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中,筹资风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是客观存在、难以消灭的。企业只有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加以控制,才能避免筹资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本文阐述了企业筹资的含义、筹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对其加以控制。
【关键词】施工企业;筹资风险;控制
一、企业筹资概述
所谓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依据自身生产运营状况、对外进行投资以及改变资本结构等方面的需求,经由各种筹资途径和资本市场,运用各筹资方式和手段,低成本而有效率地筹集资金的过程。众所周知,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资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企业筹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足够的资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从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资金来源狭窄、难以筹集到相应额度的资金,仅仅依靠自有的资金是很难转化为资本的,企业日常运转就会遇到困难。
施工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同样要进行筹资,但与一般企业相比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施工企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所提供的产品是厂房、建筑、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相较于其他工业、商业产品而言,其产品具有规模大、周期长、位置固定、形态多样以及频繁流动、综合等特征。在日常的
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购买建筑材料、购置机械设备、调集技术队伍,而资金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除了从建设单位获取少量款项外,大部分要依靠银行贷款。在我国的行业中,施工企业利润是比较微薄的,而且大都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其筹资活动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二、企业筹资面临的风险
企业筹资是有风险的,因为筹资会带来相应的负担(例如按期支付利息),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企业能够获得多少利润是会变化的,另一方面借款利率也是会随市场而发生改变,从而企业获得的利润率可能比借款利率来得低。因此,如果经营不善导致业绩持续下滑,经济效益恶化,就会造成筹资风险,以致无法及时支付报酬给投资者或者偿还债务。
从施工企业筹资所面临的风险及其产生的根源来看,具体可分为以下五类:
(1)负债总量和负债利率。一方面,对于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很大一部分资金都来自负债,因此负债总量可能引起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负债总量越大,则需要支出的财务费用越多,由利润下降所引起的偿付能力弱化甚至破产的风险也相应增大。另一方面,负债利率同样会影响到利息费用,因为在负债总量既定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高,企业破产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与负债总量一样,利率也会影响到股东收益的变动,因为在息税前收益既定的条件下,利率越高,则财务杠杆越大,相应地也提高了利润率的变动。
(2)债务期限结构。在施工企业筹资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债务的期限结构,这既包括长、短期负债所占的比重,也包括获取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期限。如果没有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例如本应进行长期借款却筹集了短期资金,或者本应进行短期负债却筹集了长期资金,这些有可能导致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不当,从而使企业筹资风险相应加大。因此,施工企业筹资时应该充分考虑负债期限以及借债方式,避免周转困难而无力偿还债务。
(3)经营风险。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避不可免地会产生相应的经营风险,也就是企业的息税前收益是不确定的。从内容上看,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并不相同,但它会对筹资风险产生影响。如果企业的资金全部来自股东权益,企业的总风险就是经营风险,它是由股东来承担的。而如果企业既有股东权益,又有负债时,由于财务杠杆会增大股东收益,因而股东收益面临着更大的波动性,股东承担了大于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差额部分就是筹资风险。可以想象,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力、绩效糟糕、利润比利息费用还少,那么股东不仅得不到收益,而且必须用自有资金来支付利息,甚至使企业面临破产的窘境。施工企业由于利润微薄,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
(4)决策失误。企业筹资还面临着决策失误的风险,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项目所需的资金量是巨大的,如果决策出现失误导致项目失败,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导致无法快速进行生产,那么就难以按计划回收资金来还本付息,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会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
三、如何控制筹资风险
对于不同的风险,施工企业应该区别对待,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防范,把风险转化为经济效益。如此才能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以支持生产运营的需要,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
(1)保持适度合理的负债总量。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负债经营是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主要渠道,这一方面固然可以得到财务杠杆收益,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筹资风险带来的损失。为了综合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施工企业必须适度而合理地负债运营,这主要体现在资本结构的合理程度,也就是资产负债比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抑制风险,同时获取尽可能高的收益。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确定最优资本结构是复杂的,对于生产运营效率高、资金周转较快的施工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比;对于生产运营不顺畅、资金周转速度较慢的施工企业,则应该降低资产负债比,从而控制筹资风险。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当前施工企业的负债情况普遍过高,达到70%-80%,这不利于施工企业抵御外部环境的变化。为此,施工企业应该致力于开发自有资本,有效地降低负债比率;同时,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措施,以帮助施工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2)充分考虑利率变动,合理确定债务期限结构。首先,对于利率变动所引起的风险,施工企业应该仔细分析资本市场的供求状况,根据利率的变动情况来判断其走势,并据此确定对应的筹资计划。当利率水平比较高时,应该尽可能减少筹资或者只筹集短期内急需的资金;当利率处于下降的过渡时期时,也应该尽量减少筹资,对于必须筹集的资金也应该使用浮动利率的方式;当利率处水平比较低时,进行筹资是比较有利的;当利率处在上升的过渡时期时,应该尽量筹集长期借款,并使用固定利率的方式。其次,合理确定债务期限结构。施工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应该确定尽可能优化的资本结构,也就是在施工企业可以接受的筹资风险范围内,尽可能使资金成本最低。另外,长期债务具有成本高、弹性低、风险小的特征,短期债务则刚好相反。因此,基于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也应该合理确定长、短期债务的比重。
(3)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及时催收账款。一方面,施工企业应该切实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制定合理有效的资金管理规定,根据规章制度来办事,严格审批流程,防止资金的外部循环;设立“内部银行”,集中内部各单位的资金并统一调度,实行资金的有偿使用原则,内部单位的经济事项都经由“内部银行”进行结算,从而简化流程;制定资金使用规划,加强管理,明确各方责任,严格控制超额用款;定期分析和整理资金使用情况,如果出现资金沉淀,应该想方设法使其运转起来,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促进资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避免出现长期拖欠的情况。首先,在工程竣工后应该加快预算工作进度,并及时让委托方进行确认;其次,指派专人负责,抓紧催收账款,想方设法收回;再次,对于“老大难”的单位,应该成立“清欠”小组进行重点清欠;最后,对于长期拖欠账款的单位,应该利用法律武器提起诉讼,用司法手段追回账款。
(4)建立和完善风险预测和控制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施工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施工企业在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时,面临着环境的变动,因此实际效果可能与预期的产生偏离,这是无法避免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施工企业对此没有任何准备,就会在风险降临时不知所措,必然遭受很大的损失。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强化风险意识,科学客观地承认风险、预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应对和预防。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就必须筹集资金,而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为此,施工企业应该科学正确地认识风险,从思想上重视其作用和不良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加以应对。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应该选择合理有效的筹资方案,既能有效地降低资金成本,又能有效地把筹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强化风险意识,科学合理地防范风险。从根源上说,施工企业应该加强生产管理,切实提高自身盈利水平,才能最终控制筹资风险,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启中.关于建立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思考[j].管理信息,2004(8).
[2]周首华.企业财务预警方法与机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赵平.企业筹资风险控制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0(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qiyeguanlilunwen/7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