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一、激励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的对象是企业员工,激励的目的在于设法了解员工需求,从其需求出发,通过制度安排和采取某些方法诱导员工的内在动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朝企业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由于人的需求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员工激励显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其动态性、循环性特征很明显,在旧的需要被满足后新的需要就会产生,原有的激励措施会弱化甚或失效,需要依据当前的变化予以调整,重新设计激励制度和选择激励方法。在激励理论方面,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提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激励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这一理论知名度很高,管理实践中应用广泛。创立者马斯洛分析了人的需要并进行了层次划分,认为人的需求是一个由低而高的渐进过程;人的紧迫需要和未满足的需要方可作为激励工具;不同时期人的需求重点会发生变化;需求层次越高,越富有价值。
(2)双因素理论。创立者赫茨伯格经过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促动人工作动机的各种因素并进行归类,将常规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归为保障因素,将赏识、成就、晋升与成长发展等归为激励因素,认为两类因素中,前者改善再好,也不易激发员工动机,导致员工主动积极的态度;只有改善后者,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引发其主动积极的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3)公平理论。创立者是亚当斯,其理论观点是人們对报酬分配都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通过社会比较产生公平感或不公平感,其公平感觉程度会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个体绩效。
(4)目标设置理论。创立者洛克认为,目标具有激励作用,难度适中、目标具体可激励员工向着目标努力,产生高绩效。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较有影响的激励理论,如爱尔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波特――劳勒综合型激励模式等。上述这些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为企业实施有效的激励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的现实意义
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员工管理,目的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企业更好地工作,而这正是激励的突出功能。综合来看,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
(1)激励有助于发挥员工能力,提高工作绩效。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一方面取决于员工自身的能力,一方面与激励水平密切相关。缺乏激励,动力不足,会影响能力发挥,难以取得好的成绩。但如果激励充分,能力一般的员工也可能被激发潜力,超常发挥,做出不一般的业绩。
(2)激励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可视为团队,如果能拧成一股绳,则无疑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企业这个团队内部,应该说,企业与员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通过激励,可将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的利益连接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一致高效率地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3)激励有助于造就良性竞争环境,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竞争是时代的主题,身处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企业员工都有各自的追求和奋斗目标,管理者通过激励制度的安排,在企业内部创设富有竞争性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这种竞争环境有利于员工形成自觉、努力工作的意识和行为,促进员工追求优异工作成绩等价值观的形成,这正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4)激励有助于企业吸引、留住人才。企业发展靠人才,人才是企业的最核心资本。通过激励制度设计,满足不同人才对于薪资、事业等方面的需要,可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减少企业业务骨干流失现象发生,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激励对于促进员工加强学习、钻研技术,提高业务能力,实现员工由被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企业管理中有效激励员工的策略
(1)做好激励的需求分析。需求产生动机,通过激励,产生相关行为来实现这种需求,因此需求是实施激励的前提,没需求,就没有激励的可能。企业在实施激励前,应先做好员工的需求分析,掌握员工的主导需求、紧迫需求以及未满足的需求。
(2)完善评价体系。这是实施激励的条件和保证。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对员工绩效展开评价,作为对员工进行奖惩的依据;一方面要对激励政策和方法的有效性展开评价,看其是否符合员工需要的变化,以便及时作出调整,真正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3)把握激励时机与激励程度。激励时机影响激励效果,激励超前或激励迟滞都可能使激励失去意义,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企业管理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准确把握激励时机,达到激励效果。激励程度是指激励量的大小,激励超量或激励不足都不能发挥激励的真正作用,管理者要恰当地掌握激励程度,尤其要避免过度激励,防止物极必反,反而挫伤员工积极性。这就是说,适当的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
(4)灵活采用各种激励手段。一是薪酬激励。员工在企业工作,获取薪酬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种保障因素,虽说薪酬的激励作用不明显,但通过科学设计,还是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薪酬设计的要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对内讲究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不同层次员工制定不同的薪酬制度;提供多元化薪酬分配形式以满足员工多方面需求。二是工作激励。指通过工作安排激励员工。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根据员工特长安排工作,做到扬长避短;工作安排考虑员工兴趣爱好;工作目标设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帮助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等。三是股权激励。指通过给员工分配股权来激励员工,这种方式将员工与企业绑在一起,有利于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励员工更努力地为企业工作,也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是一种富有战略性的长期激励机制。四是情感激励。企业员工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需求,情感激励是一种不同于物质激励的精神激励手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通过对员工的情感交流、关心而产生激励效果。情感激励的要点在于:尊重、赏识、信任员工;关心员工疾苦,建立困难职工救济制度;加强与员工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倾听员工建议,建设和谐工作环境,促进员工快乐工作。五是价值满足激励。指通过满足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来激励员工,这种激励方式的层次较高,深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激励效果更明显。价值满足激励包括荣誉激励、参与激励、成就激励等具体形式。
正如美国企业家艾柯卡所言,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设法调动员工积极性,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必须认真抓好对员工的激励工作,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激励手段,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使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培玉,傅勇.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企业经济,2011(7).
2.张子刚.探讨股权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财经界,2013(6).(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