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文献综述
1983年Diamond和Dibvig发表了《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即D-D模型,研究了在代理人面对流动性冲击时,银行提供的流动性服务与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了可以防止挤兑事件的存款合同,表明由政府提供担保的存款合同和可暂停转换的存款合同可以避免银行挤兑的发生。
在我国,刘宗华(2003)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先制定流动性计划,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增加流动性负债管理方法等来加强流动性管理。郑振东、王岗(2004)主要分析了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没有激化的四个前提条件,分别是:国家信誉作为隐性担保,存款增长速度长期高于贷款增长速度,行政性的金融垄断和居民的金融投资选择的相对短缺。巴曙松(2007)认为,流动性风险主要由资产负债率过高、不良资产率上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信誉恶化等原因导致。其次,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自有资金的规模偏少也是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内部因素。
理论依据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的是商业银行所具有的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及银行支付的需求,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其中,资产的流动性指的是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指的是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
其实,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是由商业银行运行本质所决定的。首先,商业银行所进行的资产业务一般来说流动性较低,而负债业务则流动性较高,商业银行作为媒介,进行的“以短贷长”的业务即为流动性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带来了期限错配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其次,商业银行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之间的矛盾使得商业银行的运营过程中往往易出现流动性风险。此外,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利率的变动、民众对银行的信心也都会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
现状分析
2013年6月20日11时30分发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隔夜利率暴涨578个基点,升至14.33%,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最,盘中隔夜回购利率一度飙升至30%,而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成交于28%。然而一个月前,Shibor的隔夜拆借利率仅为4%。从2013年5月即展露苗头的“钱荒”愈演愈烈,在6月20日达到顶峰,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了“6.20钱荒”的印记。
2013年9月18日,中国货币网公布的数据中,除6个月以上的期限利率尚未变动外,其余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使人担忧“钱荒”的再次来袭。
就宏观层面而言,中国宏观流动性并不缺乏,然而在此情况下出现的银行流动性风险频发说明商业银行本身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存在问题。
主要问题在于:
(1)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管理不当;
由于央行和政府一直作为银行的最后担保人,使得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由于道德风险往往趋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项目,使得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持续走高;
并且,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减速的压力下,钢铁、光伏、船舶等产能过剩的行业风险开始凸显,中小企业经营经营发展面临困难,导致银行信用风险激增;
(2)商业银行非标业务发展过快;
近些年,银行业中各种非标业务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并没有通过信贷的途径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同业市场流动,进行各类债券票据的买卖,出现期限错配、利率错配等问题;
(3)对流动性管理不够重视、全面,评估指标存在漏洞;
我国目前主要以存贷比等表内指标对银行业的流动性进行衡量,然而如今中国大多数银行通过影子银行、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进行投融资活动。截止2012年底,理财产品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7.1万亿人民币,而理财产品多为长期产品,与其所对应的短期债务出现期限错配,从而产生流动性危机。
对策建议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敦促银行审慎规范的进行资产管理
通过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使银行自身承担其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风险,一定程度上避免银行为追求高收益而带来的道德风险,敦促其控制自身的不良资产率;
并且,通过存款保险显性化,使得民众对银行的信心得到提升,避免风险来临时大面积挤兑提现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保障银行的有效运行;
(2)参考《巴塞尔协议Ⅲ》,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控
《巴塞尔协议Ⅲ》中提出了两个流动性监管量化标准: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本比率(NSFR)。并且辅以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五变现障碍资产及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等四个监测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主要有: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集中度和备付金比率等。结合中国银行业具体情况,参考《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考核标准进行重新核定,使其更加全面审慎,避免发生风险经营而产生流动性危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135184.html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