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论志愿服务在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论志愿服务在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摘要]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根本职责是育人。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内容的志愿精神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有助于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论文关键词:志愿服务,高校共青团,育人
  一、志愿服务在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高等学校是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储备库,志愿服务在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在内容上,志愿服务是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志愿服务在高等学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从多方面进行体现。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载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在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
  (一)共青团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崇高的使命和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学校办学、培养人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缺的重要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根本职责是育人,主要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吸引、凝聚、激励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一定意义上说,高校共青团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到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学校办学,育人为本。一般认为,高校育人主要是对学生教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具体说有五个层级的目标:一是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二是构建相对合理的知识体系;三是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四是拥有良好的品德;五是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在这五个层级的育人目标中,专业知识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没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就不会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这是毋庸置疑的。知识结构培养主要依靠第一课堂的学习训练,而课堂知识的传授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的教书育人、师德师风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应该看到,这五个层级的育人目标不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而且每个育人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实践教育这一环节。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至理名言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意义。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知识学习、掌握和应用的程度,体现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素质的水平。因此,依托第二课堂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教育培养、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高校全面实现育人目标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此,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负有十分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主要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举办“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渠道来实现育人的目标。但在新的形势下,青年价值观的变化,使得一些传统的共青团工作方式难以有效地发挥其育人作用。而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多层次、参与面广的社会服务活动,其志愿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自身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能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能引领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换为主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体验自我价值实现,深受大学生欢迎和乐于参与。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正日益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实现其育人目标的重要方式。
  (二)志愿服务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志愿者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青年志愿者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2008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誓师大会上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刑事诉讼权利、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高校志愿服务是在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下,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鼓励、组织大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把握服务主题,拓宽服务空间,丰富服务内容,激活服务思维,展现精神风貌,体现时代特色,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了解国情的最好学堂、磨练意志的火热熔炉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概而言之,志愿服务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有助于学生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身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责任,加速其成长成才并适应、融入和奉献社会的进程。
  2、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够使大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意识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还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激发自身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热情,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3、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同时,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4、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够使大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学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同时通过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广泛接触与尽力帮扶,增进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了解与沟通,在奉献中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在服务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共同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总之,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实践的广阔舞台,服务社会,提升能力,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升境界,不仅有助于自身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帮助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也有助于大学生包括社会实践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二、高校共青团创新志愿服务做好育人工作的路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深情地强调,“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致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的贺信中又用“以坚定远大的理想励志前行,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索新知,以高尚美好的情操培育品德,以锐意创新的激情投身实践,以艰苦扎实的奋斗成就人生” 这“五以”寄语青年。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要站在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要求的全局高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努力探索、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扎实而富有成效地做好育人工作。
  (一)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大学校园志愿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2008年9月,中央文明委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了总体部署,党中央把共青团组织倡导实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上升为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新的格局,为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共青团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把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资源,用时尚、方便、快捷的元素做好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用精神时尚吸引和凝聚青年大学生,使志愿服务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为青年大学生积极踊跃投身志愿服务事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
  (二)充实教育计划,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争取学校党政的支持,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把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开设志愿精神理论课,把课堂教学与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学生成绩评定和素质拓展学分的考核项目。引导大学生将志愿服务作为立志修身、成长成才规划的重要一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弘扬志愿精神,使志愿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品质,再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展示出来,提升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知识能力品质的水平。
  (三)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自身建设。高校共青团要把中央文明委的统一部署和上级共青团组织要求的精神,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完善适合本校特点、彰显本校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体制机制。重视自身建设,加强青年志愿者组织建设,夯实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发展基础,规范对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的管理,不断吸收接纳新的志愿者成员,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同时,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强化其服务意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存入志愿者档案,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中表达出来的内心精神追求,进一步激发、调动大学生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内在的积极性,防止出现志愿服务“行政化”、志愿者“被志愿”的现象。
  (四)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新途径。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进步大局的需要找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切入点,思考、谋划和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效。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实践空间,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开展中,既可以开展一些日常性的活动,如:义务劳动、美化绿化校园、校园安全志愿岗等活动;也可以根据时政开展具有应对性的活动,如:大学生“一对一”帮扶、关爱农民工子女以及服务于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品牌项目,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以及大学生“四进社区”活动等等,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各种有益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总结表彰,不断推进志愿服务的新跨越。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基于良知和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行为。要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与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总结,发现典型,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营造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争当志愿服务先进的良好风尚。通过挖掘和宣传志愿服务的优秀典型,弘扬志愿精神,不断把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推向新水平。
  “日月无穷已,江山待后人”。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成长成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富有成效地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是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是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一项崭新的时代课题,可以相信,它也一定是高校共青团的一项大有希望、大有可为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基层团干部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2] 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关于构建江苏省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意见》[N].2010-10-15
[3]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N].2009-12-3
[4] 王伟伟.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J].淄博师专学报,2009(3)
[5] 王耀宗. 探索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新途径 [J] .家教世界.2012(12)
[6]陈成文,高小枚.从志愿精神的功能看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7] 王兴国等.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形象及提升策略 [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8]李培起,皮湘村.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志愿精神的意义解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xingzhengguanlilunwen/3266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