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一、银行业经营“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伴随着经济“三期叠加”以及金融领域变革的持续深化,近几年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发展也表现出新的特征。
(一)规模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近年来,受金融脱媒持续深化、客户资金理财化以及互联网金融崛起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投融资结构日趋多元化,商业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中的占比持续下降,存款业务也受到较大冲击,存贷款增速持续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商业银行利差空间持续收窄,盈利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近两年表现更为明显。2011~2014年,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分别为19.2%、18.3%、13.61%和13.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3%、18.9%、14.5%、和9.7%,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首季,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3.73%,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利润同比增速均低于2%。受业务增速放缓及利差收窄的双重挤压,商业银行以往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利差保护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资产质量管控面临巨大压力
经济下行加大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前期发放的一些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民营企业等信贷风险逐步暴露,贷款不良额和不良率持续上升。根据银监会发布数据,201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同比上升2506亿元,而今年一季度又较年初上升了1399亿元,单季新增额超过去年全年新增的一半;2014年末贷款不良率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又较年初上升了0.15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背景下,商业银行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各类信贷风险可能会继续发酵,资产质量将继续承受较大压力。
(三)经营管理面临更多监管约束
近年来,国际国内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和趋严,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服务收费、存款偏离度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随着金融创新步伐加快,新金融产品、金融业态和金融风险不断出现,商业银行还将面临理财、信托等新业务的规范和管理。所有这些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促使银行业调整固有业务发展模式,加快经营转型。
(四)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金融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催生了新型金融业态。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以阿里贷、京东白条为代表的新型贷款,以陆金所为代表的P2P企业个人存贷款直接匹配,标志着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形成,对银行传统服务带来巨大冲击。此外,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引入以及开户面签等监管限制的放宽,或将颠覆银行传统业务流程。
二、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
“新常态”下银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其赖以成功的经营模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制约和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与时俱进,大力推动经营转型,切实转变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走资本节约、创新驱动、内涵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把握发展新机遇,及时发掘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
随着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各项重大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宏观经济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力,给商业银行带来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一是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积极营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金融杠杆助力企业“走出去”,助推基础设施服务、高铁、电力、通讯等高端装备出口。二是跟进国企改革、政府投融资机制改革、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商事登记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积极拓展并购贷款、财务顾问、金融市场、投资银行等新型业务。三是关注经济转型升级催生的新型市场、新生业态和新兴企业等,加大服务和引导力度,拓展业务范围及优化客户结构。四是把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中高收入阶层不断壮大的机遇,大力推动资产管理、消费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顺应内外部形势变化,加快经营转型
1.业务结构转型。在资产业务方面,树立“大资产”理念,加强与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搭建资金互通互融平台,通过贷款、债券、信托、跨境融资等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实现从“资金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转型。在负债业务方面,顺应存款脱媒趋势,树立“大负债”理念,从抓客户存款向抓客户全量资金转变,做好客户存款、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产品相互衔接,实现从“资金保管者”向“财富管理者”转型。在中间业务方面,除抓好支付结算、借记卡、造价咨询等传统业务外,大力拓展投行、保险、信托、基金等综合化业务,提升金融市场、投资理财、托管、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的收入占比。
2.盈利模式转型。积极推进综合化、多元化经营,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的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持续扩大非利差收入来源,从主要依靠存贷息差向息差收入与交易性、投资性、手续费收入均衡增长的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型。 3.客户结构转型。抓大不放小,从主要依赖和维护大客户和高净值客户向大中小客户并重、大众客户和高端客户并重发展转变。在继续做好大客户及高净值客户服务的同时,商业银行要充分借鉴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经验,通过互联网渠道降低大众客户的开发和维护成本,并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此类客户需求,进行精准定位营销,努力改善大众客户体验,从而稳定大众客户,减少互联网金融冲击影响。
4.客户服务模式转型。针对客户金融服务日益个性化、多元化、高要求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要因时因势而变,有效整合传统业务资源和非传统业务资源,参与到企业的价值链中,实现由传统的存贷款融资中介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全能性服务中介转型,建立新型银企合作关系,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银行的价值创造和良性发展。
(三)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业务发展质量
1.加强风险管控。强化风险意识,准确研判和把握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风险和金融风险的迁徙演化规律,提升风险预警预控的有效性,做到未雨绸缪。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坚持信用风险常态化监控,持续做好“两高一剩”、房地产贷款、贸易融资等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加强对潜在风险客户跟踪管理,严控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新增,遏制风险高发势头。落实风险责任制,加大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积极探索不良贷款处置新模式,引入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市场化机制。
2.提升定价能力。在准确计量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等定价参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客户综合贡献度、客户接受能力、产品的替代弹性等因素,合理确定不同客户的产品价格。对于重要客户,综合配置产品组合并实行综合定价,改变过去逐笔定价和单个产品各自定价的局面。
3.强化成本约束。在资本监管加强,利率市场化加速以及厉行节约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对资本成本、资金成本以及财务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才能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具体包括:加强资本内生积累,研究资本补充和释放有效途径,同时强化资本节约,有效管控资本占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增强存款主动管理能力,灵活运用价格杠杆,有选择性地放弃部分高成本负债,避免存款付息成本在利率放开后过快上升;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勤俭办行,严格控制财务成本支出和非生产性财务资源占用。
(四)加快创新驱动,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1.着力优化组织架构及流程再造。立足“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根本理念,根据业务条线进行事业部制改革,实现各个业务模块专业化运营,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加强管理创新,推进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再造,强化后台作业体系集约化处理,缩短前中后台的距离,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2.持续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契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围绕实体经济需求、监管政策导向、新兴科技运用、经济金融热点等领域,持续做好投融资、存款、结算、理财、代理增值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树立差异化技术优势,降低价格竞争成本,提高客户忠诚度。
3.加快技术创新。借鉴并融合互联网金融互联互通、跨界整合的发展思维,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业务发展,打照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上金融超市,将金融融入医、食、住、行、游等不同生活领域,实现财富资产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管理等互联互通的业务布局。加强大数据集中管理,充分挖掘、采集和分析客户需求、综合贡献度、风险状况等数据,为客户维护、业务营销和经营管理提供定量支持,实现业务与IT的高度融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135011.html上一篇:新疆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