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跨学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跨学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一、当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模糊,缺乏人文素养

  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模糊,造成这些学生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1.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不准。因行政管理专业脱胎于政治学的这种学科渊源,使其政治学倾向严重。

  2.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隶属模糊。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既有隶属于管理学院的,也有设置在文法学院、法政学院的,这种专业和学院的隶属不明导致培养目标模糊和学科定位不准。

  3.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功利化。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在教育要求上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人文素养培育和精神发展需要,导致其培养目标呈现出一种浓重的功利化倾向。


  (二)教学内容陈旧,与相关学科割裂

  1.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交叉重复。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陈旧,存在严重的交叉性和重复性,基础理论讲授偏多,技术性、应用性内容较少,忽视了对行政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主体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从其现实社会生活中集取,经提炼-升华-创新-发展,再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也是当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的出场方式。然而,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内容陈旧,与相关学科割裂,此种教学教育活动与学生主体的内在精神世界无法相融,使教学内容既远离了学生主体,也远离了现实生活本身。


  3.行政管理专业的教材陈旧落后。行政管理专业的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存在内容陈旧落后、缺乏特色、更新缓慢,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和方向性等问题,仍停留在以政治学研究为重心的范式上,忽视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过于强调定性的研究方法,忽视了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


  4.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相关学科融通不足。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普通高校相同专业雷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单一化,缺乏与相关学科的沟通和融汇。“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都包含了行政管理学知识,是与行政管理学息息相关的学科,但除此之外,与行政管理学有着密切关系的还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财政学、统计学、公共关系学、高等数学等。在我国,这些学科与行政管理专业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被妥善地处理好,越位与缺位两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行政管理专业设置课程的数量,核心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及开课的先后顺序缺乏科学研究和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脱节、冲突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有机联系,干扰了教学计划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三)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缺乏人文关怀

  1.强调工具价值而遮蔽其人本价值。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体现,也应该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却呈现为一种教育者将学生当作控制和被动说服的对象客体的“控制性说服”教育,强调其工具价值,遮蔽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人本价值和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2.强调知识讲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存在实践教学少、平台构建难等问题,虽然在此领域教学中已推行“案例教学”法,但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仍比较机械、单一,基本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互动和交流。教育理论以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作为基础,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教育视为教育者对学生的一种单向压制、灌输和教化。实践平台和锻炼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基本技能得不到培养和提升,致其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3.强调集体灌输,学生自主性缺乏。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仍照搬和采取传统的,具有机械性、静态性和单向性的集体灌输方法,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实际效果背离了最初的教育设计理念和评估价值预期。


  4.片面强调“应是”的单向理论叙事,缺乏“实是”的思想引领。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认知图式和精神世界缺乏了解和沟通,片面强调“应是”的单向理论灌输,缺乏“实是”的思想引导和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现实关照,俨然成了与学生无关的思想独白和理论叙事。缺乏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应有的阐释力与吸引力,导致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抽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理论和教学内容,而不能主动思考和自发创造”。


  (四)师资队伍的学科知识结构单一,滞后于专业发展

  1.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于行政管理的学科和专业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源于政治学专业的新增专业,其大部分教师由原政治学、哲学和社科专业转岗而来,缺乏在政府等行政部门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影响专业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学校难以组建一支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兼得的师资队伍,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具备教学理论与社会、政府或企业一线实践经验的学科复合型教师。


  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亟需提高。当前,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岗位上的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虽然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很少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运用于教学、实训、创新等实践活动中,其教学方法、授课艺术和实践教学水平等仍有待提高。受人事管理制度和经费制约,在高校具有行政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较少。同时,教师应具备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观念未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高校引进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时,忽视了实际的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过于看重学历和职称,导致教师达不到“双师”标准。这种状况既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教学改革的进程,又影响了学生行政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跨学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专一多能

  在跨学科背景下,要加快转变培养理念,确立专一多能、適应社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相异于其他人才培养之处,就是其不仅知识广博,且具备实践管理能力和开创精神。


  1.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终身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要学习和掌握广博的人类文化知识,具备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积极吸收优秀、科学和健康的思想成果,具备科学的公共行政精神、价值观和健全人格,使其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以及终身受益的人文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的要求是“学会求知,具有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学会综合,具有多科学、多方位、整体I生综合能力;学会沟通,具有和组群共事、协作的能力;学会做事,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的能力。”因此,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使其终身学习、沟通、协作、创新等能力获得持久不竭之动力,人文素养之养成才会有肥沃的土壤。


  2.具备协调、沟通与合作等实用性社会事务技能。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首重学以致用,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的行政管理实践工作中。这就需要在培养学生之时强化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和实用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其自身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多途径地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工作的机会,使其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提升与他人、团体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能力。如,教师可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吸收和引导学生参加教师所承担的课题研究或调研工作,从与教师的学习、交流中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


  3.具备社会调研能力、创新思维、公共危机应对和处理能力。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对原始资料和相关客体进行调研、收集与整理的能力,以从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开发创新和应用思维,提升其公共危机应急和处理能力,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行政环境,使其在多种复杂的行政管理实践工作中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多学科化

  1.增加跨学科和应用性课程设置。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课程设置滞后、课程内容设计单一、学科视野狭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的特点。基于此,应强化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理论体系和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增设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课程,尤其是创新跨学科背景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到多学科的融会贯通,紧紧围绕行政管理专业来设置课程教学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必修课,以及与行政管理学科相关联的选修课程,使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体系设置尽可能科学、合理、高效,从而利于行政管理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互通、互渗、互融,利于专一博广、专一多能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2.追踪学科前沿,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行政管理专业必须要体现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学术前沿,适应现代政府的需要,符合创新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及时更新和体现:一要灵活多变,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二要注重实际运用,开设一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行政管理技能(诸如文字表达、电子政务、信息处理技术)的课程;三要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内涵不仅涉及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素养,行政管理的专业技能、技术创新和社会综合能力,还包括自我公共价值观、公共行政精神、精神气质和健全良好的人格。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主体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力求在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互动,采用多元化的启发、诱导和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仿真情景演绎,采用阅读与模拟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在寓教于乐、学生在寓教于学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各项教学内容。


  1.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以科研助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一是改革评价标准,出台各种奖励措施,设立科研基金,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为申报省部级、国家级乃至更高级别的课题项目创造便利条件,制定和出台资助和奖励高水平学术成果和专著出版的政策规章,增强支持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力度。二是鼓励教师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效益。教师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案和讲稿中,使教学内容推陈出新,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推介行政管理学科和相关专业课程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热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话题讨论。


  2.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依托教师和教材的单项传播和灌输的授课方式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占主要模式,这种授课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师生之间交流的平等性,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一要增加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和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应对和处理突发式公共危机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素质。二要在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开展案例分析、电子政务情景模拟、学术沙龙、分组辩论等,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三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和模拟行政实践事务、社会活动创造场地和条件,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比较参照反省和提升自我,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


  3.推行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加快教学方式的现代化。以案例教学为主,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等管理学科的教学模式在美国备受推崇,我国可以借鉴,在行政管理专业改革中通过适度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地和虚拟情景中学习“案例”。一要做好案例教学法的理论探讨和准备工作;二要构建前沿动态和典型的案例库;三要推展案例教学法试点工作;四要建设实用的案例教学室和实验室。同时,改革考试的评价标准和考试方法。采用卷测、案例分析、面试访谈和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促进考查学生应试能力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转变。


  (四)师资优化: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引进、聘请专业新教师,加强新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新的师资力量。一要引进国内外行政管理专业的优秀博士,充实青年教师队伍;二要引进和聘请行政管理各学科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素养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公共管理部门官员做兼职教师。

  2.鼓励在职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赴国内外名校访学、进修。学校应出台多项措施、政策,鼓励在职青年教师通过读博、进修和访学等多种方式来改善和提升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和知识结构。


  3.多形式聘任本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国内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可担任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管理者,其行政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较高,可聘请其来校做兼职和客座教授。

  4.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应想方设法提高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业务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建设和培养一支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行政管理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课程体系设计:跨学科同质性耦合

  1.增设跨学科耦合课程,改革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高校行管专业的教育理论和社会实践环节严重脱节,应增加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政策分析方法、公共管理技术等形态。“改造行政学专业旧的课程体系,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课程以及教学内容,有利于形成一个真实反映当前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现状,有较强综合性、应用性、完整性的,较合理的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2.加强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需求的行政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探索行政管理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必然要从教材建设抓起,应注重建设和出版反映国内外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成果,贴近我国国情、政治发展和行政管理的系列教材。


  3.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优化要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体性的生成、未来的发展愿景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遵循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原则,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来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教学资源和师资结构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和进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体系设置中。


  (责任编辑:申寅子)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9期

  作者:张元 魏范青 杨雪英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xingzhengguanlilunwen/3188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