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人力资源论文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理论概述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理论
激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影响人的内在需求,所采取的方式通常对人具有强大的引导与带动作用,或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在这种需要的作用下, 人们通常通过自己行为方式的转变来达到激励者预期的结果,或者实现更多意料不到的效果。正确的激励机制是要根据激励对象的自身需要与其他的实际环境因素来制定具体的激励方案,例如在制定方案之前要对激励对象的心理状态、性格、工作需要、家庭情况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考虑,不同的人对所需要的激励形式不同,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是要采取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要使激励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高校人才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是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与高校从业人员的自身特点制定具体的激励方案,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形式,来提高高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在科研与学术研究方面的创造性,实现高校教学与管理质量的提高,为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2、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原则
(1)高校在制定具体的激励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的不同需要,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不同学科、不同性别的从业人员应考虑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保证激励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激励机制的真正效果。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将不同的激励方式结合在一起。
(2)应设法提高高校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生活质量,以较好的待遇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处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的高校,更要努力提高高校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平,尽可能提高其待遇,减少工作工程中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同0投入工作中。
(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要坚持公平原则,根据从业人员的工作绩效、日常表现制定完善的激励方案,例如对于在学科研究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奖励,保证其所受到的奖励与所做出的贡献是成正比的。这样的激励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一个高校从业人员来说,如果在某方面所受到奖励与其所做出的贡献不成比例,与其他人相比,奖励要远远少于其所做的贡献应有的奖励,这样就会影响其进一步工作与研究的积极性;而如果其所受到的奖励与所做出的贡献是成比例的,那么这对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二、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包括对高校从业人员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绩效评价等综合情况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激励机制,实现奖惩分明,创造良好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1、因事设岗,实施目标激励
在岗位的设置上应按照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来进行综合考虑,人员不应过多,也不能出现人员不够的情况,合理调整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人数,不因人员的不合理配置而造成冗余或缺乏人员现象的出现,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以及整体教学质量。在使用人才上应严格按照岗设置与用人机制的要求,进行公开招聘与公开考试,选用具有专业能力与技能的优秀人才。
高校管理者应引导从业人员根据高校的发展与自己所做工作的具体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工作目标,保证个人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个人根据所制定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与实施步骤,在实施的过程中,校方应加强引导与督促,做好目标的反馈工作。
2、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包括不同岗位人员的考核,不同时间的考核、不同学科方面的考核等。针对目前高校中存在的考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高校管理人员应切实做好对从业人员考核工作,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保证奖惩有统一的标准,并在实际过程中严格落实。对考核中不合格的人员视具体情况进行实施相关的处罚措施,合格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将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和贡献大小紧密联系起来。
3、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校中对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在培训中提高其专业能力,是实施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一个有效方法,从业人员在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其工作的自信与积极性也会随着提高。
三、总结
在当前人才竞争尤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基于优秀的人才在该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高校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将高校发展的实际与从而人员自身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人员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案,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高校的发展留住人才、储备人才,以人才为前导来提升高校的教学与管理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实现高校作为教育机构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真正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renliziyuanlunwen/141095.html上一篇: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