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质量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该院3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该院3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期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病历书写、普通护理及危重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9、2.902、2.814、2.560、2.078,P<0.05);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率(77.50%)和总满意率(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率(56.25%)和总满意率(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1,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护理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脑梗塞;护理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20)07(b)-0089-03
急性腦梗塞为临床常发疾病,老年患者居多,患者病情危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很容易处于危险的境地,因此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与管理极为重要。研究表明,风险管理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护理管理模式,风险管理的实施一方面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保证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机制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3],其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患者伤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该次研究中,该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和2018年10月—2019年9月这两段时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风险管机制在脑梗塞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该院护理人员共30名,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名,女性29名;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5±4.5)岁;主管护师及以上4名,护师11名,护士15名;本科及以上学历12名,专科学历18名。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该院护理人员共32名,将其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1名,女性31名,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3±4.7)岁;主管护师及以上4名,护师12名,护士16名;本科及以上学历13名,专科学历19名。所有护理人员均同意参与该次研究,并在同意书上签字,该院的伦理委员会对研究知情,并批准研究。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包括:年龄、学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内容如下。
护理风险原因分析:脑梗塞患者多数年龄偏大,同时会伴有其他疾病,当多种疾病共同发病时则可导致患者的器官发生连续性改变,部分患者因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于紧张可导致病情加重。另外,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而长期卧床则会导致患者的全身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皮肤抵抗能力降低,因此患者容易出现压疮,此外,护理过程中患者还会出现呛咳、跌倒、窒息、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不良事件[4-5]。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在护理人员方面,部分护理人员经验不足,实践操作能力较差,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责任心不足,从而会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在患者方面,脑梗塞患者病情复杂,护理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护理过程中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疗,则会容易引起风险事件的发生。在医院管理方面,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理人员缺少职业素养培训[6]。
风险管理对策制定:由专人负责组织建成风险管理小组,组员为各个科室的护士长,并根据以往护理风险事件,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护理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不定时抽查,纳入奖惩机制。每月召开1次护理风险大会,将当月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总结起来,进行讨论,并针对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范对策,明确护理重点[7]。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护理人员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病历书写、普通护理及危重护理评分情况进行评估,另分别在两段时期各随机抽取8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该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问卷总分100分,非常满意:评分85分以上;满意:评分60~85分;不满意:评分60分以下。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实施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研究组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病历书写、普通护理及危重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分别高达77.50%和98.75%,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分别为56.25%和85.00%,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塞患者多病情严重,如果在患者治疗期间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干预,很容易导致其发生多种不良症状和意外事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8-10]。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分析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风险因素[11],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常规护理管理相对比,护理风险管理不仅注重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和日常生活、用药管理,同时加强对护理风险的关注度。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一方面其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通过对护理工作进行整合,明确护理工作内容,并对护理工作层层把关,从而达到消除护理工作潜在不良因素的目的。对脑梗塞患者而言,其病情相对危重,护理质量的提高,不仅可确保患者在良好的条件下接受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可加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从而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升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得以提高,对于加快患者治疗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病历书写、普通护理、危重护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非常满意率(77.50%)和总满意率(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率(56.25%)和总满意率(85.00%)(P<0.05)。在王辉[12]的研究当中,护理风险管理落实前,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仅为89%,護理风险管理落实后,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提高至99%(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者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患者护理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显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zhiliangguanlilunwen/33604.html