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引言
金融全球化成为了现阶段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由于金融市场长期以来的不稳定导致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面临了各种信用上的风险。为了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我国银监会于2005年年底以及2009年7月份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两个规定,并要求我国各个商业银行严格按照这两个规定执行风险防范。两个规定的发布足以看出我国监管层对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的决心。在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以存款、贷款的利差为盈利方式,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是保障我国商业银行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银行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媒介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非常的重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商业银行信贷问题,如中国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北京支行为主的蓝田集团股份造假事件。中国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北京支行缺乏有效的信贷风险与及系统,在采用传统的信贷管理方式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发现蓝田集团无法创造现金流量了,没有了收入来源,蓝田集团完全是在依靠中国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北京支行等银行的贷款维持生存,这些银行反而盲目的加大贷款,导致中国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北京支行的大量的信贷资金无法收回。后期在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及时收回蓝田股份的贷款,导致银行损失严重。蓝田贷款涉及的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6家一定程度地暴露了贷款的黑洞,揭露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危机。因此,我国学者对金融信贷风险的防范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能够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确保能够通过宏观以及微观的多方面分析银行的危机因素,分析银行财务状况并以此来预测银行是否可能出现危机。如何建立有效的信贷预警系统对我国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防范的流程存在一定的漏洞
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贷款风险防范流程的制订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商业银行在客户初选上存在不足,对客户的信用评价存在严重的缺陷。现阶段,不少的商业应该在对客户的初选时,并没有严格的按照信用考核机制来进行客户的信用评价以及客户的筛选导致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在贷款后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比如,上海的某个商业银行缺乏有效地信用评估体系,直接认定企业集团为口碑良好的企业,并且也没有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来制定贷款的最低价格,导致最后有大量的贷款无法回收。
(二)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控制部门的组织结构以及绩效评价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部门的组织架构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由简单的风险控制人员以及主管组成,其中,风控主管管理所有的风险控制的审核工作,权责不够明晰,没有必要的权利牵制手段。其次,风险控制部门的工作也仅仅涉及到了简单的财务和审计的环节,并没有做到多方面分析银行的宏观危机等因素。此外,不少的商业银行因为过度的追求存款、贷款的数量,将工作的重心很大程度的放在了维持客户关系上面,并没有通过有效的市场调查、经济分析、财务分析、客户信用分析等多方面准确分析贷款可能面临的风险。此外,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部门对部门绩效评价的体系也不健全,风险控制部门并没有制定可衡量性的绩效标准来考核风险控制人员的工作情况,对于风险控制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也没有及时的反馈处理,没有有效的奖罚措施,无法提高人员积极性。因此,由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部门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风险。
(三)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的分析能力还存在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风向控制分析技术,传统的风向控制管理模式相对来说主观性过强,在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无论是度量还是检测等方面都不够客观、科学。并且,我国的商业银行没有科学的信贷风险的预警指标,无法规范贷款之后的管理,更没办法前瞻性地发现隐含潜在的风险,从而提前预防,无法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迅速找到解决措施。相比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风险识别数理统计的模型以及金融工程等的先进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来说,我国商业而银行现有的风险预警系统明显十分的落后。我国的风险预警系统的数据质量不足,比如,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使用的CMIS信贷信息系统无法准确地提供如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等指标的历史数据。CMIS信贷信息系统需要5年以上的信贷数据才能够确定VAP模式参数。由此看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析的分析能力,以及系统数据的准确率以及利用率都严重不足,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方式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的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都是根据不良资产的处理量来认定不良资产的总量。一般来说,我国的商业银行都是采用我国财政出资来进行呆账的冲销,或者,由我国政府出面来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来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某些国有的商业银行为了某些私利而将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情况过分夸大,以谋求国家财政的处理。但是,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商业银行没有经营的动力,不去主动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我国某些国有的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对各类信贷风险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商业银行的基层业务部门对贷款风险的不重视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危害。此外,银行在制订不良资产处理流程的时候,权责划分的非常的不合理,导致银行的各个环节无法按照惯例的要求来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理,在发生问题的过程中,因为流程不明确、权责不清晰,导致了出事互相推诿、逃避风险的情况,最终引发商业银行的信贷问题。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议
(一)商业银行应该从贷款流程每个环节进行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应该从贷款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和环境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首先,应该从贷款的源头进行风险防范,在贷款开始之前,要对客户的财务状况、信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查,并根据调查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分析、评价,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等级,并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来给出相应的借款方案。然后,在贷款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定期不定期地的考核客户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情况,定期对企业进行现场考核,避免企业虚报数据,结合客户所在的行业的风险合理评估贷款风险。在贷款快到期的时候,应及时地对客户进行善意的提醒;面临恶意的逃避贷款的行为时,应该及时交予法律部门解决。
(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部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由于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部门的组织结构存在权责不明等问题,银行应该完善风险控制部门的组织结构,将风险控制的权责进行合理的分离,在岗位设置的过程中要做到互相协助互相牵制。在风险控制人员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对其道德水平、专业能力、统筹和沟通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考核,确保银行的风险控制部门可以在进行财务风险的评估的同时,从宏观以及微观的多方面分析银行的危机因素,分析银行自身财务状况和客户的财务状况,并以此来预测贷款是否可能出现危机。此外,银行的风险控制部门还应该制定一项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对贷款相关人员的绩效给出客观可行的数据化的绩效指标,将贷款的风险控制、贷款的回收等多方面因素与银行贷款相关人员的工资奖励结合起来,及时的反馈绩效考核的结果,提高银行人员的积极性。
(三)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传统的风险控制管理模式相对来说主观性过强,在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无论是度量还是检测等方面都不够客观、科学。因此,我国商业应该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该系统应该要有科学的信贷风险的预警指标,可以规范贷款之后的管理,更需要可以做到前瞻性地发现隐含的潜在的风险,并且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提前预防给出提示,以便于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迅速找到解决措施。商业银行在完善自身的风险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性的参考西方国家成功的金融信贷风险预警的模式,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不断地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应该要能够准确地提供如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等指标的所有数据,并且系统数据要有准确率以及利用率。
(四)完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
商业银行应该规范不良资产的认定方式,对贷款到期限未还的逾期贷款、逾期2年以上的呆滞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呆账贷款都需要详细地核实,并且分类登记,标明理由。面对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应该成立催收部门进行催收。对于逾期贷款,商业银行应该指派贷款负责人进行催收;,对于时间较长、情况不明的呆滞贷款,商业银行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调集人员进行催收。对于呆账贷款,银行已经无法回收的,则需要采用各种办法进行冲销。对于主动想办法归还拖欠贷款的企业,商业银行可以给予其所需的新的贷款支持,以鼓励形成良好的信用风气。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银行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媒介,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非常的重要。商业银行主要以获取存款、贷款的利差为盈利方式,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是保障我国商业银行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135109.html上一篇: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动态博弈分析
下一篇:格莱珉银行的关系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