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运行的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商行作为农村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截止2012年底,全国已成立农商行337家,在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贯彻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农村,既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品,又存在广泛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排斥现象长期存在,使得我国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远未形成。尤其近两年来,农商行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重大转变,在利润增长、资产质量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多重压力,前途堪忧。
二、研究现状
考察发现,学术界尚未完全形成系统的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既有研究要么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要么直接套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研究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
ZellerandMeyer将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定义为,收益在补偿成本和风险之后还有部分利润。国内学者主要从商业银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内部业务协调和商业银行资源可持续(白钦先,2000)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
银行本质上属于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来源两个方面:企业外部(以波特为代表)和在要素市场上买不到的资源和不可替代的能力(以彭罗斯和帕拉哈拉德为代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金融体系构成以商业银行为主。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适指导意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金融效率的评价标准是金融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资产的金融化不能以牺牲现时和未来的实际生产和服务为代价。国外主要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等角度进行研究,国内主要从金融资源学说、金融效率和金融协调等方面展开研究。
综上所述,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已有一定拓展,这些均为农商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农商行可持续发展有其特殊性,应在深入分析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一套能被广泛接受且具可操作性的评价农商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参照世界银行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业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已有研究,从兼顾内外因素的角度构建了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结构为“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其中,目标描述农商行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用以对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一级指标由内部因素包括规模及制度维度和经营管理维度和外部因素包括稳定性维度与环境维度三部分组成,具体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及基本结论
由于层析分析法往往带有较强主观色彩,容易忽略实际的数据信息,而CRITIC法虽能反映客观的数据信息,却对指标的重要性区分不佳,因此,本文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使过程与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1.CRITIC测度
原始数据经过无量纲处理后,由CRITIC法,可以计算出三级指标对于二级指标的相应权重(见表2)。
将三级指标权重代入,可得到农商行的二级指标数据。以此类推,重复上述步骤过程,可分别得到二级指标对于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对于目标的权重(见表3、4)。
2.AHP测度
根据表1模型,按照相对重要性,同层中指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依次类推,最终综合判断各指标对总目标的重要性。本文仅就一、二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重要性做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最终可得农商行在两种方法上的排名(见表6)。比较发现,除广州揭阳农商行的排名变动较大,其他农商行排名变化较为一致,可较为真实可靠的反映各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来看,东中部地区农商行排名两级分化明显,西部地区两家农商行表现出较强成长潜力。
五、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本文认为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单纯依靠高资本占用和消耗,而应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强化发展的内生动力。首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扎根地方经济。其次,构建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补偿制度。再次,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差异特色化发展战略。最后,重视人才培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总之,农商行可持续发展并无统一路径。不同地区的农商行面对着不同的金融市场环境,这需要农商行自身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取长补短,从而实现真正的差异化,获得良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135208.html上一篇:中国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
下一篇:兴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