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一、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简述
通常人们所讲的,所谓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的基本的信贷业务过程中发生的,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遭受损失或者获得额外经济收入法人一种可能。普遍意义上所讲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狭义的信贷风险。狭义的指的是只有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一面既只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一种。本文探讨的正式这种只会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狭义的信贷风险。说完狭义的信贷风险,那应该还有广义的信贷风险。顾名思义,所谓的广义的信贷风险主要是指机会使银行获得收益也会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本文所要研究的商业银行的狭义的信贷风险主要包含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商业银行的所获得收益与所遭受的信贷风险是正相关的,是一种正比例关系,既银行承担的信贷风险越高,商业银行遭受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越大,与此同时银行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也随之增大。第二,与商业银行日常经济活动相关的经济实体,比如政府,公司企业,个人消费者,商家和其他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承受者。第三,在商业银行日常经济活动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内部经济系统形成了一种自我平衡和自我适应的机制。
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突出性问题
(一)信贷前调查问题
目前,我国的有些商业银行在信用贷款发放之前存在着调查不仔细、相关资料收集不认真等现象;有些商业银行随便采用企业或个人交给的资料数据,缺少对虚假信息,虚假资料的有效防范,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值得商榷。不能够及时发现各种不良的信贷行为,而且对企业信誉度和个人信用度审查不够严密,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有可能导致贷款发放前资料调查报告存在形式主义,不严密,不仔细,贷款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二)信贷时审查问题
由于我国银行业市场发展不够成熟,我国目前各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的不良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对开户前的信贷资格审查审查不够严格,严密,严谨。没有严格按照信贷管理制度执行,这种情况的存在更加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性,增加了信贷的不安全性。比如,有的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暂时的收益,完成年度的业绩目标而对一些大型的企业客户放松检查,对其财务资料审核不严密,导致一些大企业集团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使大量信用贷款变成了呆账,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三)信贷后检查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只重视信贷营销而不重视信贷检查的弊,信贷的任务就是简单地将贷款袋出去。而且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落实信贷安全管理责任机制不到位,对于信贷后的管理工作环节相对薄弱,存在管理盲区。信贷风险责任追究机制没有落实,因此导致不良信贷持续不断地发生。要想减少贷款的拖延时间,增加贷款收回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就要不加强管理,就需要加强对信贷客户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同时严格深入贯彻落实信贷管理责任机制。
三、当前情况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及思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然没有达到既追求速度和规模,又重视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式经营”的模式。只有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控管理,才能让银行的信贷业务取得相应的收益。商业银行可持续经营的根本途径是不断提升风险控制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信贷日益风险增加,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强信贷风险的防范和监管就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规范化的高效的风险监管掌控体系,从而形成信贷风险管理的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的运作机制。
(一)充分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的内部管理机制
首先要在银行内部形成良好的信贷风险自我监控氛围,建立现代商业法人产权制度。要使企业法人责任制度真正的落实到位,加强管理。让银行利益与法人责任人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这才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监控机制有效运作的的基本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提高整体的信贷风险监控技术水平,提高可操作性。
事银行风险监控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风险控制应制定专门的详细的贷前调查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应当建立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相结合的风险评估、监测体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战略,把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上来,能够更加持久的掌控风险,使其处在一个相对可控范围内。形成严谨、规范、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二)要加强对问题贷款的处理,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审查率
降低不良资产所占比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不良资产的资产重组、加大对道德风险引起的逃债行为的法律诉讼、严格落实呆(坏)账核销准本制度。管理好对不良资产与安全资产的分类,更好的盘活不良资产库存,把不良资产规模占银行整个资产的比例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要拓宽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手段,创新思维方式。在当前情况下,为了更高效的化解不良贷款,必须创新观念,改进机制,改善手段。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借力打力。同时要与投资银行等机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还要充分利用资产流通市场,并尝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甚至是外资的关注度,让社会资本和外资来投资不良资产,从而分散风险。 (三)要加强对信贷结构的管理,实事求是的调整信贷投入,做到与时俱进
要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投资。要准确的判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对相关行业和产业政策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在最大限度的降低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那些信用良好,经济效益稳定,不存在道德风险,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的投资。加大对信贷风险低,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的支持度。一如既往的支持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和行业,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龙头企业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要适时调整客户结构,加大对信贷所涉及的行业风险的关注度。目前,我国部分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银行应当配合国家做好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银行的贷款投向应该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一致,对各个行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对国家的政策调整要反应迅速,对未来贷款投入方向作出准确的预测。
(四)不断完善信贷业务地具体操作体制
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尽快建立规范的商业银行制度,引进国内外战略,不断优化内部组织结构,银行的信贷决策体制要更加科学合理,风险管理体系应该更加严谨要使财务会计制度更加严谨,信息披露制度更加透明。最主要的是是建立银行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的权利制衡机制,加大对贷款审核权利的制约。同时要加强外部环境对银行风险的监督,充分发挥银监会的监督管理作用。
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立法法制建设,对宇那些恶意逃避银行债务、恶意拖欠贷款的单位必要时进行法律制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央行应该对企业兼并,重组,破产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和监督。政府要全力协助金融机构依法有效的对自身金融债权的维护,保证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应当着力解决银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建立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为了有效的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央行应该严格规范企业会计信息处理标准化制度,提高企业信息公开透明度。
(五)要完善各项信贷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在当今信息时代,应该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的作用,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信贷风险综合管理。对每一个操作细节都要设定详细具体的操作系统。把信贷政策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应用到与之对应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中,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行为,系统便会自动关闭,从根源上拒绝违规操作。这样就最大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信贷风险。
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加强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化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的对可能发生的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监控。使商业银行信贷担保制度贯彻落实到位,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信贷担保经验方法。努力达到与国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采用的合法贷款担保制度相接轨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把商业保险引入到信贷风险中来,依靠商业保险可以有效地化解银行的信贷业务的经营风险,分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有效避免借款者逃债行为的发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134682.html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