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努尔哈赤的内合外联 构建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

努尔哈赤的内合外联 构建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前 言
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而且国家相关政策目前也积极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辽宁省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与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和地区相比较,我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大有潜力尚待挖掘。本文即从旅游业的自身优势入手,借鉴目前国际、国内较热门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结合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将努尔哈赤作为满清文化、辽宁省旅游形象的代言,进而提出构建以地方文化为依托的区域旅游的可行性分析和措施,以期能为我省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区域旅游 文化依托 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


目 录
前 言1
一、旅游业的内涵及其优势4
(一)朝阳产业4
(二)低碳产业5
(三)国情产业6
二、辽宁省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区域旅游的意义7
(一)辽宁省旅游业的现状分析7
(二)辽宁省发展区域旅游的意义10
三、 努尔哈赤的内合外联——对辽宁省发展区域旅游的建议12
(一) 积极构建区域旅游圈13
1、构建辽宁省内部区域旅游圈的可行性分析13
2、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的握手——构建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
的可行性分析14
(二)构建区域旅游圈的具体措施20
1、旅游产业从业主体的结构升级20
2、区域旅游圈品牌的整体塑造21
3、区域旅游圈的维护宣传22
参考文献:24

努尔哈赤的内合外联
——构建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 积极助力辽宁经济大发展一、旅游业的内涵及其优势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旅游业具有以下优势:
(一)朝阳产业
朝阳产业可以认为是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条件下可演变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
对于旅游业来说,目前,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旅游业收入为地方gdp贡献巨大。以我省大连为例,如图一所示:
(图一)

“十一五”期间,大连成功打造了“浪漫之都”的城市品牌,开创了国际旅游业先河。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评估,大连市“浪漫之都”城市品牌价值约1000亿元,成为大连在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重要的无形资产,可以说旅游业已经成为大连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日常消费品,比如根据目的地远近而选择的短途、中长途游、出国游甚至太空游;再比如根据形式选择的培训考察旅游、福利待遇旅游、奖励奖品旅游等等。所以,市场前景广阔,可谓朝阳中的朝阳。
(二)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而旅游业由其自身行业特色决定,必将是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一员。
相对于传统的依靠能源消耗的产业来说,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能源消耗、低量碳排放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2007年我国各行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比重,可以做如下统计:

(图二)

如图二显示,最耗费能源和资源的是工业,根据近二十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工业的这一比重基本维持在70%左右。尽管其中没有对旅游业进行统计,但旅游业的能耗比重应远小于表二中c项所列产业能源消耗比例之和即15.61%。参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公式,按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来初步估算单位旅游业增加值能耗,结果为0.202,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低碳产业的优秀代表。
(三)国情产业
2011年4月11日,亚太旅游协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席并致辞。他强调,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在今后五年中,中国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策并举,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他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充满变数。旅游业率先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也是抓住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机遇,适时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的需要。近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三大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传统的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2002年—2009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目前,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是12%,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39.3%,这不仅如图二显示,最耗费能源和资源的是工业,根据近二十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工业的这一比重基本维持在70%左右。尽管其中没有对旅游业进行统计,但旅游业的能耗比重应远小于表二中c项所列产业能源消耗比例之和即15.61%。参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公式,按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来初步估算单位旅游业增加值能耗,结果为0.202,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低碳产业的优秀代表。
(三)国情产业
2011年4月11日,亚太旅游协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席并致辞。他强调,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在今后五年中,中国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策并举,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他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充满变数。旅游业率先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也是抓住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机遇,适时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的需要。近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三大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传统的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2002年—2009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目前,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是12%,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39.3%,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旅游业属于服务业,相对于其他的第三产业,在发展潜力、低碳环保和投资回报率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要求。
二、辽宁省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区域旅游的意义
(一)辽宁省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各方面配套设施和相关行业的完善、发展,我省旅游业有了长足进步,在我国东北旅游市场中占据较高的份额。但相对于旅游业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地区来说,我省旅游资源的潜力还未被充分挖掘出来。以我省沈阳、大连两个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与北京、上海、重庆、苏州四个城市的比较来看:
(图三)

相对于我国三个直辖市和一个华东区域旅游市场的二级城市来看,沈阳和大连还较之存在很大差距,但在旅游资源的占有上,我们其实并不逊色。由上面图一表格还可以看到,大连市2009年旅游总收入为480亿元,而这一数字,则是我省内同样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部分市、地区全年gdp总值的两倍还要多,所以,我省旅游业在区域内的发展上极为不平衡,旅游资源价值还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旅游业对gdp的贡献力量也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而区域旅游文化圈的构建过程正是将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区域模式创新并促进地区和谐共同发展的举措;《纲要》还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主线,旅游业面对复杂、激烈的市场环境,实行跨区域的发展方式和多元化管理,正是两个转变的实践体现;同时,区域旅游的发展更有利于旅游从业主体的产业结构升级、结构优化、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与竞争力,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改善民生,这些都是符合《纲要》基本要求的集中体现。因此,《纲要》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区域旅游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旅游业的进一步创新也必将使我们的理论更加丰富。
(二)辽宁省发展区域旅游的意义
区域旅游,可以理解为,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由多个组成单位共同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进而形成区域旅游产品体系,并以统一旅游品牌推向市场。
“十七大”中提出,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大举措之一便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区域旅游的框架构建和运作既是区域结构调整的实际体现,同时也包括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区域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背景下,区域旅游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多个区域已建立了以构建“无障碍旅游区”为目标,旨在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的各种合作框架。区域旅游合作已经逐渐开始成为提高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旅游总体形象,实现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国内常规旅游线路中比较受欢迎的“华东五市”线路,“港澳台”线路;在国际上较有名气的“新马泰”线路,和近两年较为火热的欧洲四国、七国、十国等不同组合线路……这些都是区域旅游线路的杰出代表作,备受旅游者推崇。
从辽宁省自身旅游资源优势来看,省内各个城市之间,可谓各具特色,而且交通方便,人口众多,这就为省内区域间组合旅游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从区位优势上来说,辽宁省南部临海,东部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江海相望且海、陆、空交通便利;北部与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毗邻;西部与河北省相邻且有动车可在朝晚之间从沈阳往返首都北京。
对我省的区位优势进行分析,不难看到:东部的韩国、日本历来属于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集散地,我省丹东具有赴朝鲜出境游的天然条件;北京是目前国内旅游行业收入最高的城市,其旅游业年收入远高于我省沈阳与大连的年收入之和;内蒙古自治区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且在人文、自然等资源方面有着其他旅游市场不可代替的特性;吉林省旅游业近年发展稍落后于我省,其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开发、相关行业发展瓶颈及其核心城市的产业基础,与我省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结论,与东部的韩国、日本和西部的北京在区域旅游框架构建过程中,重点在于行业多方资源的共享,特别是与其实现客源的共享;与内蒙古构建区域旅游的框架,鉴于合作对象的地理特点、资源特色,则可以有多方位、多途径、多层级的构建,而且两省区间交通方便,在多种行业上有着良好的合作历史,因此是目前最易实现的区域旅游合作。借着“十二五”的东风,如能积极探索、真正建立起区域旅游合作的框架,对提高旅游业质量,充分挖掘、实现旅游业的价值,塑造区域品牌形象,助力全省经济发展,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努尔哈赤的内合外联——对辽宁省发展区域旅游的建议
努尔哈赤,在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后改称兴京,今中国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
并于1616年在此称汗,1621年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1625年迁都沈阳,今天沈阳的福陵(东陵)既是他长眠之处。努尔哈赤,一位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女真族首领、一位为辽宁留下无数精神、物质宝贵财富的经典人物,同时,他也更是今天一个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所以,用努尔哈赤来代表辽宁省,当之无愧,其身后丰富的满清文化更值得我们不懈地去探索、保护,如能充分利用满清文化来塑造我省的旅游形象,对提升地区品牌价值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以努尔哈赤作为辽宁省文化代言形象,暂时仅对我省内部以及我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区域旅游,构建区域旅游圈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由于省区内部的构建要素分析大多包含于跨省区构建要素之中,所以又以后者为主要阐述对象。
(一)积极构建区域旅游圈

1、构建辽宁省内部区域旅游圈的可行性分析
辽宁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简称“辽”,寓意“辽河流域,永远安宁”,省会为沈阳市。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全省陆地面积14.69万平方公里,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人口4319万(截至2009年年底),其中汉族人口占84%,还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55万人,占全省的16%;辖2个副省级市(沈阳市,大连市)、12个地级市。各市旅游资源丰富,东西有别,南北各异,江海并举,山泉相映,四季各有景,跨城不同俗。全省共有鞍山千山、鸭绿江、金石滩等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见,我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省内构建区域旅游圈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实行多产品体系组合,比如,将空间距离较近的单位,根据各自特色,组成短途系列线路;将文化风俗特色较为鲜明的单位组成民俗文化系列线路;将红色景点组成教育系列线路,等等。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我省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旅游业整体的发展情况,这些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黄继光、邱少云两位同志的烈士墓所在地调查为例,即便是省内民众,对其所在地点也是知之者甚少;再以抗美援朝战争中被授以英雄城市的丹东市为例,其知名度远不如井冈山、延安、遵义等地,如果说,延安是特定时代中国的红心,那么丹东可以说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的所在地,因此,我省这些资源都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挖掘利用。
总体来说,我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完全具备构建省内区域旅游圈的条件,其中也一定大有文章可做。
2、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的握手——构建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的可行
性分析
成吉思汗与努尔哈赤,可以说分别是内蒙古与辽宁两省区地方文化的代言人,在两省区间,深刻挖掘民族历史文化,组合特色旅游资源,规划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打造国际型的旅游知名品牌,对两省区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发展,一定会是如虎添翼,对我省更是大有益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发展辽蒙文化区域旅游,构建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的可行性:
第一,构建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的地理优势。
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在地理上相毗邻,而且交通方便,航线、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为构建区域旅游圈提供了交通保障,如图三所示。
内蒙古,面积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36万人(2010年9月全区常住人口),旅游资源以草原为主打品牌,伴有森林、山地、沙漠、湖泊等;辽宁省陆地面积14.69万平方公里,人口4315万,旅游资源融合了海洋、山、水、洞、府等。内蒙古辽阔粗犷,是典型的塞外风光,而辽宁省则相对更加秀美精致,颇具南国风情。两省区旅游资源有诸多互补之处,因此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不易产生产品重复和审美疲劳,这也是构建区域旅游圈的产品特色保障,如图四所示。

第二,构建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的人和优势。
从两省区的文化代言人来看,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同属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并且均是其所处时代的杰出领袖,女真人与蒙古人所建立的王朝在历史上都曾盛极一时,在血缘和文化上又有诸多融合传承。这些,就从根本上奠定了两省区旅游资源既各具特色又相融相通的文化基础。
今天,两省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是日益广泛,联系更加密切,比如:
2010年4月16日至18日,内蒙古自治区党政学习考察团来辽宁省考察学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座谈讲话中说到,内蒙古东西狭长,横跨东北、华北、西北3个经济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决定了内蒙古必须加强和周边省区的联系……只有主动融入东北发展,积极接受东北的辐射和带动,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更大发展。这充分表明,内蒙古自治区亦有与相邻省市、地区积极合作的意向。
再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09年开始,与辽宁省朝阳市水库管理局共同在阎王鼻子水库进行大银鱼的人工养殖开发。几年来,通过此项合作,不仅使大银鱼生产技术得以推广,实现了技术与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经济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近年,辽宁部分港口的陆港建设发展已深入到内蒙古自治区内的部分城市,打通了欧亚大陆的出海口,更是加深了两省的关系。
在两省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的交流基础之上,如果区域旅游圈的构建能够整合资源、携手发展,势必将对地区经济贡献巨大,区域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必将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
第三,辽蒙文化区域旅游的线路规划。
内蒙古东西横跨2400余公里,南北飞跃1700公里,辽宁省仅是其相毗邻的八个省区之一,因此辽蒙文化区域旅游圈的构建应根据线路长短,划分为大小不同的次级圈。
内蒙古由东向西主要以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阿拉善等草原大概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以通辽市为中心的科尔沁草原和以赤峰市为中心的昭乌达草原,分别与辽宁省西北部阜新、朝阳二市相毗邻。阜新、朝阳二市,在辽宁省的发展排名中,较为靠后,因此,完全可以考虑以其地理上的优势,与内蒙古通辽、赤峰二市合作发展区域旅游,这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大有益处。
在内蒙古境内,如果仅就草原单项旅游产品来说,则各盟市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而在辽宁省境内,各市的旅游产品均别具特色,这就需要在全面了解、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将辽宁省的各市旅游资源与内蒙古的草原旅游资源,根据市场需要推出不同的产品体系。对于天数较多、线路较长的旅游产品组合来说,其选择范围也就越广,需要进一步的组合。这里举一个天数较少,线路较短的简单例子:
“辽蒙文化在身边——内蒙古通辽,辽宁阜新、朝阳三日游”
第一天:内蒙古通辽市——草原特色旅游,以及参观藏传佛教寺庙,地方特色产品企业(麦饭石加工、蒙牛工业园、罕山牛肉干等)夜宿蒙古包;
第二天:午餐后乘坐4310次(12:25—15:55,3.5h)前往阜新,入住宾馆,市容游览,夜宿阜新;
第三天:早餐后,参观阜新地质奇观,摩崖造像,东藏瑞应寺等,午餐后乘大巴车前往朝阳(140公里,2h),游览综合性旅游区,凤凰山,古街,鸟化石公园等处。返程。
(此线路所列景点组合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完善)

此条线路为较短线路,三天左右可完成,主要依托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行程轻松,可作为周末短途游线路进行市场推广。
(二)构建区域旅游圈的具体措施
我国东北地区是较早提出旅游合作构想的区域之一,但就旅游合作整体形势来看,进展尚缓慢,无论是宏观环境、规划战略还是企业人才方面都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推进区域旅游圈的构建进程,当务之急,是要从市场、制度、产业、企业及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重点、有次序地尽快解决,抓住主要矛盾,挖掘各个区域单位的优势,实现旅游产品的有效、高质组合,这是实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
1、旅游产业从业主体的结构升级
东北地区的城市多以资源型为主,辽宁省即是典型代表,这其中存在很大成分的历史原因,所以,其第三产业起步较晚,旅游业更是如此,因此在管理和服务水平上,较其他较发达省份相对滞后,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在辽宁省境内,东部与西部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象比较明显,旅游业收入差距也较大。这就要求西部旅游业从业主体努力提高合作的硬件配套水平及软件管理水平,积极与东部旅游部门合作,为区域旅游圈的构建创造优良的软环境。
为积极促进区域旅游圈的构建,政府方面可积极鼓励官方、民间的多种形式交流,搭建桥梁,省区内部、省区之间,多方位、全方面交流,鼓励和支持资质高、规模大、信誉好的旅游企业在区域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联营重组并开展业务;以资本、资源为纽带,进行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在从业人员结构方面,也亟需升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存在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并缺乏统一标准的规范培训。从业人员是联系行业各环节的关键,因此,提高入行门槛,将服务业综合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促进行业更高水平发展的重中之重。
2、区域旅游圈品牌的整体塑造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产品体系的完整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整合。如欲打造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圈品牌,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大力提高产品得适应性和品牌价值。这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区域内各单位以及与跨省区相关各单位,统一协调、加强沟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进而形成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做到有重点、有区别、有创造性的开发,将区域旅游圈形成一个整体推向市场,这样才能够提高竞争力,从而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具体来说,第一,辽宁省具有浓厚的满清历史文化,如能够将之与酒店、商场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文化创意结合,打造城市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则对多产业共生协作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要重视培育核心旅游产品,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借鉴已成功的经验,将森林、冰雪、界江、湖泊、湿地、熔岩、海洋、洞府等单项产品进行专门规划、升级,形成极具特色的旅游品牌;第三,要不断开发、完善综合性的旅游产品,这是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的最佳途径。有效利用交通便利条件,发挥交通点、轴优势,在国际、国内市场适时、适地推出应对不同季节、不同主题的特色产品体系,以避免因季节、气候等原因造成的行业畸形发展。
3、区域旅游圈的维护宣传
区域旅游圈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区域旅游市场统一运作的层面上来,实现行业各环节积极运转,各要素自由流通。因此,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制度,消除区域内各单位之间的壁垒,是区域旅游圈发挥作用的前提保障,更是这一发展模式的魅力所在。所以,政府方面的重视,政策法规的出台完善,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与管理尤显重要。
在市场推广方面要做到:第一,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多渠道立体化宣传。在国际、国内市场建立和完善区域旅游信息网络。第二,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立区域旅游营销理事会,充分发挥相关利益主体的力量,统一进行整体形象营销推广。第三,积极申办、筹划、参加行业相关国际和国内会议、活动。将区域旅游形象形成一张精彩独特的名片向全世界呈现、递出。
对于区域旅游圈的构建、完善,还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以期深刻挖掘、全面体现旅游业的价值,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贡献最大力量。本文尚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愿与朋友们多多交流,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石培华,吴普.发展低碳经济旅游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举措[n].中国 旅游报,2010-01-18
[2]周永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j].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讲稿汇编,2011-04
[3]常丽.“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发展战略[j].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讲 稿汇编,2011-04
[4]李飞.循环经济与辽宁经济发展模式创新[j].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讲稿汇编,2011-0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4173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