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首先,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热衷于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由于实力较小,竞争力实力弱。发展战略不明确,业务经营重点与国有商业银行雷同,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其次,城市商业银行硬件设施落成后,电子化程度相对滞后,使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跟不上中间业务发展的要求,又无法与国有银行相比,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策略
(一)客户定位:城市居民和中小企业
在商业银行激烈的竞争中,争夺客户资源已成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城市居民应该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方面因素使个人信贷比重逐渐加大。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也不断提高。此外消费理念的变化也是产生个人信贷的主要原因,超前消费已经的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超前消费已成为个人消费方式中重要的项。这些都导致融资与投资需求迅速提高。而国内其他银行因既定的经营方式和业务结构的局限以及对新业务的认识偏差,相关业务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这恰恰是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具有坚实可行的基础。在我国经济成分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的今天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不对称直接体现为缺乏与中小企业配套的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已占全国GDP的50.5%,所解决的就业量占全国城镇总就业量的75%以上。由此可见,支持这部分中小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将是城市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源泉。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目益活跃。需要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将成为城市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及市场份额的坚实的利润支撑点。
(二)经营区域定位:当地化经营为主.探索区域化经营
经营区定位指的是商业银行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地理区域作为自的目标场。经营区域定位存在当地化经营和区域化经营两种选择人认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在因地制宜原则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不同。实施以当地化经营为主、探索区域化经营的市场定位策略。
首先,包袱轻、资产规模小但质量高,盈利能力强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当地化经营定位,即立足地方。发展为“小、精、特、专”模式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比规模较大的银行更能够提供银行和社区相互作所需的 “亲和性”。通过这种联系有助于解决贷款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些潜在贷款申请者特征是由其所在社区经济社会环境和特定资产决定的银行面对贷款申请时,如果缺乏社区效应参照物,只能独立、隔绝地评估每一个申请人资信状况。然而,社区环境却能将社区每个贷款申请者置入到一个相互联系的团体中。这些贷款申请者的特性就变成了相互依存特性,而且相当部分申请人拥有的资产具有地区性和固定性。因此社区具有特殊的“溢出”效应。城市银行和所在社区天然的亲和性,必然会使这种“溢出”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提高信贷评估质量、降低评估成本。
其次,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有条件地探索实施区域化经营定位。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区域化经营定位是业务拓展的需要,是集约化经营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区域化经营定位是业务拓展的需要。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区域的限制,可能导致其无法开发利润率较高的业务,甚至失去现有优质客户。
第二,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区域化经营定位是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同一地理区域内的若干家商业银行的财务系统、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多种资源重复投入,单个设备购置存在极大的投资浪费。例如银行卡系统,从硬件和软件设备的购买。开发商可以多次重复高价卖给各家商业银行,而在区域内统一模式,通过一级委托购置,总成本至少要降到一半以上。
第三,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区域化经营定位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各城市商业银行均是各地方政府控股,其市场定位也是立足地方经济,实现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对于对国民经济贡献度极高,资金却严重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最合适的融资方式是以中小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仅关系到其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就业问题、扩大内需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商业银行通过重组联合,实现区域化市场定位。可能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13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