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多重审视与研究启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多重审视与研究启示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人力资源论文


  文章探析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前沿,以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不同研究维度多重审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归纳了对我国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启示。

 

  一、 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其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制度的总称(Huselid et al.1997)。然而学者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有着不同理解。Arthur(1994)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两种类型。DeleryDoty(1996)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内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市场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两种。尽管学者们对人资源管理的观点各有侧重和不同,但是他们都一直在探究如何凭借它来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价值性和独特性资源能给组织带来高绩效和竞争优势,组织需要通过恰当的组织形式去获得和利用这些价值性和独特性资源(Foss2007)。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作为这种有效的组织形式,通过它可以部分解释组织获得这些独特性和价值性资源,从而给组织带来较高组织绩效和行业的竞争优势(Alvaro et al.2009)。因此,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学者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有正向的影响(Sun et al.2007),其中大多数研究的结果变量是组范畴。他们试图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来剖析它是否对组织的竞争优织方面的绩效。这些绩效主要反映了组织过去成长的情况,本质上属于组织非创新绩效的势有影响(What)?在这方面,有些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影响的内部机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这些绩效的中介效应或/和调节效应,并总结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影响竞争优势的(How)。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的全球化推进,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够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Griffin & Page1996)。近年来研究环境变化和组织创新的文献在数量上明显增加(Anand et al.2007)。这股研究的热潮逐渐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学者们开始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创新层面的绩效是否有显著正向影响(Subramaniam & Youndt2005)。宏观上来看,组织创新绩效一般反映组织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组织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通常意味着对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思考。目前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正向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探讨本质是在研究它是否对组织持续性竞争优势有影响(What)?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的内部和外部机制,也就是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持续竞争优势影响的机制研究。虽然这方面的本土化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将成为推动我国传统产业转化升级,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政策依据。

 

  因此,纵观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历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丰富和发展过程中,研究的侧重点经历了历史的演变:从关注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到分析它内部影响机制,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同组织战略的匹配到剖析它与外部情景因素的匹配,从研究它对竞争优势的作用到探寻它对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影响。构建中国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从西方吸取精髓,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体系对本土化研究的影响必将深远。本文试图厘清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脉络,多重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构建的内容,为我国本土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多重审视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逐渐建立起脉络清晰的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不同的研究维度多重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并在分析中列举相关研究作为佐证。

 

  首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因变量是关注创新绩效还是非创新绩效,将研究划分为研究竞争优势还是研究持续竞争优势。非创新绩效是组织过去的经营情况,反映组织曾经和现在处于市场中的竞争力,它可以代表组织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外部经营环境动态性的日益显著,过去的绩效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组织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创新绩效主要反映了组织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它代表了组织持续性竞争优势(Griffin & Page1996)

 

  其次,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是否探讨中介机制,将研究划分为内部机制研究和没有内部机制研究。由于一些实证研究质疑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影响组织绩效(Cappelli & Newmark2001)。因此,需要从某理论视角通过中介效应来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内部机制。

 

  最后,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是否探讨调节机制,我们将研究划分为外部匹配机制研究和没有外部匹配机制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外部匹配观普遍观”(Delery & Doty1996)与此划分相同。外部匹配机制研究是探讨不同的情境因素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的关系,同样外部匹配观强调不同情境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关系的影响。没有外部匹配机制研究认为在任何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都会对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这和普遍观内容一致。本文通过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不同维度,我们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划分成为八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如表1所示。

 

  Ⅰ——竞争优势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的影响。这方面的绩效包含了个人层面的生产率和满意度等,也包括组织层面的利润和销售额等。主要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源管理是否给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研究的重点放在探讨哪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最佳实践。研究的前提假设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总是给组织带来较好的非创新绩效水平。这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普遍观的观点基本一致。 Ⅱ——持续性竞争优势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关系。创新绩效通常与获得和保持组织的持续性竞争优势相关(Lyon & Ferrier2002)。有些学者已经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但是也有些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因此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待加强(Daniel et al.2008)。中国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Wang2003)

 

  Ⅲ——竞争优势内部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和组织非创新绩效之间内部机制。这方面的研究是在“Ⅰ——竞争优势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影响非创新绩效(How)。大量文献中,依据主要理论视角是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讨论的中介变量主要有工作满意度(Gardner2001)、工作技能(Park & Anantharama2003),程序公平和组织承诺(Guy et al.2007),关心员工和关心客户两个不同的维度(Chuang & Liao2010)等。

 

  Ⅳ——持续性竞争优势内部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创新绩效之间内部机制。探讨人力资源如何给组织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How)Wright(2001)在理论上提出整合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人力资本流量和存量的变化,使组织能够不断快速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从而获得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性竞争优势。他们认为动态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和持续性竞争优势之间的中间变量。王林等(2011)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逆向工程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了组织创新绩效。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为组织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内部机制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热点问题,但是总体上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凤毛麟角(Daniel et al.2008)

 

  Ⅴ——竞争优势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外部匹配机制。这些研究在“Ⅰ——竞争优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外部情景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与非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DeleryDoty(1996)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匹配观。在199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成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最为活跃的内容。许多学者们由此将组织外部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它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非创新绩效的影响。如:Datta(2005)研究了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的调节效应。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存在一些争议,如:环境动态性对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有的研究认为,在高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给组织带来更好的绩效(Datta et al.2005);与此相反,有的研究认为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王林等,2011)。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Ⅵ——持续性竞争优势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外部匹配机制。WrightSnell(1998)比较早地从理论上分析了外部情景因素(动态环境)对它们之间的调节效应。他们认为在动态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开发出更多技能的人力资本池和激发出组织所需要的更广泛的员工行为,实现动态地同组织战略相匹配。他们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组织适应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认为在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使组织获得持续型竞争优势。然而,王林等(2011)利用中国的企业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人力资源管理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的这些分歧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不断完善和修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Ⅶ——竞争优势内部和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同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非创新绩效关系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从而打开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黑箱。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比如,国内的学者程德俊和赵曙明(2006)探讨了人力资源专用性在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同时深入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Sun(2007)研究了高绩效工作系统通过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影响生产率和员工离职率,同时分析了企业战略和组织失业率的调节效应。

 

  Ⅷ——持续性竞争优势内部和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不但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创新绩效关系内部机制,同时也关注外部因素的调节。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比如:王林等(2011)探讨了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新产品成功影响机制,它是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动态能力影响新产品成功,并进一步分析了外部情景因素环境动态性的负向调节效应。为了发展和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深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内部机制,更需要进一步研究外部情景因素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机制。这对于从微观的企业层面剖析产业创新升级的内部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文献资料的梳理,从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维度审视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较清晰地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划分了八个重要的领域。这将有利于系统和完整地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对我国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 对我国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首先,从不同类别变量入手,探究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竞争优势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目前需要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情境下哪些才是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它们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是否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它对组织非创新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它是否带来组织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Ⅰ领域)?这些研究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讨,更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另外,Tsui(1997)提出了员工雇主关系模型,我国本土化的对它的研究没有系统性。这方面研究成果将为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雇佣关系提供有效政策建议。 其次,侧重探讨具有本土特征的中介效应。一些学者基于中国组织探讨了一些中介变量,例如: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服务导向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人力资源有效性等,解释了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带来高绩效。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应有其独特性,需要探索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中介变量来更加有效地解释这一问题。另外,这方面研究通常关注它对非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为什么可以带来组织竞争优势的内部机制问题(Ⅲ领域)。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中介效应的研究很少,我国对于它为什么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内部机制的研究才刚刚起步(Ⅳ领域)。这方面研究成果对于组织正确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价值。

 

  再次,研究外部情景因素调节效应。从文献中梳理我国独特的外部情境因素,分析这些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绩效。尤其是先前存在的一些争议,如:组织外部环境动态性对人力资源管理与非创新绩效之间到底是正向还是负向调节效应?需要进一步进行本土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Ⅴ领域)。更为重要的也是现在比较缺乏的研究是外部情景因素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绩效关系(Ⅵ领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整合的研究视角也不可或缺,应该同时研讨人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的内部和外部机制(Ⅶ领域),以及深入研究它对创新绩效的内部和外部机制(Ⅷ领域),打开人力资源管理对绩效影响的黑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对于提升区域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乃至推动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企业微观层面的理论依据。

 

  最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传到中国,许多中国企业正在面临如何本土化地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企业的战略中问题。显然现在许多研究发现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一些重要结论可以应用到其他国家的情境中,但是完全的拿来主义未必带来成功。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利用扎根理论、质化研究进行中国情景的人资源管理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这对于发展和补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要。

 

  作者简介:王林(1975-),男,汉族,江苏省句容市人,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南京医科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组织行为、应用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renliziyuanlunwen/7342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