样的实际需要,培养出一批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充实到生产与服务的第一线。这批人才充实到了生产与服务第一线,既具备一般劳动工人缺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也比本科生更熟悉生产、服务的环节,这才是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人才[3]。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即属于此例。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依托珠三角地区旺盛的旅游需求市场,将原三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变成两年制的“导游服务与旅行社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前者定位为主要面向旅行社及相关旅游企业,重点培养导游员、景点讲解员、计调员、门市接待与销售人员[4];后者定位为面向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培养能够从事酒店餐饮、前厅、客房等一线接待服务与相应的中、基层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技能人才[5]。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准确定位,其相应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命力便可想而知。
2.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推行工学结合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两年制的“导游服务与旅行社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遵循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文件精神,进行了一系列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首先,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三段式的传统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核心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课—职业能力课—拓展能力课”等模块组成的课程新体系。并明确要求,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而且要求“职业能力课模块”的每门课程的50%学时为实践学时,还特意安排学生第四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一个学期[6]。其次,大力推行“双证”制度。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互沟通和衔接,做到课程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7],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工学交融,全真实训。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实训、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即校内通过仿真实训室进行技能培训,并按照技能鉴定的标准进行考核;校内实习是指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专项实训;顶岗实习即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顶替某一具体岗位的全真实习,能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和节假日到附近相关企业进行有报酬的打工实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水平。
3.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质的教学团队
真实的职业环境有赖于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在这方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下了大本钱的。如“酒店管理”专业,学校投资400万元建起了青年旅馆、中西餐服务实训室、调酒实训室、茶艺实训室、机房等5个主要实训室,还有11个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导游服务与旅行社管理”实训专业同样耗巨资建立起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旅游实训中心,下设旅行社实训室、导游实训室、旅游交通实训室和旅游开发实训室等4个校内实训室。其中,旅行社实训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室,配备了复印机、传真机、电脑销售和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等设施设备,还可以开展旅游咨询、旅游接待、线路设计、线路销售、门票车票销售等生产性实训,可以开展旅游门市接待、外联销售、计划调度财务控制等实训项目,从而保证了实训的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这也是他们的强项。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总共12人,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各占50%。专任教师中50%具备高级职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与具有“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已达90%,企业兼职教师中50%具有技师职称,故而近三年内其教学团队具有公开发展论文38篇、出版相关教材12部的业绩,从而为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教师基础。
四、结论
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造成的原因有多种,但成功的经验具有示范性,值得重视。总体而论,不可操之过急。在旅游人才需求市场很旺的区域,以及经济实力雄厚、教学条件优越、教师队伍素质优良的区域或学校,可以继续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其成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五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 奚敏.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56-58.
[3] 顾洁,彭如海.广东高职院校二年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3):189-190.
[4][6] 刘佳环,郭盛晖.工学结合的两年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4):6-10.
[5][7] 饶雪梅.关于二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31-13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4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