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52-02
一、黄金储备的历史变迁
黄金储备问题归根结底是国际货币制度产生、发展、变革的历史产物。国际货币体系先后大?s经历了三个阶段: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由于不同货币体系下所实行的汇率制度不同,黄金所发挥的作用亦不同,所以随着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是各国主要的储备资产。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不断扩大,作为一种稀有贵金属,黄金逐渐不能完全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同时,黄金作为一种矿产资源,不同国家存量差距较大,这种根本性质上的不公平不但影响了金币的自由铸造,也影响了金币的自由流通。一战时期,由于参战国大都使用黄金购置军火,导致黄金自由输出与银行券兑现业务的停止,最终使得金本位制崩溃。
与金本位制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了一定的改进。在该体系下,美元几乎拥有与黄金同等的地位,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支付手段和储备手段。但是,该体系要求美国要通过在国际收支中长期保持顺差来增加其黄金储备,从而使得美元币值的稳定,让其他国家能够接受美元,将美元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同时,美国又要通过长期保持国际收支逆差,来避免全球面临外汇储备短缺的风险、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的现象。这种自身存在的无法化解的矛盾性让该体系的崩溃成为必然结果。后来,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结束。
1976年4月,牙买加体系正式形成。在该体系下,增加了清偿货币的数量,出现了双汇率制度并存的局面,使得各国经济愈发独立、灵活。但是,该体系仍然不够健全,需要进行改革。
二、黄金储备的优劣势分析
长期以来,黄金作为各国国际储备中的重要储备资产,有优于其他储备之处,也有一定劣势所在。
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其优势在于:第一,可靠性。当国际上出现局势动荡时,黄金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第二,独立性。一国黄金储备的多少完全受控于该国自身,其他任何国家无权干涉。第三,代表性。一国黄金储备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国的经济实力。
黄金作为储备资产,也有其劣势所在:第一,流动性较差。在现有体系下,黄金不能直接用于支付,而在变现过程中,较高的成本会降低黄金储备的吸引力。第二,收益率不稳定。波动的黄金价格与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国家持有黄金的收益率不够稳定。第三,增持难度较大。受到产金成本和其他用金需求的影响,一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难度较大。
三、我国中央银行黄金储备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从有关图表中可以看出,1975―2014年,我国外汇储备量总体呈不断上升态势。自2015年起,受到对外投资、资本外流、藏汇于民等多方面影响,外汇储备量开始下降。而与此相比,我国的黄金储备在2015年之前变动较少,平均增长速度较为缓慢。2015―2016年,黄金储备逐年增加。但整体看来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仍为一个不断下降、趋于平稳的态势。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统计,1975―2014年,我国黄金储备量变化次数只有4次。1975年,我国黄金储备量达到1280万盎司,在随后的七年时间里,黄金储备量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在这段时期,国际上大多数对外结算开始使用黄金,黄金的货币功能明显体现。同时,10%左右的黄金产量年增速也为我国增加黄金储备奠定了基础。1981年到2000年,在这20年时间里,我国黄金储备量一直维持在1267万盎司这一水平。这段时间正好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黄金朝着非货币化方向演变的过程,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物界,都纷纷开始质疑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因此,许多国家开始减持黄金储备,我国央行也调整了黄金储备量,只是减持规模相对较小,整体变化不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黄金储备的重要性在抵御危机中得以体现,我国的黄金储备发生了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变动。2001年,我国央行将黄金储备调整为1608万盎司。2002年继续增加到1929万盎司,之后7年当中,基本一致维持在该水平。但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使美元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这加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缩水风险。为降低这一风险,进一步优化国际储备资产结构,我国央行于2008年适时增加了1460万盎司的黄金储备,直到2014年一直维持在3389万盎司。2015年起,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等原因,我国黄金储备量开始逐年增加。
2016年,我国黄金储备量达到5924万盎司,较2015年增长258万盎司。就目前来看,世界黄金储备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中国位居世界第六。如果仅仅从黄金储备规模来看,我国央行黄金储备似乎不少,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至少排在前十名。但是,我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无论是从与发达国家相比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适度规模的角度来看,均是偏低的。
四、我国中央银行黄金储备适度规模的探讨
一个国家究竟储备多少黄金适宜,或者说黄金储备在国家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多少恰当,这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其黄金储备量。我国央行黄金储备的规模应满足几个需求:一是偿还外债,稳定本国汇率。二是分散外汇储备风险,优化国际储备结构。三是维护国家货币信用,支持国家主权货币国际化。四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政治安全。基于以上条件,笔者认为,由于美国和欧元区国家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央行黄金储备量大而外汇储备量相对较少,所以我国央行的黄金储备规模不能完全按照美国或欧元区国家的标准来增持,其标准只能作为参考。通过查看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在该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考虑我国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借助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笔者得出结论:我国央行黄金储备规模应为外汇储备总量的6%~8%比较适宜。截至2017年1月,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占比只有2.2%。201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额为30105.17亿美元。2016年黄金平均价格为1200美元/盎司。根据适度规模占比分析,我国央行黄金储备价值应不少于1806亿美元,即我国央行黄金储备规模至少应达到4267公吨,扣除现有的黄金储备1842.6公吨,我国央行仍需增持2424.4公吨的黄金,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提高我国外汇储备收益水平。但是,就目前的国际金融形势来看,黄金价格并不十分稳定,未来的走势难以预测。所以,我国央行在增持黄金储备的同时,仍然要关注适度性问题。即使在上述分析中,得出了笔者所认为的我国央行黄金储备适度规模的黄金储备量,但也只是一个理论状态下的理想值,存在着误差。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央行应适当增持黄金储备。 五、我国增加黄金储备规模的实现路径
黄金储备作为国际储备形式之一,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无法避免的劣势。因此,在增加黄金储备时,需要谨慎行事,要将其作为一个长期战略规划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一)适时适量购入黄金
若在国际金价较高时,通过大量购买黄金来增加我国黄金储备,会推动金价持续上涨,提高国际储备成本。而当国际金价较低时,虽然购买黄金可以减少国际储备成本,但过低的金价会降低我国黄金储备的实际价值。如果金价持续下跌,大量购买黄金可能不但不能增加我国的国际储备,还有可能出现储备资产的损失。因此,运用这种方式增加黄金储备,需要选择恰当的时?C,在能够减少购买成本的同时,降低储备风险,实现保值增值。
(二)“藏金于民”
国家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金购买黄金的方式,来使得黄金在官方储备增加的同时,民间储备得以同步增长。“藏金于民”政策的实施,不仅能够增加一国的黄金储备,而且不占用国家资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策略。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黄金市场,扩大黄金投资范围,增加黄金投资品种,确保民间投资黄金渠道的畅通,从而更好地推动“藏金于民”政策的实施。
(三)完善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增加黄金的流动性,实现黄金储备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国应通过完善黄金市场,加大国库黄金在市场上的出租量,凭借收取租借利息等方式,实现黄金储备的保值增值,弥补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此外,国家还可以运用收到的利息等资金,购买更多的黄金,从而实现黄金储备规模的增加。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13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