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市场营销论文
体育健身市场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市场,它在目前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中是一个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市场。在我国,体育健身市场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体育市场营销组合是体育经营单位为满足实施市场营销战略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可能的营销策略和手段,组合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策略,以达到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目标。因此,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组合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当然,针对体育健身市场进行营销组合开发,对于扩大我国体育健身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实现该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体育健身市场的主要产品就是体育健身指导培训,而其产品性质应属于体育无形产品,因此,体育健身市场的营销组合策略便可以借鉴布姆斯(Booms)和比特纳(Bitner)的服务营销组合(表1),它是在产品(Product)、定价(Price)、地点或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4P理论上增加了人(people)、有形展TT:(physicalevidence)、过程(process),即所谓“7P。它表明,企业要想成功地进入某一特定市场,并在那里从事营销活动,单靠传统的市场营销“4P”已很难奏效,必须融入现代人文、绿色营销等先进理念,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从而更好的占领该市场。下面结合体育健身市场实际,就每一组合要素进行剖析。
—'产品
体育健身市场的产品从器械健身和项目健身来看,主要在于拥有优质、功能健全的健身器械,高质量的健身项目。
(一)器械健身一注重健身器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器械健身是健身项目的一个主要形式,尤其对于男子健身(近来也受到女子青睐)。事实表明,健身器械要得到消费者认同,其健身作用(实用性)和实际效果(科学性)必须符合消费者的要求。绝对不允许为了节省投资而把制造粗劣的“无证”健身器械“搬进”健身房,应该积极引进由正式厂家生产的比较先进的健身器械,有可能的还要请专家进行质量的“复査”认证,这一方面是为消费者负责,更是为了有效保持与提高自身的信誉。要牢记,健身器械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是健身器械的“生命”,是器械健身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项目健身一不断研究推出新的健身项目
项目健身是目前女子健身的核心形式。而健身项目本身的新颖舍度是决定顾客量的主要因素。健身俱乐部在健身项目上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使健身市场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必须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广泛获取最新信息,了解他们的需求的新动向。比如,近几年跆拳道、街舞、攀岩等新兴外来项目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作为健身俱乐部就应该及时地设置这些项目,同时根据竞技健美操的新态势使其健身化来创编新的健美操和健身操组合,以提高项目的新颖程度,扩大顾客流。
二'定价
由于受到消费者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因此合理的价格定位对于健身市场的健康发展不容忽视。成功的健身俱乐部通常能够根据全国同行业价格定位和当地的人均收人状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价格。体育健身市场的定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项目特点来定价
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项目特点的制约。新兴项目和普及性项目在价格上应有所区别,一方面由于新兴项目所聘请的教练薪水髙,同时项目创新成本髙,因此在定价上可以稍微高出一些。
(二)根据顾客人群收入特点来定价为,了满足不同收人人群健身的需要,
在定价时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价位,例如对于下岗职工、残疾人等低收人人群和学生等无收人人群可以采取优惠价。
(三)定价要有弹性,以防价格战在最初制定定价计划时要充分考虑
各种因素,使价格有一个适度的弹性空间,当顾客普遍认为价格过高时和遇到同行业价格战时,可以有调整的下滑空间。
三、渠道
渠道主要是指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地点坐落上的选择以及分店的空间设置特点。在这方面我们可很好的借鉴麦当劳的“特许经营”策略。限于健身市场本身顾客的特点和产品的服务特性,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总店多设置商业繁华地段,分店多设置在居民区,这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品牌宣传和吸引更多的顾客加人。在渠道要素上,应注意以下三条原则:
(一)方便性原则
主要是指俱乐部的所在地应该离顾客居住地较近,这样可以为顾客健身提供方便。
(二)绿色环境原则
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顾客参与健身的动机和情趣,更影响他们的健身效果,在以“绿色”为主旋律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俱乐部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为此,俱乐部的设置应尽可能的考虑这一因素,设法寻求一处风景较好的风水宝地来安家落户。
(三)网络化原则
目前国内外诸多高级健身俱乐部都在“特许经营”策略指导下采取“网络化”经营,形成以总店为核心的多分店横向连接网络化局面,这不仅有利于俱乐部自身的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监控,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促销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喜爱健身,有效扩大顾客潜在市场,俱乐部应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宣传方式,以及免费为顾客和潜在顾客举办各种健身知识讲座,来加强彼此间的沟通。
(一)树品牌、立形象
很多顾客到哪个俱乐部健身通常是“慕名而去”,因此,俱乐部应建立品牌意识,采取有效途径树立自家品牌,比如通过捐助“希望工程”、支持“绿色环保工程”等公益性活动,和选用良好的“形象大使”等方式在社会上提髙自己的知名度,通过廉价的优质健身服务提髙自己的信誉。
(二)多媒体综合宣传
由于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一种媒体宣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促销的需要,俱乐部应该注重多媒体的综合宣传,尤其要重视网络的宣传优势。此外,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健身咨询热线,随时为顾客“解惑答疑”,提供理论指导。
(三)积极寻求政府的配合支持
仅仅通过自身俱乐部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俱乐部应积极需求政府的配合支持,充分发挥其在群众中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单位现象弱化”,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生活方式下,在社区积极开展体质监测和健身咨询,定期开展“健身月”、“健身周”等活动,社区引进“健康家庭”等不同形式的评比制度,将有利于提髙人们的健身意识,激发他们积极的参加到健身的热潮中来。
五、人
人是活动的主体,是最积极的因素。在体育健身市场的营销组合中,人是最核心的因素。主要从俱乐部健身指导员和顾客两方面人手。
(一)健身指导员
健身指导员是与顾客直接发生接触的最能代表俱乐部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体育产品的一部分。规范健身指导员的言行举止,提高其服务态度,将有利于降低顾客流失。
(二)顾客
顾客作为消费者,是俱乐部的“上帝”,他们对服务的满意程度是决定俱乐部服务产品质量的客观标准。了解顾客之所需,重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认知和评价。在轻松、优雅的环境中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俱乐部的天职。同时,注意加强顾客之间的感情交流,塑造一个健康、活泼的健身氛围不容忽视。
六、有形展示
有形展示是近来服务性行业提出的新营销组合要素,主要是指通过照片、报纸、声像器材等有形东西来向顾客进行有形展示。作为体育健身市场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宣传资料新颖、活泼自然宣传任何一个健身俱乐部为顾客留下的第一手材料,是将自身推向市场的第一步,是俱乐部有形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宣传材料应有别于其他行业特点,突出运动健身的特点,同时还要有别于其他已有的健身俱乐部的宣传内容,力求创新。比如,宣传照片选取具有时效性的最新的全国乃至世界健美(或健身)先生、小姐;题材新颖,竭力凸现自身的优点(尤其是特长,在其他健身俱乐部无法满足的健身需求);文宇量适中,不可长篇大论给人厌烦的感觉;内容翔实,不可给人“故意做秀”的感觉。
(二)店面装饰美观、大方
总店及各分店的装饰应美观、大方。但不可哗众取宠,要给人真实、自然的感觉。同时,总店在店面装饰上可以有别于分店,但应保证格调的一致。
(三)健身场地布局科学、健康健身场地是顾客享受服务的直接场所,在布局上应科学、健康,既要保证空间宽敞、照明好,又要拥有舒适的地面和高质量的软垫、浴室、休息厅、卫生间等健身辅助设施。
(四)健身器材外形美观
对于器械健身,健身器械在结构、颜色等外观设计上应力求美观,能吸引人,提高消费者参与运动的情趣。比如,颜色上以红、黄、蓝为主。
(五)健身指导员服饰有“动感”
健身指导员是顾客健身的传授者,同时又具有“偶像”效应,所以顾客会不自觉的对其进行模仿。所以,应该有效利用这一宣传中介,对健身指导者进行全力包装,在发型、着装上突出运动的“动感”特点,轻便、漂亮的紧身衣凸现其优美的身段、染着现代流行色的前卫时尚发型、更离不开那具有磁性的煽动性叫喊声。
(六)背景音乐时尚化
在器械健身的背景音乐和项目健身的伴奏音乐选择上要以时尚音乐为主。因为它能给人以耳目一新、活力四射的感觉,同时能够领悟音乐其中的意境,从容把握节奏的起伏。
七、过程
体育健身市场应高度注意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解决:
(一)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
生产的目的和最终归宿就是最大程度的满足顾客消费。因此,通过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査,可以及时准确的反馈消费者信息,从中找出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有效防止生产和消费的严重脱节。
(二)完善的制度措施
为了保证高质量服务和俱乐部的长期生存,俱乐部必须制定完善的制度措施,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明确管理人员、健身指导员和顾客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必须遵循的各项规章制度,出现问题能够有章可循。
(三)开放的监督措施
除了俱乐部自身对工作人员进行监控管理外,应充分调动顾客参与监督的热情,给顾客“主人翁”的感觉,这既拓宽了监督途径,又拉近了俱乐部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具体措施为,为顾客提供“意见箱'有顾客参评“年、月优秀教练员”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shichangyingxiaolunwen/75468.html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