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农村物流构建发展策略因素影响研究论文(共6篇)

农村物流构建发展策略因素影响研究论文(共6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物流管理论文


 

 第1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镇化率与农村物流关系分析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经济影响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为了发展农村經济,首先必须解决农村存在的问题,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出的有效措施(平先秉,2015)。城镇化建设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推动现代化进程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城镇化是一个逐渐提高非农业活动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步向城镇化转变。城镇化的特点体现在人口城镇集中化、城镇地域扩大化、城乡文明一体化和社会工业化。


  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发达的物流产业。农村物流有别于农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农村物流除了具有地域性,强调的是物流活动发生的地理范围在农村,是农村农业生产活动、居民生活以及农产品销售全过程、实体货物及信息传递的有效保障。基于农村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导致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程度重合,所以农村物流活动中有一部分是在其内部完成的。农产品具有鲜活的自然属性,因此对物流活动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复杂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李德有,2014)。例如,运输过程中易变质性对温度的要求,易损性对包装的要求等。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更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物流过程是对质量安全进行保障的必要环节。农产品的季节性导致其消费市场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农村物流因此也呈现出非均衡特性。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投资加大,我国农产品市场也进行了升级改造,各批发市场覆盖率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村物流发展模式也不断地创新,整体上农村物流流通保持着畅通,能够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但由于农产品季节性原因,农村物流供给能力有限,因此会造成短期的供应紧张。互联网经济为城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思路,推进信息化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产品市场要与外界接轨,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今,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已经建立了社会化的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农村电商企业发展也如火如荼。城镇化建设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了农村消费总额。例如湖北的“新网工程”,解决了农民难买难卖的问题。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城镇化背景下,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物流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丁建勋,2014)。


  城镇化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人口分布和生活方式逐步转变的过程,是文明不断延伸扩散的过程,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因此,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渐变过程,仍然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我国农村物流的设施与运输工具在城镇化推动下逐步向现代化发展,但技术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城镇化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资本投入,农村道路交通状况有明显改善。但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导致农村公路大部分路况较差,在贫困地区情况更甚。农村物流交通工具主要依靠农用车、三轮车、轻中型卡车为主,较大的专业集装箱、厢式货车等较少。这些都对农村物流的发展和运作效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提高了农村物流作业成本(艾江,2010)。此外,农村物流在包装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进步空间,包装所用材料的环保性、保温保鲜等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目前农村物流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覆盖率低、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造成市场相对混乱。农村物流市场中,个体企业、农户是主要的流通主体,综合市场是主要客体,零售为主且多采取现货交易的手段,缺乏现代化的交易方式。


  城镇化率与农村物流的影响关系


  (一)城镇化与农村物流相辅相成


  农村物流作为农村发展的新产业,能够有效支撑城镇化建设,推动城镇化发展。发达的物流产业能够保障农村生产物资的快速、便捷运输,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通过对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农村物流产业合作组织,为农村市场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提高了农村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推动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扩宽了农产品外销的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销售能力,加快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物资的双向流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地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带动物流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对招商投资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快速形成产业聚集。城镇化将增加工业产业和农业的聚集比重,为了适应发展,企业组织会不断增加。农村物流企业能够逐步吸收城镇化形成的富余劳动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城镇化为农村物流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城镇化是逐步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过渡的现代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企业发展,衍生能够进一步支撑农业发展的产业。这个转变过程,对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信息的快速传递,更多的供需需要庞大的物流企业作为支撑,满足物资的快捷流动性。城镇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升级,因此企业的商业活动需要具备较强的物流服务水平来适应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城镇化为农村物流市场提供了需求市场和发展平台,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城镇化率与农村物流关系的影响因素


  城镇化和农村物流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影响关系。物流发展水平通过物流总成本在GDP中的比重大小来衡量,即比率越低,效率越高,物流产业越发达。而城镇化率是通过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来衡量。根据两者的衡量标准以及现有的研究内容和相关政策可以发现,居民收入水平、物流服务需求、物流基础配套设施、信息化程度、物流供给能力、物流服务水平六个因素直接影响城镇化率与农村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旷健玲,2011)。


  居民消费率。城市化与消费率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也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流动,居民消费率会随着劳动份额的变化而变化,经历先降后升的过程。从长久发展来看,居民消费率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长期的城市化进程需要更多的资金和土地来满足城市空间的扩张、基础设施和住房的建设,人口的集聚带来消费水平的提升,这对城市化进程有很大促进作用。城市化进程推动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解决的是劳动力剩余问题,提高的是农村居民收入。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投资建设和产业发展,城市化刺激了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带动了市场经济的格局转变,更大力度的挖掘了农村市场的需求,刺激了居民的消费水平(李昌兵等,2011)。


  物流服务需求。城镇化率的提高,意味着城市人口比例提高,城市空间的拓展、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配套服务企业作为支撑,而农村物流是城市化进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化带动了产业发展,给产业聚集创造了机会,更多的企业组织应运而生。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产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服务。在社会消费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需要更多的物流服务支撑社会消费行为。


  物流供给能力。农村物流存在供给能力不足的历史问题,农村物流企业规模小、辐射范围小、低配的运输工具以及农村道路状况,物流企业自身技术有限等问题,导致农村物流供给能力无法满足农产品季节性变化的物流需求。当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带来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势必对农村物流供给能力是一种考验。


  物流服务水平。城镇化率的提高拉动农村物流需求,农村物流需求反过来刺激农村物流供给能力的提升,当农村物流企业的配套设施及社会环境有所改善时,必然对农村整体物流水平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良好的物流服务水平,能够确保物流企业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的稳定长久发展,为后续的扩大发展打好基础。农村物流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将给农村物流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带来良好效应。


  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农村物流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乡村道路恶劣、运输工具简陋、商品储存及保管技术低端、通讯网络覆盖率有限等都增加了农村物流的运作成本,阻碍了物流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降低了产品自身价值的同时,阻碍了产品附加价值的创造(袁卓玲,2009)。


  信息化程度。根据CNNIC发布的《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虽然农村互联网不断普及,但总体比率仍然低于城镇地区,差异折射出城乡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尽管如此,网络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发展仍催生了农村新的消费方式,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这也进一步说明,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企业的支撑,农村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


  城镇化率与农村物流关系量化模型


  (一)城镇化率与农村物流关系影响因素的动力学流图


  通过对城镇化率与农村物流关系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六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且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城镇化率的提高对各因素有直接影响,最后加了农村物流产业的硬件实力,农村物流企业也会不断创建信息平台。城镇化率提高能够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带动区域的消费水平,而地域经济的增长势必导致物流需求的增加。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需求会日益增长,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能够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农村市场物流需求增大,对农村物流企业的供给能力带来了一定挑战,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企业自身物流供给能力将会有所提升。在农村物流企业逐步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消费者对物流的服务水平需求将随之提高。当农村物流的硬件、软件都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产业发展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也同时折射出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根据系统动力学建模需要以及上述城镇化率和农村物流产业关系影响因素图,建立城镇化率和农村物流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如图2所示。


  (二)模型仿真和实证分析


  选取2009-2013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确定各因素的水平增加率,利用Eviews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变量的方程式。通过软件对这五年的数据进行历史检验,结果显示仿真值和历史值误差不超过0.65%,说明模型拟合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复制能力,能够真实反映城镇化率与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关系,因此可以为未来发展预测提供依据。以浙江宁波市2013年的城镇化率及相关数据为依据,设定初始值和指标参数进行模拟研究,仿真结果如图3、图4所示。


  城镇化率与农村物流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村物流发展水平也随之逐渐提升,起初增长速度比较平缓,之后发展水平逐渐加速。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有所提高,使农村物流的综合成本降低,提高了整体物流发展水平。


  农村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农村物流供给能力、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四个指标,对农村物流发展水平都起到直接影响作用,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影响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四项指标呈现上升趋势。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物流基础配套设施水平、农村物流供给能力、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逐渐提升。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发展水平的趋势更为明显。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初期应当注重对物流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提高农村物流的供给能力。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在农村物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应当适应时代的潮流,利用互联网经济的特点,通过构建信息平台,快速、及时的有效收集市场需求信息,提高自身的市场反应速度。当农村整体物流基础配套设施达到一定水平,市场信息能够有效传递,自身物流供给能力得到提升,农村物流市场就会变成消费者市场,此时,农村物流业应当注重对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周才云等,2014)。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物流发展对策


  (一)完善农村物流基础配套设施


  农村物流基础配套设施是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农村物流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农村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决定了农村物流供给能力,是农村物流总成本的决定因素(焦娟妮,2014)。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确保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水平与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统一,使整体物流基础配套设施符合城镇化水平的要求和发展现状。


  (二)构建农村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发展方向即是将所有的经济活动通过网络智能化进行联系、数据共享,确保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有效资源整合(张威威,2014)。农村物流产业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应当配合城镇化的进程,同时迈向信息化时代。通过构建农村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将农村的产品信息、需求信息进行共享,促进各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提升整体物流的供给能力。同时,通过网络系统对农村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提升整体协同能力。


  (三)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


  产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则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在城镇化进程中,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会不断提高,对消费過程中的物流服务质量自然而然的会有所提高(游德升,2015)。起初,农村物流企业少,市场处于不饱和阶段,满足的是消费者基本要求。随着农村物流发展,市场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因此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将会不断提升。为了适应这种发展需求,农村物流业在自身实力得到提升后,应当注重对服务等软实力的培养和提升。


  作者:卢素梅

  第2篇: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的意义


  农村物流的概念是相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物流而言的,其含义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物流活动的总称。农村物流也与农业物流、农产品物流以及农产品流通等概念有很大的不同。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三个层级包括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是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城乡物资多向高效流动、升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物流网络建设能够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相关技术的引进;能够推动农村信息化构建,提升农村信息化层次;有利于带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和带动高效率农村服务体系的建立和革新,提升农村物流的现代化水平;有利于降低和分散农民经营风险,保证农资农副产品供应的及时性、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决策反馈的及时性等。


  农村物流网络连接农村生产、消费,涉及领域广,影响力大,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事业。加快农村物流网络的构建,必将更加促进农业发展方式革新,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电子商务走进农村,为农村居民带来便利。


  2农村物流网络现状和问题


  物流网络是内容多样复杂的一个系统,它包括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信息网路,也需要物流人才、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做支撑,现阶段我国农村物流网络在这些方面的问题突出,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过低


  农村公路里程有待提升,许多城镇和乡村之间还没有公路相連;农村高质量公路较少,有些公路仍是单行道,公路使用年限过低,维护保养频率过高;运输方式单一,缺少物流的多式联运;


  2.2信息化水平低


  虽然信息化在其他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农村,不管是寻找物流需求还是物流货物跟踪、物流交易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运用极少,更别提物流网络平台的信息化的建设,同时农村物流从业人员对信息化理解和认识不深,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


  2.3缺乏高水平人才,管理水平低


  大部分农村物流管理者学历较低,对物流和管理知识缺乏专业的认识;先进的物流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都没有得到应用,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意识差,物流中间环节的浪费严重,导致物流的利润水平较低。


  2.4缺乏大型物流公司的关注和投资


  农村物流需求分散,需求水平低,也缺乏专业化的物流公司进行投资,像大型零担物流公司德邦物流、快递公司顺丰物流都将公司的运输网点、工具、资金技术和高素质人员放在了城市,其他物流公司也类似,这严重导致了城乡物流水平相差巨大、农村物资流通较差。


  2.5物流运输线路规划不合理


  物流网点没有根据运输距离进行科学的精确设置,没有针对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运输组合;同时农村物流企业功能单一,大多数只存在物流运输这一种功能,物流包装、配送、流通加工都还没有进行涉猎,对物流设施的地点位置和整个网络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


  3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的措施


  3.1合理规划线路和网点布局


  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同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组织合作,共同编制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蓝图。客观分析农村物流的需求特征,高效利用交通运输、农业、商业、配送、邮政等现有农村物流资源,合理确定农村物流节点的数量、布局、规模、功能,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全网络布局。在规划设计中,要重视功能重组、资源互享、因地制宜、能力互补,可以依靠县公路货运站场等,革新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加强与商贸市场、农资中心、邮政集散中心等的互联,实现物流功能的拆分组合;可利用基层组织的农家店、综合服务站、村邮站等,健全末端物流网络和网点。


  3.2加强信息化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基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依靠农村物流中心、农村物流经营核心企业网站或相关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跨行业农村物流信息的互联共享和系统共建。依靠信息平台建成身份识别和信用体系,解决车货匹配、信用安全、在线交易的难题。依靠“共同标准、能力共享、强化应用”的思路,促进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的信息化革新,革新农村物流信息设备,健全农村物流末端信息网络,让广大农村居民受惠于农村信息网络。


  3.3加强政府领导,加大政策扶持


  在基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决策的农村物流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制度,实现责任分配,共同解决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中的规划、土地、资金、管理等问题,协调促进网络节点建设与发展。各级物流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帮扶力度,积极吸引投资。要严格物流中心项目的评估验收,验收合格的项目,需在醒目位置悬挂本省农村物流站点统一标识,并加强对站场运营服务的动态监测及考核监督。


  3.4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管理水平


  当地政府应该构建当地的物流协会,定期对当地物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聘请高水平的物流专家前来讲座;同周围城市的高端学府进行和合作,引进高端专业人才。


  4结论


  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分析农村物流网络的现状,提出了合理规划交通布局,加强信息化建设,政府领导扶持,引进专业人才等措施。


  作者:谷雨芯

  第3篇:基于ISM模型的农村物流网点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物流量不断激增,这对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便捷、高效、安全的现代农村物流网点对提高物流规模效益、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公司的服务质量、增加当地人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农村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是物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二、农村物流网点选择的影响因素构建


  农村物流网点的选择应考虑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战略性原则,做到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在实地调研辛丰镇四家物流公司(远成快运、辛丰德邦物流、申通快递、顺丰速运)的基础上,主要从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宏观经济和企业内部5个方面提出12个具体影响因素。具体如图1所示:


  三、实证分析


  (1)实证模型建立


  1.基于上述模型和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得到了12个模型因素因子:人口环境、自然环境、交通状况、通信条件、安保状况、地方法规、税收法规、财政收支、GDP、物流费用、商品特性、业务量,将这些因素分别设为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所有的集合要素设为S0。


  2.建立邻接矩阵,这是一个12*12的方阵,如下面的邻接矩阵以及要素关系图所示:


  3.经过计算,得到各级划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画圈的元素为最高级要素,可以看出影响辛丰镇物流网点选择的第一层因素是S3交通状况与S8财政收支。


  同理,可以得到第二层影响因素为S2自然环境、S4通信条件、S5安保状况、S6地方法规、S7税收法规,第三层影响因素为S1人口环境、S9GDP、S10物流费用,第四层影响因素为业务量,底层要素为商品属性。


  四、结果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影响辛丰镇物流网点选择的第一层因素是交通状况与财政收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快递网点的运营费用与生产成本,良好的交通状况可以提高农村物流网点配送服务;财政支出会潜在地支持快递网点的成长与发展,减少农村物流公司进军市场的壁垒,增强市场竞争力。


  作者:李玲等

  第4篇: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近年來,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和推广,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农村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达3.45万亿元,同比增长4.5%。因此,合理规划和发展现代农村物流,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农村市场,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发展农村物流,对于改善农村物资流通现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农村物流,在政策上给予了高度的支持。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物流发展,2009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门还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支持农村物流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落实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覆盖全国的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要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加强村内道路、供排水等公用设施的运行管护。综上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发展农村物流非常重视。


  但就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农村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和城市物流相比,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规范的物流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比较分散,供给和需求难以集中,致使物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比较小,不易形成规模效应。因此,目前大部分物流公司在绝大多数地区的物流网点仅限于覆盖到县,物流网络真正能够覆盖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只有邮政物流,但也仅限于将种子、化肥、农药及生活日用品等向农村地区的销售配送工作。农产品销售方面,除了个体商贩收购、个别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绝大多数的农产品都要依靠农民自己进行销售。所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农产品腐烂在田间地头,或是腐烂在运输的路上。


  2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2.1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国家和各省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是一些县市区的领导还是缺乏对发展农村物流的认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农村物流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受上级考核指标的影响,许多地区的工作重点都是如何提高GDP、如何增加财政税收、如何能够招商引资,很少考虑如何发展农村物流。真正能够把发展农村物流作为工作重点去落实推广的县市区少之又少。


  2.2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近些年,我国在交通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设,交通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整体而言,乡村道路等级较低,技术标准不高,路面、路基都无法承受大型载重车的碾压;有些偏远的乡村甚至至今还没有通公路;铁路和物流枢纽建设难以匹配,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很难形成有效衔接。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没有必要的仓储设施,成熟的农作物采摘后只能堆放在田间地头,如果不能及时运出去,农作物就会由于变蔫或腐烂而造成大幅度贬值。农村物流中的运输车辆也是五花八门,主要以农用三轮车和卡车为主,西部地区还有一些农村仍然依靠马车进行农产品及农用物资的运输。专门的货运车辆在农村非常稀缺,冷藏保鲜车在农村物流活动中更是难得一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保鲜,致使农产品在途损坏或变质现象严重。


  2.3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


  无论是城市物流,还是农村物流,准确、及时的信息都是开展物流活动的必要保证。据CNNIC发布的《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77亿,我国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为27.5%,缺乏上网设施和不懂计算机、网络知识是影响农村互联网普及的主要因素。由于缺乏必要的上网设施、不懂计算机和网络的相关知识,加之又缺少地域或产品针对性较强的农村市场信息平台,所以,农民获取市场供需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或广播,利用互联网进行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购买、利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的农户所占比重较小。信息化程度偏低,市场供求信息严重滞后或失真,无法满足农村物流对信息的有效需求,致使农村物流无论是流程还是流向都极不合理,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流动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买难”和“卖难”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导致农村物流成本大幅提高。


  2.4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现代物流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物流专业人才本来就很紧缺。虽然现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物流专业,但培养方案基本都是针对城市物流设计的,教学内容基本不涉及农村物流知识。由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相比,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很难胜任农村物流工作。而且,由于农村生活環境较城市要差一些,所以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会在城市中寻找工作,而不愿到农村就业。因此,目前从事农村物流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是没有接受过物流专业培训的农民,缺乏物流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他们所从事的物流工作也仅限于装卸搬运和仓储保管工作,很难承担农村物流发展的实际要求。


  3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策略


  3.1加强现代农村物流知识宣传


  各县市区的相关领导要通过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参观考察、咨询座谈等形式,主动加强农村物流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提高自身对发展现代农村物流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现代农村物流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并能够把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进行规划和建设。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农民易于接受的宣传渠道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和普及农村物流知识;组织和鼓励相关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和农村物流从业者开展农村物流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农村物流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农村物流的操作流程和服务标准,树立正确的物流成本意识,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现代农村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村物流的必要条件。首先,要从农村大物流体系出发,重新规划农村交通网络,不仅要实现农村与城市、农村与农村之间的互联互通,还要提高道路建设等级和技术标准,以适应现代农村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农村道路养护机制,使农村道路能够畅通无阻,为农村物流的顺利发展提供基本保证。其次,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地域思想,本着提高物流效率和效应、降低物流成本的原则,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农产品及农用物资仓储设施、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大型农产品和农用物资批发市场,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产品保鲜、加工、运输等技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尽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再次,要加大农村物流运输设施的投入,分地区、分阶段地增加厢式货车、保鲜车等运输车辆的数量,逐步淘汰不符合公路运输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质量和安全。


  3.3拓宽农村物流建设融资渠道


  在发展农村物流的过程中,道路的修建、仓储设施及配送中心的建立、运输设备的更新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如果完全依靠国家投入,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国家肯定会投入,但也肯定不能全部由国家投入。因此,必须完善投资融资政策,拓宽投资融资渠道。要制定和完善各种优惠政策,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集体、个人参与农村物流建设的投资活动,可以投入资金,也可以投入技术和设备。还可以考虑成立农村物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等形式吸引社会的闲散资金。


  3.4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流向及流程,会直接影响农村物流的效率和效益,是农村物流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各地政府要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进程,要完善农村物流信息化的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农民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的供求信息,实现农用物资的网络订购和农产品的网络销售,而且还可以加速农村物流信息的流转速度,提高农村物流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农村物流的效率和效益。


  3.5加大农村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发展农村物流,需要一批具有物流专业知识、熟悉农村环境的人才队伍。首先,可以立足农村本地,选拔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事业心强、创业积极性高的农民,通过到高校进修、相关机构培训、先进物流公司参观学习等方式,使他们掌握相关物流知识和技能,满足农村物流发展需要。其次,聘请相关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培训。再次,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农村物流专业方向,培养能够适应农村物流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同时各地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物流专业毕业生主动到农村就业,参与农村物流的发展建设。


  作者:杜宏

  第5篇:四川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中的困惑与措施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现代农业产业化作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顺畅、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部署,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是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1四川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西部最大“菜篮子”基地和全国畜牧业生产大省,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西部的23%。四川林果业迅猛发展,成为四川盆地周边山区、民族地区和部分丘陵地区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来源。


  四川农业虽为全省乃至全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虽也逐年增长,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却仍然很大。201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05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0247元;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7.7亿元,其中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仅为2726.1亿元。导致我省农民不能实现“丰产丰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不健全,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使得流通环节多,从而导致物流成本偏高。分析农村物流网络现存问题,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成本,还可以大大压缩农产品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2四川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现状


  2.1農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截止2014年底,四川公路总里程30.97万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等级公路达到2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505.7公里,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15年,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8.26万公里,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已初具雏形。


  四川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全省有19个市、120多个县和1400多个乡可通航运,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镇都有水运联系。全省四级以上航道达到990公里,其中三级航道达到228公里,涉及全省110个县(市、区),1050个乡镇。2011年底,南充港、广元港开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四江六港”布局全面展开,水运主通道和重要港口建设加快推进。


  2.2邮政物流网点建设情况


  据统计,截止2014年,全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10767处,设在农村的有5719处。其中,快递服务营业网点9266处,全省邮政邮路总条数1871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省、市、县三级配送分销网络。从全省农村邮政物流网络体系现状调查情况来看,物流网络和枢纽体系较完善,且四川邮政已由当初的汇、包、函、发等传统业务,拓展到现今涵盖邮政业务类、邮政金融类、速递物流类等几大类100多种的邮政产品和服务。


  2.3商贸物流网络建设情况


  2014年,四川省商务系统大力推进以“农超对接”为代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商品配送体系建设,全省范围内全面实现村村农家店覆盖。目前,四川农村商贸物流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逐渐形成以县城设商贸配送中心、农资配送中心,乡镇设连锁配送点、行政村设农家店的农村商贸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并不断拓展农家店功能,推进“一网多用”。


  3四川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四川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农村物流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农村物流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尚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3.1缺乏整体规划,网络运作效率低下


  当前全省农村物流发展涉及到交通、商贸、供销等多个相关部门,部门割据导致全省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物流网络体系分散,不仅浪费了配送资源还严重阻碍了农村物流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从而导致整个物流网络体系的运作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2基础设施落后,信息网络不健全


  近年来,四川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虽然得到很大改善,但与国外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落后,在道路网和信息化方面问题尤为突出。表现在,交通道路网及场站运输服务体系起点低,农村公路尚存在着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偏低等突出问题,“村村通”公路仍然不能满足农村物流的需要。与此同时,农村信息网络尚不健全,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有限且不畅,致使市场信息不能被快速有效地利用,在供需两方面都存在信息瓶颈问题。


  3.3经营主体分散,市场运作无序


  四川全省各类物流企业总数已超过1万家,除原有的交通运输企业、国有商业企业、农资物流企业外,还出现了专门为农村提供服务的小件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散户等。农村物流存在经营主体数量多、发展迅速,但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农村物流服务商基本处于监管缺失状态,物流经营行为极不规范,运输工具极为简陋,甚至客货混装,市场秩序极为混乱,货主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3.4城乡物流脱节,衔接不畅


  当前,全省城乡物流发展严重失衡,“二元”形态突出,致使城乡差别加剧。农村物流的发展滞后,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的高质量农产品快速进入城市,这种“二元”形态严重影响了社会物流的通畅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3.5缺乏专项投入,物流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据调查分析发现,全省养护管理体制尚未建立,使得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不足,存在着严重的失养现象。体制的不健全,造成养护管理不到位,最后使得新建公路损坏严重,旧路老化速度加快,加之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普遍较差,造成运输车辆不能实现城市与农村的有效对接,公路运输安全性差,货损严重,物流服务质量差。同时,尚存在农村物流专业人才奇缺、物流专业培训缺失等问题。


  4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的对策措施


  构建通畅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促进农产品、生产资料及日用品在城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于统筹城乡物流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因此,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建成和高效运作。


  4.1合理规划建设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促进城鄉物流无缝对接


  当前,四川城市物流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农村物流发展却严重滞后,甚至一片空白,城乡物流的差距不断扩大,一定程度制约了农村物流产业链的延伸和运行效率的提升。因此,应着眼于空间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优化城乡物流空间设施功能、布局,促进城乡物流统筹发展,实现物流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和城乡物流渠道双向融合和无缝对接。


  4.2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农村物流网络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四川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路网密度低、公路技术等级低、专业仓储设施缺乏、农村网络普及率较低、站场设施建设滞后且与其他运输方式直接衔接不畅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4.3充分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创新农村物流组织方式


  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现有农村公路、水路、邮路和信息高速公路对农村物流发展的支撑作用。鼓励通过竞争、兼并和战略联盟等方式,整合现有运输、仓储、商贸、供销、邮政、农产品加工等物流资源,构建物流信息共享的网络服务平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满足农村物流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延伸产业链,使农产品顺畅进入商品流通循环。鼓励物流服务提供商间的合作,加强业务创新,实行“一网多用”,提高农村物流市场覆盖面,构建适应“农超对接”的高效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4.4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创造促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农村物流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环境支撑。因此,政府应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制定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和网络体系构建的政策体系,促进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


  作者:朱莲

  第6篇:中国农村物流一种可行的平台化战略布局


  中国物流行业在不断推广和扩大,现代农村农业物流势在必行且前途光明,然而虽然已有的物流项目给出了很好的思路与借鉴,但要在农村物流上做出类似的成果,甚至一个可行的方案都要更复杂并且任重而道远。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农村物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扎扎实实的工作。它不仅仅为农村工作者所关注,更应该成为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资金倾斜,农村投入增加,已经为新农村建设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予以强化,营造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氛围。


  对于中国农村物流事业就现在而言还未真正与先进的现代物流体系结合,中国农村农业物流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到的一下两点:


  1.为农户和客户建立紧密联系通道。


  2.冷链物流全程深入参与并严格把控。


  这两点表面上看,似乎关系不是特别紧密,但只要处理得当受益无穷。


  全国每年农产品的腐烂浪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冷链物流造成损失,但另一方面却是滞销。


  所以现代物流要进入农村农业流通市场,必须至少把控好物流与商流两个方面。


  为了解决农产品保存难,农户缺乏仓储知识而规模专业化仓储成本高对于小农户来说不经济的问题,现在的物流企业要做的便是对农村进行“最先一公里”改革,并提供集中化专业化仓储的服务。做到这一步,关键就来了,如何在解决物流问题的同时解决商流?


  我们给出的一个创新型方案:学习电商,担忧创新,结合淘宝与京东。


  一、贸易上实行C2C模式


  二、供应链上实现B2C模式


  以下进行详细的阐述:


  战略一-----学习京东B2C模式,集中产品使用专业化仓储和自有物流


  1.B2C模式解释


  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消费行为。


  2.B2C模式向农村物流的移植


  B2C模式在我们的案例中主要用来解决农村物流的上游问题,此时农户是客户,物流企业是商家。


  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农民自主储运缺乏专业性,易造成损坏于浪费,从开始,农户产出农产品后,农户为了保存和拓展销售渠道与物流企业签订合同。


  即农产品收获后,农户以较低的服务价格将货物暂存在物流公司,农户可选择自销或由物流公司代销同时签订合同,交易成功后物流公司再提供专业冷链物流配送,这样在物流企业参与下农产品运储的全程都在物流公司专业服务下完成,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农产品的保存时间,且销售由农户完成,对于无心或无力找到自己客户的农户,物流企业可以为自己的客户征集农产品提供商,为农户解决滞销农产品的出路,赚取部分销售费用。这样利用物流企业自有仓库和专业仓储能力,全程冷链物流,延长了农产品,又为农户提供了销售平台减少滞销。


  附:合同内容


  1.对产品检验评级后,在评估合理的时间内由物流企业提供专业仓储服务,同时在自建生鲜交易平台上给予农户销售自己产品权限,并注明销售和保值期限。


  2.在限时付费仓储的时间内由农户通过物流企业自有线上平台或线下直接销售自己产品。


  3.找到买主后,物流企业代替农户接收货款,并由物流企业提供直达式专业物流。


  4.时间超过之后,若农户未找到下家,物流企业即不再对农产品负责。农户可选择取回自己农产品。


  5.若农户感到自己销售能力较差,可在农产品刚刚入库,或未超过产品保质期三分之一时主动联系物流企业自有大订单批量式以较低价直接销售给物流企业找到的客户,即物流企业代销。


  6.农户可自主寻找同伴以带头人的身份接收大单,但必须承担大单所有需求,此时,农户可按市价交易,农户与客户只需支付很少的中介费用。(用于拓广平台用户)


  以上为上游方向的解决方法。


  战略二------------学习淘宝等电商C2C方法,拓展买家实现销售自动化。


  1.C2C名称解释


  c2c实际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c2c即消费者间,因为英文中的2的发音同to,所以ctoc简写为c2c。c指的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的英文单词是Customer(Consumer),所以简写为c,而C2C即Customer(Consumer)toCustomer(Consumer)。C2C的意思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比如一个消费者有一台电脑,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把它出售给另外一个消费者,此种交易类型就称为C2C电子商务。


  2.C2C的物流企业模式


  电子商务有“重”模式和“轻”模式之分。所谓的“重”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京东,自己建设仓储和物流,甚至自营采购商品;“轻”模式就属淘宝模式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C2C网站的核心在于搭建连接卖家、买家以及物流方的平台,并且围绕各提供完善的网络交易服务,我们的方式属于轻重并举,上游接货储运采取京东的“重”模式,而对于下游即拓展客户方面,最好的方式便是淘宝C2C的物流企业自建的平台可以借鉴学习淘宝C2C的“轻”模式。构建连接消费者和农场的中介。


  这样对于农民而言,物流企业自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是一个在线平台、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农民通过它可以管理自己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配送。对于消费者而言,物流企业自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是一个在线的市集,消费者通过它可以直接地从农民的手中购买优质新鲜农产品。


  由于农产品贸易的特殊性在参考国外类似平台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实现物流企业现代物流的平台搭建,连接农场与用户。


  作为创新的在线农产品销售平台,我们对其运作进行了创新。


  其基本运作模式如下:


  ①社会化电商。如果把淘宝比作网络百货商场,那么“物流企业自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我们就要把它做成高端大气的食品高端会所了。淘宝网是一个以卖家和商品为中心的网络展示平台,商品琳琅满目,折扣手段千奇百怪,但是都是简单以商品为中心的传统售卖思维。马云一直要走“社会化电商”的路线,也没有逃出这个规律。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要跳出商品思维,做以人为核心的真正的社会化电商。这种思维可以总结为“私人定制”。首先我们要打造“食物社区”的概念,即将地理位置相近的消费者以“食物社区”为单位和当地中小农场连接起来。以北京四环内为例,如下图中,每一个红色标记点为一个食物社区。


  ②社区。由发起人向网站申请建立食物社区,这个发起人也是食物社区创建后的“领队人”。物流企业农产平台为会每一个社区制作专门的购物网页,然后带头人就可以把农场的产品添加到社区来。带头人需要邀请至少20个朋友或者邻居加入食品社区,食品社区人数没有上限。带头人每两周要发布一次食品需求征集信息,社区销售的10%会作为领队人的奖励,此外还有食物的折扣,领队人有积极性去发动周围的人加入社区。可以简单的概括:淘宝的模式是商家玩了命的让消费者消费,物流企业农产平台要做的就是消费者玩了命的让消费者消费。


  ③真正的团购。团购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聚划算也好,美团也好都是以一个很低的折扣销售以期望很高的销售量,来达到赢利的目的。也就是折扣是手段,销售量是目的。而物流企业农产平台需要的做法恰恰相反,商品的销售要求有一个最小单位也就是至少要达到20人消费,然后才会有折扣。也就是,销售量是手段,折扣是结果。


  这种团购的方式,能使物流企业农产平台在供应链管理上游刃有余,既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也降低了农场的物流成本。具体来说,物流企业农产平台以社区为单位掌控订单,然后再向农场或农业合作社发出订货需求。同一个食物社区中的成员每周都可以各自在其社区专属的物流企业农产平台网页上“点菜”,当地农场则会每周将来自同一个食物社区的单个的订单汇总,每周都要给每个食物社区定点配送一次,随后由消费者自己取回各自订购的食物。这种方式就解决了食品电商最大的问题,物流成本和仓储费用的问题。每周配送一次和每天配送多次的成本显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试想,如果没有这种食品社区模式,任何一个零售的用户订单都必须及时响应,并且配送的话,物流和仓储成本可能会吃掉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通过食品社区,相当于采集订单,一周配送一次,各自取回所需,顾客乐意,农场,农户满意。


  物流企业农产平台可以让来自同一地点的很多人就可以同时足不出户地享用当地新鲜的蔬果、蛋类、肉类、牛奶,甚至调料和面食等等。这种模式带来的价值是承诺新鲜的食材价格会比超市平均便宜20%-30%,并保证会在48小时内送达指定地点。


  三、结语


  社会化农村电商是围绕消费者做文章,而不是开发一些新的折扣手段强推商品。所以物流企业可以在结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同时结合淘宝和京东的经验,为农场、农户搭建平台,创造C2B2C模式做好农产品物流,商流。


  这样,新式的农村物流从上下游两方面入手,从而参与农村物流的整个过程,从而让中国的物流企业真正融入农村农业,为之服务并形成新的利润源泉。


  作者:张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7195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